英国论坛
每年下半年,除了我们熟悉的高考、艺考、自主招生以外,还有一个高中生群体也在忙碌不已,那就是参加出国留学托福、雅思英语考试的学生。语言关是他们出国留学必须完成的第一步。
2010年11月,教育部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10年高中应届毕业生放弃高考人数接近100万,其中,因为出国留学而选择弃考者为20万人,比例达21.1%。这是一个让很多人吃惊的数字!
在国内,“高中留学热”已是一个持续多年的现象,特别是近几年,应届高中毕业生的出国留学人数,一直保持着两位数以上的增长率,个别地区甚至是翻番。近年在一些地方的留学中介机构业务统计中,高中生留学人数已占到业务量的一半以上。到2009年,中国的高中留学生输出人数已占世界第一。
因为这种火爆的势头,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大学和高中,纷纷专门针对中国学生调整招生政策,把中国作为他们的重点招生区域,都试图在这座“金矿”里分到一杯羹。
留学,这个曾经是只属于大学生的专属权利,这个曾经高不可及的奢侈梦想,正在成为很多中国“草根高中生”的生活常态。
中国的高中生留学群体,实际上也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到国外上高中,毕业后考取国外大学;另一类是在国内高中毕业后再报考国外大学。
选择到国外读高中的学生,基本上都是本来就已决定将来会到国外大学留学的学生,提前进入国外高中,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早点适应当地生活,为自己的大学生活做好准备。这一类学生的留学原因中,很多人还有另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移民。
而高中毕业即选择留学的学生,他们的理由也不尽相同,总体看,这一部分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成绩优秀的学生,不满足于国内高等教育,选择那些世界级的名校“购买优质教育资源”;第二种是成绩中上的学生,面对国内高考频繁调整带来的不确定性,既无考上北大清华等名校和自己心仪专业的绝对实力,又不甘心进入国内的一般大学,转而选择了国外大学,即使是在同等学习条件下,这样还可以多出一段拓宽视野、增加见识的经历;第三种则是人们一般意义上所说的“差生”居多,家庭¾济条件不错,他们把留学作为“镀金”的一种手段。
随着中国融入世界的程度越来越深,很多人的视野不再是局限于一隅;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劲发展,“有钱人”越来越多。这两者结合的背景,似乎可以解释出现“留学热”的原因。
按照平均水平计算,留学所需的费用至少是国内的10倍以上。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能出国留学的学生,一定是那些钱多得没地方用的“富二代”,这只说对了一半。事实上,还有很多留学生来自于一般家庭,甚至是负债留学,他们把留学作为给自己的未来寻找出路的一种手段。
无论是什么原因,也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留学,都是一种全新的生活。离开自己熟悉的家人和朋友,离开自己熟悉的文化和空间,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十七八岁的年纪,独自开始面对外面的一切,除了新鲜,还有种种不可预知的挑战。
近年来,随着中国留学生数量在世界范围内的增加,“留学安全”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在许多国家,都发生过中国留学生因为各种不同原因被伤害或伤害别人的事件。其中又特别是被称为“小留学生”的高中生,他们的心理状态和独立生活能力,都还正处于成长阶段,在陌生的环境中,一些人的心理出现问题,还有一些人迷失了方向。
有预测表明,中国高中生出国留学人数在未来的几年中,还将保持高速增长,也许,在下一批步出国门的人群中,就有了你的身影。在那些虚虚实实的光环背后,留学生活到底是怎样一种真实,又将经历怎样的心路历程,在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留学高峰季节来临时,本期《课堂内外》高中版,特邀一批在国外留学的高中、大学、研究生,为你讲述他们真实的异国生活。
[NextPage]
澳大利亚:留学之四味生活
