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论坛
古国与少年留学的第一粒火星是传教士播下的。
今天,人们公认第一位完整地接受了西洋教育的中国人是容闳,因而称他为“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和他的“留美幼童”事件,负载着此后清王朝官派留学生的所有信息,值得从头说起。
1828年,容闳生于广东香山县一个贫寒之家,后来跟着在澳门打工的父亲上了英国传教士开办的马礼逊学堂。这是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开办的第一所学校,实行西式的免费教育。后来,他又随校迁香港上学。1847年,由香港基督教会提供两年经费资助,去美国上学。同去的还有两位分别叫黄胜和黄宽的中国同学。到美国一年后,黄胜回国。两年后黄宽由教会安排,转赴英国入爱丁堡大学,后来成为中国第一位西医医学博士。而容闳1850年考入耶鲁大学,1854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容闳毕业后立即回国。他已经全盘西化了。他怀揣着一个教育梦想:“予既受此文明之教育,则当使后予之人,亦享此同等之利益。”
但是,这无从着手。容闳一直设法请人向清廷递交“派遣留学生”的条陈,鼓吹“日后当收大效”。1863年,曾国藩派遣他赴美采购机器,回国后授五品官,“留学计划”还是传达不到朝廷。在清朝,只有四品以上官员,才有奏事权。
1870年,曾国藩被容闳说动,同意领衔上书。
这时的慈禧皇太后早已失去天朝大国的骄狂,而朝廷在此前已经做了一个非常开放的创举: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任期届满,清廷请他任中国出使欧美各国的使臣。蒲安臣于是代表清朝政府与美国签订了《蒲安臣条约》。条约第七款规定:“两国人民均可入对方官学,并受优惠待遇;双方得在对方设立学堂。”条约换文3个月后,曾国藩上奏,慈禧“依议钦此”。
容闳得知,竟“喜而不寐,整夜睁着眼,好像夜鹰”。
在此之前,1860年,容闳“病急乱投医”,曾跑到南京去见过太平天国领导人,提出包括他的“教育计划”在内的各种建议。但农民领袖并没有羞辱他,还送他一个刻有他的名字和“义”字的木印——他被“官封四品”。
容闳受命于朝廷,立即实施“留美幼童”计划。但以当时的社会观念,官员既不愿把自家子弟送去,民间更有关于西洋的种种不祥传说(现存詹天佑——第一批“留美幼童”——的父亲与政府签订的具结书,有“听从中国差遣……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等类似“生死文书”的内容),招收学生非常困难。
容闳在上海设立预科学校招生,应者寥寥,一年竟凑不足第一批的30个名额。他只好一面去香港英政府所设学校中去招收,一面回老家去动员乡亲。以致自1872到1875年整个幼童留学计划实施期间,4批共派出120名,其中40名为容闳的家乡香山县人。
这一群穿着洋装,盘着辫子,说着洋话,拒绝洋教的中国孩子们身上,寄托着清王朝的希望。可是,在“留美幼童”进行到第10年的时候,突然被全数撤回。
清王朝需要的,只是洋人的“机艺”,所有留美幼童只有一个学习方向——“机艺”。而大清帝国的孩子正在失去中国的“道统”,跟洋人一样“没有规矩”。他们相信,即便这些孩子学成归国,也将要“有害国家”的。两害相权,清王朝宁要思想不要人,于是召回大吉。
不过,现在回头来看,或许应该说朝廷的判断是有远见的:每年输出一批孩子,在没有封建道统的美国读书生活而后回国,尽管他们的课程只是“机艺”,也是注定会“有害大清帝国”的。
1881年底,已经送出的四批“留美幼童”回国。在当时的情况下,他们都已经是人才了。他们都被“安排了工作”:“头批21名均送往上海电报局,二、三批由福建船政局、江南制造局留用23名,50名分拨天津水师、机器、鱼雷、电报、医馆等处。”虽然其中大部分还没有在美国上完中学。
进入二十世纪初,半途而废的“留美幼童”计划仍然发挥了作用,“幼童”们在铁路、外交、邮政、电报、海关、国防及高等教育事业方面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其中的著名人物有詹天佑(铁路)、梁敦宜(外交总长)、唐绍仪(民国总理)、蔡绍基(北洋大学校长)。
“留美幼童”计划的中辍,表明清王朝的短见和面对近代社会的张皇与犹豫(近有研究认为,留美幼童的突然召回,也与美国拒绝他们学习军事有关)。但它开了近代官派留学教育的先河,成为中国近现代化过程的一个重要事件。
容闳是一个异数,他绕过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塑造和清王朝的科举通道,而以其西洋教育背景,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先驱和开拓者,中国改良主义的创始人,给古老的帝国捎回一股清新的海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