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论坛
青少年自杀率已创十年新高,但自杀和自我伤害类话题在学校依然是禁忌。
近期数据显示,澳大利亚每周大概有八个未成年人自杀身亡,另有大约十分之一的青少年曾做出自我伤害行为。这些年轻生命的逝去,意味着自杀和自我伤害的课题太重要,我们是不能不谈的。但是,家长和老师们总是担心,如果跟青少年探讨这类课题,反而会使他们萌生消极的想法,毕竟青少年是很容易受到外在影响的。
老师和家长们在与学生讨论这类课题时,经常担心将消极的想法放入学生的意识中。他们认为,过多的讨论会导致同学之间交换自我伤害方式,甚至互相比较伤口多大多严重。除此之外,他们也担心资源不足,无法为新个案提供支持。
9 月 10 号的 ” 世界预防自杀日 “(World Suicide Prevention Day)和 9 月 14 号的 ” 你还好吗日 “(RUOK Day),旨在鼓励大家用真诚的态度讨论自杀和心理健康等话题。由于这类话题使人倾向避而不谈,我们必须解开人们在这方面的误解。
– 01 –
我们为什么要讨论自我伤害和自杀的话题?
有关自我伤害的一个普遍误解,就是人们伤害自己是为了得到关注。如果真是这样,那么照理来说,我们应该很容易就能认出谁正在自我伤害或者想自杀。但是,诸多科研结果都不支持这种逻辑。只有一半自我伤害的青少年会把自己的行为告诉别人,而且青少年往往会想尽办法隐瞒自己的自残行为。
对那些想要自我伤害或自杀的青少年来说,承认拥有这些想法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他们可能害怕面对别人否定的反应,或者担心消息在未经他们许可的情况下散播开来。有些年轻人甚至不认为他们的行为是种问题。很多时候,自我伤害的行为其实是青少年试图应付泛滥情绪的一种方法,有些人可能还认为这是个 ” 有效 ” 的策略。
虽然老师与家长们都会留意自我伤害和自杀的征兆,比如抑郁、焦虑、自卑、生活中的压力事件,但是我们的最新研究却显示,不是所有自我伤害的青少年都会呈现这些征兆。我们当然要留意任何自我伤害行为、自杀行为和其他心理健康问题,但这些还远远不够。
作为一个社区,我们要采取主动积极的策略去减少青年人自杀和自我伤害的行为。学校就是这项工作的前线,因为这里就是能接触到最多青少年的地方。
– 02 –
讨论自我伤害和自杀,会不会鼓励这种行为?
校方人员和家长经常担心,讨论自我伤害和自杀可能会鼓励这种行为。但是近期的研究证明,一些特定的自我伤害和自杀预防计划:
不会增加自我伤害的想法和行为
会减少自杀尝试次数和自杀念头的严重性
能够帮助人们增长知识、改善态度
增加求助的意识和行为
如果要更进一步证明预防计划的效益,就要继续进行研究。这些研究必须考虑到年轻人的思维,也要对自杀和自我伤害的相关结果进行衡量。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只要用正确的方法,学校可以让有关自杀和自我伤害的讨论以积极、安全的形式进行。
– 03 –
怎么做才能安全地讨论这些话题?
首先,我们要建立具支持性的社区,创造有安全感的氛围,让青少年愿意透露他们自我伤害和自杀的想法。一名青少年每周在校时间超过 30 个小时,然而,他们虽然身处人群,心灵之间未必能真正建立连接。想让每个青年人都感受到安全和踏实不容易,可是我们不能在实施众多计划和政策的过程中忽略这个重要的任务。
因此,我们实施的预防计划需要以实证为本。过去的研究和实践指出,这些计划应该包含在更广泛的精神健康计划中,这样才能把关注点放在培养预防性行为和加强韧性上。这些计划应该针对所有学生,而不仅仅是有自我伤害倾向的学生,并且应该通过教导来帮助学生拥有更多面对困难的勇气。执行计划过程中,不宜呈现自残行为的任何血腥画面或描述。
与学生讨论自杀以及自我伤害的话题时,很有可能发现学校前所未知的新个案。这虽然是好现象,但是却会给本来已经不胜负荷的福利团队带来更多负担。所以,学校应该为此做好准备:学校除了要确保所有校方人员熟悉新个案的善后步骤之外,也要与外界福利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除了教学人员之外,孩子身边的人更应该懂得如何应对。比起跟大人倾诉,青少年更愿意和同龄朋友诉说。如果是和成年人倾诉,这个人很有可能是父母而不是咨询师或者老师。这意味着,孩子社区里的所有人都要明白怎样安全地回应孩子们的表达,并向他们提供适当支持。
所有人也都该认识校园外的资源。对那些不愿意寻求帮助的孩子们来说,网络上的服务或许不会那么令人恐惧,说不定可以帮助他们迈出求助的第一步。
直面讨论自杀和自我伤害类话题固然不容易,但是进行这样的讨论,或许能挽救诸多生命。
(来源:壹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