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市普通公立高中12年级(高三)
写给《课堂内外》高中版读者的感言:现在正在读高中的你,或许正向往着留学生活,幻想着在异国澄澈的天空下,张扬只属于自己的青春和理想;向往着摆脱了父母与作业的约束,尽情地享受属于自己的世界。然而现在的你想到的也许只是留学的一面,一旦真实地生活在异国他乡,感受则是酸甜苦辣四味杂陈。
酸:世上真的只有妈妈好
说到离家在外,很多人想到的第一点一定是“想不想家”。的确,对家的思念是所有在外的人心中最大的牵挂。尤其每逢佳节,看着视频或听着电话那头家人无比亲切的笑脸和声音,却无法与他们团聚,内心的酸楚不言而喻。我曾告诉国内的好友,每年最幸福的时刻,便是在走出中国海关的那一刻,听见父母在闸门外,兴奋地喊着:“出来,出来了,女儿,我们在这呢!”看见前来接机的亲人们,那一刻,我真的想撇下沉重的行李车,向爸妈奔去。一年的辛苦,以及一路的疲惫全在这个时候涌了上来。
每年最辛酸的时刻,也正是在机场向爸妈挥手告别的瞬间,再一次将希望、理想和责任装进我们的行囊中,看着父母被海关工作人员“无情”地拦下,我唯一能做的只有强忍眼泪,微笑着,向眼眶微微泛红的父母说一声:“拜,我走了!”然后转过身,走上电梯,不再回头。
由于航班的缘故,我和朋友们经常得在香港或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作几个小时的停留,妈妈们也总会为我们这些“游子”准备充足的干粮。每当我们在转机时与同行的朋友一起分享亲人为我们准备的食物时,积攒在眼眶里多时的眼泪终于能够释放。
在那一刻,平时总是嬉笑怒骂的我们,分外地安静,唯有不尽的感慨:“世上真的只有妈妈好!”
甜:我们学会独立而且惺惺相惜
回想我的留学生活,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走过了四个年头。这四年是让我飞速成长的时光,留学四味中的“甜”,便是我在澳洲的收获与成长。
在我看来,留学最大的收获便是学会了如何独立。也许很多人都曾听到留学生们这样说过,留学生活中,我们凡事都得靠自己,甚至是在生病时,也必须自己挣扎着起来倒水、拿药。这让我们很“可怜”,但是独立的生活又让我们着实比在国内的同龄人更早地学会了担负起责任,也更早地体会到生活的不易,练就了一身的“本事”。比如烹饪,虽然不一定色香味俱全,但每个人也都有一两样招牌菜,男生们更是学会了如何栽树、除草、刷墙,甚至是修理屋顶。
留学生生活的另一大“甜”便来自于朋友。离家在外的我们没有了家人的陪伴,真挚的友谊成为可贵的财富。同样在异国他乡,有着相似的经历,抱有同样的理想,让我们多了一份惺惺相惜。
还记得,初到澳洲时,在那段迷茫的日子里,是朋友们无私地向我伸出援手,教会我如何查找地图、如何看车表、如何到银行转帐……后来,当我适应了澳洲的生活,朋友们也总是在每个容易让人想家的夜晚,相约相伴,大年夜,大家一起在放学之后到超市购买食材,一起在厨房忙活,一起把盏祝福我们远在地球另一端的父母,那时的友谊已经变成了亲情。
有一次,我高烧不退,看过了澳洲医生之后仍不见好转。于是便求助国内医生,由于药物不够,朋友们便按照医生的指导,从各自带来的药品里,帮我凑齐所需的药,还不怕传染赶到我家为我送药。
闲暇时我也曾戴着耳机,在厨房一边忙活自己的晚餐,一边指导好友如何制作茶叶蛋,并在她成功之后夸奖了自己一番。
苦:留学“玩”的其实是“命”
留学生活的苦有很多种:经济拮据、一年搬家5次、比本土学生多花上一倍时间完成课业……
澳洲的高中和大学里有许多的Assignment(小论文),它们占据学分的60%~80%。在着手写之前,需要花上许多时间在图书馆和网络上查找可用的参考资料,试想一下,要在图书馆茫茫的书海中找到那些可支持自己论点的材料需要何等的恒心耐心!很多时候为了能准时完成几千字的论文,又为了同时兼顾实习与打工,我们往往得争分夺秒,通宵赶工,火车站、公车上埋头苦读的场景司空见惯,而我们的留学生活有80%的时候都得生活在这样的压力和紧张之中。
那个学期,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篇社区调查报告。为了那篇报告,在短短两周的时间里,我先得查阅网络、走访社区福利机构以及采访居民和社会工作人员,收集所需要的相关信息,而后又利用自己学到的相关知识,对社区的各项设施、福利以及人口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和分析,并且提出解决的方法。当我在交出报告的前夜写完,最后一次确认报告已被保存之后,忽然有了一种想痛哭一场的感觉,实在是太累了!
摆脱了报告迫在眉睫的压迫之后两天,我又为了完成一个小游戏的课题,连续在学校的电脑室里奋战了一个星期。在那不见天日的一个星期里,我每天花在电脑前的时间接近9个小时,目不转睛地制作着一张张自己需要的图片,三明治是我的午餐和晚餐。完成之后,再看看镜子里的自己,已是面如土色,满是疲惫。
发成绩的时候是最扣人心弦的时刻,一颗心很有可能因为论文取得了高分而飞扬,万分感谢上帝;也有可能因为刚好过关而心满意足,所有的辛苦烟消云散;还有可能因为没有及格而心情低落,面对自己未被肯定的成果,回想起辛苦的付出而倍感难过!
辣:生活就是一瓶“老干妈辣椒酱”
留学生活也是“麻辣的生活”,这种辣分为两种:一种是真正味觉上的辣;一种是在自由环境下随心所欲的行动为生活加上“辣”。
初到澳洲时,许多中国留学生由于地区和菜系的关系对辛辣食品十分抗拒,但是因为西餐完全不合中国人的口味,而自己的烹饪手艺又太差,大家往往采取一辣遮百味的做法,久而久之,许多来自福建、上海、广东等地原本并不食辣的留学生,也变成了嗜辣一族,额头上冒出了许多灿烂的青春记号。因为我们,“老干妈辣椒酱”似乎比成龙、章子怡更为老外所熟知。
留学生活中的另一种“辣”,则体现在闲暇时间的利用上。在时间和经济方便的情况下,许多人都会选择到某个海岛上享受几天没有压力的阳光和沙滩,这样的享受是许多人在国内可望而不可及的。更有甚者,还会趁着在新加坡或是马来西亚等地转机的几个小时里,溜出机场,开始自己的新马泰小时游,我们利用这短暂的时间,尽情地品尝当地美食,浏览当地风光,真是羡煞旁人。只是在享受的同时,千万别搞出错过登机或是无法再次进入海关的危险。
留学生活,让我们每个人成长,无论是什么滋味,都完全取决于你的心态。在我看来,无论将来我们选择了怎样的道路,留学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都已成为了我们生命中的财富!
[NextPage]
留学是我长大的“催熟剂”
裴宁,女,原北京市清华附中G05级高中学生,后来到美国Minnesota州继续读高中,2009年高中毕业后在美国继续读大学。
写给《课堂内外》高中版读者的感言:很多人说离开家自己生活的经历,是长大的过程。总体上来说,也确如人们所说的一样:留学是充满挑战的新尝试,了解世界的新旅途,实现梦想的新一步,是成长的宝贵经历。留学听起来是件很风光、很令人憧憬的事情,但其中经历的困难与辛苦也不计其数!留学生活里有一句话是时刻都不会忘的,那就是“一切只能靠自己”!
留学作为一件热门的事情已经持续了很多年,近几年低龄留学生的数量剧增,留学不再只是研究生的专利,身边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在考虑或已经申请美国大学及高中。
我一直有出国读书的想法,与父母商量后觉得和直接报考到美国大学相比,还是先到美国读高中可能会对我的语言还有文化及环境的适应更有利,然后联系、申请、通过,我就到了美国Minnesota州一所中学,成了小留学生中的一员。
对美国高中生的“偏见”
国内绝大多数人对于美国中学的学习都有很大的误解,几乎大家都觉得美国的教育就是快乐教育,学校的功课非常轻松,学生们的生活无比悠闲,跟中国学生相比简直就是一个天堂一个地狱。事实上,这完全是个错误的想象!美国之所以能像现在这样强大,与它的教育和人才吸引密不可分,所有能进入名牌大学的美国高中生,他们在高中所学到的知识及付出的努力,绝对不比中国的学生少。
记得来之前爸爸就不断给我敲警钟,说美国的高中生活绝对不会比国内轻松,尤其是对于我这样的外国学生。在某著名美国教育学者发表的文章里看到过这样的说法,“熬夜的不仅仅是中国高中生,更是美国的优秀高中生”,我来了美国之后的亲身精历也的确如此。
美国大学录取绝不同于中国的“一考定终身”。美国学生的学习,包括高中的学习、高考的学习(学校从来不会有专门针对高考的特别学习,只不过“高考”的内容其实也就是针对你高中所获得的这些知识的全面测验,所有的针对性学习,包括对所学知识的整理、复习,做相关模拟题,都是你自己除了完成高中学习内容的额外功课)、参加课外活动及比赛(美国学生极其热衷于这个)、社区志愿者工作,还有打工赚钱(16岁之后就可以打工并获得报酬)等等。当然美国孩子们的生活中也少不了娱乐与消遣,音乐、逛街、看电影、做运动、Party、旅行之类的也是他们常做的事情。美国学生一向被认为是相当会折腾和能折腾的,愿意尝试很多东西。
当然美国高中生还能享受不少国内高中生享受不到的“福利”。美国16岁的高中生就能自己开着车子上下学及出行,这一度让我觉得是很爽的事情。学生谈恋爱也是绝对不受限制的,情侣在学校拥抱、亲吻也不在禁止之列。
最难熬的是“心理关”
不知道是因为女生向来感情就比较丰富还是怎样,我觉得出国读书会经历一段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尤其是对于年纪还比较小的高中生及大学新生来讲,更是如此。
印象特深刻的是走之前,妈妈对我说,你去了应该会有这样一段心理变化过程:刚到时肯定对一切事物都感到挺新鲜的,这种感觉应该会持续一小段;然后沉淀下来一阵,对周围的人和环境渐渐适应;再渐渐随着天气变冷了,寂寞的感觉也就涌上来了,对父母、曾经好朋友、熟悉的家的想念会愈发强烈,这段日子是比较难熬的,这些阶段都过去了,往后的心态就会比较平常了。
妈妈说得挺准确的,带着刚来的新鲜感,我不断观察摸索着周围的新事物。有一阵,就是最难熬的那阵,脑子里总是浮现出一个疑问:“我怎么就从那么熟悉的北京来到这儿了呢?”感觉挺荒谬的。北京的家、学校,周末那些熟悉的街道情景会满脑子都是,却怎样也不能置身其中了,有一种无奈与失落的伤感。
记得那时写邮件给国内的朋友,有人鼓励我说一直觉得我很坚强,相信我可以坚强地度过。朋友的鼓励往往是最有效的。在这边随着朋友的增多,寂寞的感觉也慢慢少了,同时还会不断提醒自己,对于自己选择的路,就要不后悔地大步坚持走下去。
[NextPage]
留学:让我在孤独里变得内心强大
英国莱斯特大学大众传媒专业大一
写给《课堂内外》高中版读者的感言:一个人,两个大箱子,2009年夏天,我就这样独自一个人飞到了伦敦的希思罗机场。转眼,已经是一年多过去,在大英帝国,属于女王的东西很多,但是属于我的,除了当初带去的东西,更多的是内心的丰盈,还有一手自力更生的好本领。
吃饱饭是留学的第一课
刚到英国的那一天,短暂的热闹之后,到机场接我的朋友便匆匆返回了自己就读学校的城市。我的Studio(英国一种单间配套的宿舍,包含卧室、厨房、个人洗浴设备)里面,没有舍友,没有平时在家爸妈做好的饭菜,只有朋友们给我提前买好的生活用品和足够我吃上一个星期的食材。要知道,英国的大学是没有食堂的,想要填饱肚子,除了自己动手做没有第二个选择。初到英国,我就收到了生活给我的第一个研究课题:做饭。
在那个环境下,我也只能拿起新鲜的食材,开始模仿妈妈的样子开始做。那是我到英国的第一顿饭,我的战果是肉咬开里面还是鲜红的,蔬菜也依旧脆爽如初。
好在,我天性乐观开朗,虽然吃了一顿“生”饭,并没有因此就被生活所打倒,因为我知道,在今后的学术研究中,还有更多更难的课题等待着我,煮饭只是这一切的起头。第二天再做饭的时候,我就提前把在网络上搜寻到的菜谱打印出来,贴在厨房的墙上,照着菜谱上的程序依样画葫芦。尤其在起锅之前,每一道菜,我都尝过,熟了,才装到碗里。
按照这个方法,我的厨艺进步得很快,从最开始的炒青菜、炒土豆,到后来的糖醋排骨、红烧肉、水煮鱼,我都弄得像模像样。到后来,做饭甚至成了我排解学习压力的方式,在被论文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给自己做一个Cheese Cake,或者烤点Cookies,一边揉面粉一边还能在脑海里梳理思路,比一直坐在图书馆里来得有效得多。
承受孤独是留学的必修课
留学,对于很多人来说,最大的课题其实不是学术研究,也不是做饭,而是日复一日的生活里,如何面对那些一个人的时光,面对孤独。
在很多人眼里,留学生的生活,该是五彩斑斓的。随便翻看一个留学生的博客,或者个人主页,都可以看到一大叠周游列国,或者和留学生朋友一起聚会的欢乐照片,孤独又从何谈起?其实真正经历过留学的人都知道,我们习惯了,报喜不报忧,所以,博客、个人主页展示的永远只是那些开心的片段,而不是生活的全部。
在学校,我们还能和同学们在一起,可是一回到宿舍,除了自己,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没有舍友,更没有亲人,手机也几乎从不响起。这个陌生的国度里,没有人对我们挂念,也没有人对我们关怀。唯一与外界的联系,就是一根网线,只有在网络里,我们才可以跟国内的朋友、亲人对话。
每年的圣诞节,这种孤独的情绪会大规模地爆发。圣诞,在西方人的眼中犹如我们的春节,每个人都赶着回家过节,只剩下留学生,孤独地无处可去。去年圣诞,我还倒霉地碰到家里的下水道堵塞。圣诞节,连超市都是不开门的,更别妄想会有工人上门维修。在冰天雪地的后花园,工具怎么都撬不开构造复杂的管道,我只得脱了羽绒服穿着短袖T恤,手上裹了塑料袋在满是淤泥的沟渠里摸索。那个时候,觉得这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无助,真是很难名状。
现在回头去看曾经经历过的孤独,也小小佩服了一下自己的坚强、独立。原来,孤独练就的是独立的本领,是内心的强大,还有面对困难不服输的勇气。这是留学生活教会我的重要的一课。
[NextPage]
留英小记:专业选择与文化差异
英国莱斯特大学艺术博物馆与美术馆学大二
写给《课堂内外》高中版读者的感言:面对文化差异,解决的方法没有其他,只有包容与体谅。一年过去了,我的留学生活很顺利,我不仅以一级荣誉毕业,还在杜伦东方博物馆获得了一个收藏助理的职位。专业,不怕冷门,只要符合自己的优势和兴趣,面对困难,多一点包容、体谅和沟通,就会有新的思路。
从广州美院毕业的时候,我只是一心想着要去英国和远距离恋爱的男友团聚,所以我几乎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出国留学。尽管当初留学的动机十分“不纯”,但在这看似冲动的决定背后,我的每一个小步骤都经过了深思熟虑——我很清楚,出国留学只是一个契机,而之后的专业定位和心态适应却会改变我一生的轨迹。
专业选择
去英国留学,我给自己选择的专业是博物馆学。这个专业不仅在国内非常冷门,在国际留学市场中也是稀有品种,以致出国前参加某大学的见面会时,连校方招生人员都不知道这个学科的存在(即便该校的博物馆学专业也不错)。但对于我,博物馆学却是心心念念的不二选择。
2007年年初,我跟随学校的一个考察项目去了西安。那时候汉阳陵博物馆刚刚落成,里面的丰富馆藏和别出心裁的展览设计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惊叹着那些被人遗忘千百年的上古遗物,在工作人员的精心安排下竟然会变得简单有趣,两个多小时的参观,让我对西汉时期的历史人文有了栩栩如生的了解。从此,我对博物馆和展览设计就像着了魔一样,一发不可收拾。
那年年底我第一次去英国,在伦敦我看遍了大大小小的所有博物馆,还买了一本博物馆学的论著,这本专著就是后来我的老师Sheila Watson所写。也正是这一本书,为我启蒙了博物馆学并诱导着我在本科毕业论文里做了博物馆展览与身份认同的研究。
当然,单单对于一个学科的喜欢还不足以让我贸然赌上终身,发誓要把一生贡献给这个专业。在做决定的时候,我还分析过自己的“Special Selling Point”(核心竞争力)。我自己曾亲身到访过英国,了解英国的博物馆有很多中国收藏。在现今这种全球化的形势下,英国博物馆来中国办展览,或者与中国机构合作也是常有的事儿。这样一来,我在本科期间的中国文化与美术史背景不但没有白费,还会帮助我更容易地在英国找到一份工作。
文化差异
因为在选择专业时,我就对各种因素进行了综合评测,再加上我自己有相对较强的英语能力和研究能力,留学期间,我几乎没有为写论文或者小组作业而烦恼过。但即使如此,我也没能躲过文化差异的冲击。
在一个小组作业的项目里,老师特地安排每个小组都由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组成。在合作中,欧洲学生们常常把他们的过份自信和特有的批判精神(Critical thinking)发挥得淋漓尽致,每提出一个创意,欧洲学生都要进行一番批判,给人一种“唯我独尊”的感觉,难以亲近。而亚洲学生,却大多性格内敛,不擅长小组讨论,常常被欧洲学生认为是置身事外、没贡献。有不少的小组就是因为这样的情况,非但合作不成,还造成了同学间的反目。
我在心里暗暗着急,因为小组的成绩关系到每一个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一番冷静思考之后,我在课下给小组的每一位同学发了一封邮件,详述了这种东西方差异。读过邮件之后,小组的对峙僵局一下子缓解了。欧洲同学多了份耐心,总是听完全盘设想之后再提出一些批判性或者补充性的意见,而亚洲同学也尽量在讨论前就将自己的想法整理成册,以便小组同学都能在最短时间内了解自己的意图。我们的策展“战争与冲突”在全班同学和老师面前,也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这就是我的留学生活,没有太多的惊天动地,不过是两点一线、柴米油盐,但它却切切实实地改变了我的生活轨迹,开启了我不一样的人生。
[NextPage]
智斗“摇滚男”房东:生活是一种智慧
加拿大卡尔顿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大三
写给《课堂内外》高中版读者的感言:渐渐地我变得主动了许多,不再像最初一样安分和忍让,而是坦率地提出问题,积极而灵活地解决问题,我的朋友圈子也越来越大。这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加强交流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如果一味忍着,别人就会忽略你的感觉和要求,你也就无法和周围的圈子真正接轨。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之间,我已经在加拿大待了三年。日子过得十分规律,每天上课,做论文,登MSN,买菜煮饭,洗澡睡觉都有一定的时间,也不大会像刚来时那样偷偷躲在被子里哭了。
我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的卡尔顿大学读酒店管理专业,每周上三四次课,一月交一次小论文,比起隔壁学精算的西班牙女生,课程还是比较轻松的。加国地广人稀,周围的人也大多礼貌而冷淡,鲜见国内那种熙熙攘攘的场面,日子不免过得冷清,和房东帕森的“斗争”倒成了我生活里的调味剂。
刚来加时,因为原来申请的房子出了问题,我临时搬进了帕森家。帕森是加拿大籍的德国人,有一双深邃的蓝眼睛,皮肤白得没有一丝血色,看上去相当冷峻。和大多数德国人一样,帕森处事古板,一丝不苟,不过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摇滚男,只有在面对摇滚时,他才会展示出狂热的那一面。
帕森拥有一幢小公寓,第一层自住,第二层出租给留学生。我住在二楼第一间,其余几个房间分住着韩国人、西班牙人和美国人。厨房和浴室是共有的,帕森规定了苛严的“使用条例”,比如冲澡不得超过十五分钟,使用厨房不得超过三十分钟,用后必须彻底清洁……
帕森的规定,很大程度上是针对我的。因为中国人爱做饭,而且随便煎个蛋炒个菜就要二三十分钟,加上煮饭切菜打扫卫生,不超时才怪!这下子帕森抓住了把柄,再三提醒我要遵守规定,不要做些油烟多的东西,否则就要涨我房租。鉴于出国前我妈叮嘱我凡事要忍让,我屡屡按下怒火点头微笑,然后干脆一周不做饭,只吃面包加辣酱。
可是帕森显然不满意于我的乖巧,他总能从我身上找出各种的问题。比如每天下午三点钟我会在阳台上读一会法语,或者听一听录音带,这时候帕森往往会跑来敲门,让我“安静一点”,不要影响他睡觉。帕森是个夜猫子,每天晚上在房间里又唱又跳,严重影响我的睡眠,我每次必须带上隔音耳塞才睡得着。
这会他竟来找茬,这不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么!我鼓起勇气反驳他对我睡眠的影响,帕森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然后说:“这是艺术!艺术是至高无上的!”OK,我明白了。于是我向同学借了京戏的片子,然后每天下午锣鼓喧天地放京戏,帕森跑来敲门,我开门对他微笑:“京剧也是艺术,艺术是至高无上的!”自此,帕森才不再干涉我。
为了争取到更多的做饭时间,我决定贿赂帕森。我花了一个下午在同学那做了一顿中国饺子,然后带回去请各位同屋品尝,还送了帕森一份。在他连呼Delicious的时候遗憾地告诉他,中国饮食其实也是一门艺术,需要花费的时间比较多,可惜使用厨房时间有限,不能常常制作。帕森若有所悟,继而放宽了对厨房的使用规定。
以后的日子,我又利用美食诱惑了帕森几次,他惊讶地发现原来黄瓜可以和鸡蛋放在一起炒,而番茄不止是用来做酱的,对中国饮食佩服得五体投地。而我这个乐盲也开始对摇滚知识略知一二,还受帕森之邀参加了一次音乐爱好者聚会,我带去了京剧、昆曲和黄梅戏的CD,在聚会上放给大家听,然后现学现卖地向大家介绍中国艺术。慢慢地,我和帕森的关系由房东与租客转变为了朋友,他也不再有意无意地给我使绊子了。
和其他中国留学生相比,我稍显寂寞(因为原定和我一起来加的同伴因故改去新西兰,我一出国门就落了单),但有了这些小小的调味剂,我照样生活得有滋有味。现在如此,以后也会如此,因为在加国的红枫树下,我早已明白了什么叫做“此心安处是吾乡”。
[NextPage]
法国:学到的东西回来没用上
法国兰斯大学经济管理硕士
写给《课堂内外》高中版读者的感言:刚刚回到重庆的时候,我是很失望的,留学的经历并没有让我产生一丝优越感。首先,重庆的欧美企业很少,不像北京上海那么多的机会;其次,企业也比较浮躁,需要能迅速上手的人员,对刚毕业学生并无兴趣;最后,工作岗位不太需要高端人才,对外语要求也不高。
我大学就读于重庆市一所二流大学的统计专业,当时恰好另外一个校区有个丹尼学院,其本质就是一个留学中介,专门介绍我们到法国巴黎的EDC(Ecole des Dirigeants et Créateurs d'entreprise)进行MBA学习。抱着想出去感受下“万恶的资本主义的心态”,我就去了EDC。
初到巴黎,最大的不适应就是生活习惯。法国人服务态度一流,随便你怎么刁难都可以,但就是效率太低,任何事情都需要提前一周预约,银行开户、手机开户、办移民局手续、体检、办保险¡¡都得预约,而且他们坚决不加班,到点就走人,就算是哪怕最后只有一颗螺丝钉没有拧上,都不会给你拧好再走,在中国这个完全无法想象。
巴黎的物价比较高,EDC的学费加杂费一年6 000欧元,房租一个月350欧元,地铁年票200多欧元,生活费平均一个月200欧元。多少钱,算算吧。
巴黎玩的地方也多,卢浮宫、凡尔赛宫、凯旋门、香榭丽大街……充满了艺术气质。卢浮宫每月第一周周日免费,我们专门抽这个时间去,因为地方实在是太大,去了4次都还没有看完。据说很多都是复制品,因为任何人都可以零距离接触这些展品,真品放在外面实在是不安全。18区和19区去不得,都是黑人和阿À伯人聚居地,治安环境差,抢劫时有发生。
一年后,我离开巴黎去了兰斯,兰斯是个盛产香槟的小城市,生活成本比巴黎低很多,也很安静,玩的地方不多,香槟酒窖比比皆是。
我先在兰斯语言学校学习了一年法语,我认识的大多数中国人都是先在语言学校就读,然后转入公立大学。因为公立大学学费便宜,所以竞争很激烈,至于热门专业更是别提有多紧张了。学习法语的那一年,我是下了真功夫,终于申请到了兰斯大学(University of Reims Champagne-Ardenne, France)的经济学院,攻读经济管理类硕士。
兰斯大学是公立大学,学费很便宜,一年180欧元,杂费加社会保险费140欧元,房租150欧元,公交月票30欧元,生活费平均一个月150欧元。而且法国的固定电话,除了每个月20欧元的固定座机费,打其他任何地方的固定电话都不收费,所以我可以尽情和国内的家人朋友通话。
在国外,我是大开了眼界,充分感受到了发达国家对人的尊重,对国民的保护,对下一代的重视。政府致力于平衡社会收入,对富人征收重税来给予低收入和失业人员各种补贴,学生还有住房及交通补贴。年底政府会组织志愿者到街头把流浪汉安置到有暖气供应的廉租房过冬,乞丐都是领了政府执照的,没有政府批准不许行乞。各种制度都很完善,个人有任何问题都很容易找到相关的机关和人员来帮你解决。
刚刚回到重庆的时候,我是很失望的,留学的经历并没有让我产生一丝优越感。首先,重庆的欧美企业很少,不像北京上海那么多的机会;其次,企业也比较浮躁,需要能迅速上手的人员,对刚毕业学生并无兴趣;最后,工作岗位不太需要高端人才,对外语要求也不高。
我现在从事销售工作,有人问我,花了那么多财力和时间出国,学的那些东西在工作里也没有用得上,会不会觉得很亏?我个人觉得,留学岁月更重要的是开拓了眼界,丰富了阅历,培养了多元化的价值观,就算是那些知识暂时和工作不对口,而对人生来说,也绝对不是多余的东西。
[NextPage]
自律能力:抵抗留学生活中那些非理性诱惑
比利时根特大学
每一个孩子对于国外的生活都是羡慕而又好奇的,然而,当他们回来时,朋友问他们最幸福的时候是什么,我想很多人会说就是当下,和最好的朋友在熟悉的小店分享自己在国外的点点滴滴,然后回到家时可以和爸妈一起看看电视聊聊天。
这听起来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表述,不过确实如此,金窝银窝不如咱的狗窝。
留学生活是一种经历,它让我们接触到了不同的文化和思想、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然而,如果没有自身的思维和判断,也很容易被“外国文化”中的糟粕所腐蚀,因此,我们也看到有些孩子被国外开放式的课堂讨论模式所吸引,而有的却沉迷于酒吧和购物带来的满足。
很多同学总是关注留学论坛里那些讨论出国需要准备的物资清单,长长的表格里塞满了各种生活用品,然而大家却总是对一些更重要的东西视而不见:你是否带上了一份经过深思熟虑的学习目标和计划书。我指的这份计划书,不是用来打动评审的废话,而是如何让自己在留学的日子里不至于迷失方向,忘记初衷。
留学生活只是生活的一种形式,因此不要将国外的生活想象得多么美好。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当我来到比利时,就被那些充满着艺术气息的欧洲古典建筑所吸引,我感慨欧洲的交通是如此的便利快捷,白天还漫步在阿姆斯特丹的街头,晚上已经站在埃菲尔铁塔的高处欣赏巴黎的夜景。但是生活不是夜夜笙歌,你必须学会自己买菜做饭,与不同的人打交道,你要比当地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取得一样的成绩。其次,学会主动奉献和助人为乐,在你身边的人遇到困难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们,当你遇到困难时才会有人主动来帮助你。在思想交流和文化认同上做起来很难的时候,与人为善绝对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在国内时,我们都是生活在父母的庇护下,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没有人管你是否听课、没有人管你是否夜不归宿、也没有人管你上街买了多少衣服的时候,所有的选择权力都交给了你自己,那么,在出国之前你问问自己,你是否有足够的自律能力去抵抗住那些非理性的诱惑。
我们刚走出国门时,每个人都雄心勃勃,希望能参加各种活动、研讨班、学术会议等等,然而一段时间后,当新鲜感消退,就会为自己找来各种理由和借口打发掉这些用来学习的时间。其实他们没有明白,所有的机会都是你已经付了费的。在我看来,留学开支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支付这些在国内没法得到的交流机会,请记住你的机会是有成本的,请学会珍惜每一次选择的机会。你可以和朋友去看一场电影,别忘了你也可以选择听一场大师的报告。
如果你能做到这些,当你回到自己出发的土地上时,我想你是自豪的,也是问心无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