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论坛
英国的大学已陆续开学了。日前,陪朋友的孩子去了一趟牛津,借着牛津大学的开放日,参观了几所学院。
牛津大学的开放日,已经在为吸引2010年入学的学生做准备。
优美如画的校园、古朴幽雅的建筑,让朋友的孩子赞叹不已。但是,作为游客进到校园里溜达容易,作为学生跨进牛津的门槛就跟登天差不多了。
像中国的中学一样,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一路全优的考出来,才能走到像牛津剑桥这样的一流学府门前。
而在英国,有类似决定性意义的重大考试,应该算是A-level和GCSE(大致相当于升大学和中学会考)。虽然可能没有中国的高考(论坛)、中考那样外在的声势浩大,但英国人特有的含蓄收敛的表面下,也早已过了沸点。
临时抱“主”的脚
紧张到了什么程度?去年A-level 和GCSE考试前夕,英格兰教会首次为考生和他们的老师、家长撰写了特别的祈祷词。
其中一条祈祷词是这样的:“我们正处于焦虑困苦的时刻。祈主赐福,让我们看到这是为了我们的成功,我们的成器,我们的成人 。”(“We are in the midst of stressful times. Give us grace to see that it is the making of our success, the making of our characters, the making of our selves.”)
临时抱佛脚也好,临时抱“主”的脚也罢,天下考生都一样。中国的考生家长为了考出好成绩,往往“病急乱投医”,什么招数都愿意试试,英国的考生家长也不能免俗。
随手列举几个近来看到的“招数”。
打坐冥想
英国六十年代的摇滚歌星Donovan与美国电影导演David Lynch联手正在世界各地募捐筹款,要在英国的中学中推广“超脱冥想训练”(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 programme)。
据称,如果学生能按照要求每天早晚两次,每次10分钟,练习打坐冥想,可以让学生变得清心寡欲,专心用功读书。
有人批评这不过是想从考生、家长身上赚钱的商业运作。是否有这样的动机我不做揣测,对半大孩子能否达到练打坐要求的境界,我却颇为怀疑。
这样的怀疑来自亲身体会。我上瑜伽课,感觉最难的不是弯腰压腿,而是打坐冥想。平时脑子空空,可一打坐就满脑袋胡思乱想,好容易快“排空”了,身旁一同打坐的妙龄女郎一声娇喘,又让我前功尽弃。但愿我的怀疑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睡足了懒觉能提高学习效率,磨刀不误砍柴工?
好成绩是睡出来的?
中国人对刻苦用功的理解简单明了,亘古不变:黎明闻鸡起舞,夜半凿壁偷光,吃得苦中苦,方作人上人。
对中国的考生家长,英国一位中学校长的新实验恐怕会很“开眼”。纽卡斯尔附近的Monkseaton中学的校长凯利博士(Dr Paul Kelley)从新学期开始,把传统的早上9点上课推迟到了11点,好让学生睡足懒觉。凯利博士希望此举能显著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凯利校长坚称此举不是别出心裁,而是有科学依据的。一位叫福斯特(Russell Foster)的牛津大学神经科学教授在Monkseaton中学选择200名学生作试验,测验学生在早上9点和下午2点时的记忆能力。测验发现学生的记忆准确性下午的时候比早上提高了9%。
福斯特教授对这个结果的解释是,十几岁的孩子与成人和幼童的生物钟都不一样。早上睡懒觉是半大孩子的身体需要。
凯利校长说:“十几岁的孩子不是懒惰,睡懒觉是他们自己无法控制的生物钟决定的,我们不让他们睡懒觉,会对他们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现在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要采取行动。”
嗯…要是再有哪个大学教授实验证明清晨的记忆力好于下午,凯利校长是否准备把上课时间提前到早上6点呢?
学校提供的体育活动项目与学生的成绩成正比?
大考大玩,小考小玩是有个前提的
上大学的时候,班上一个男生有句口号:“大考大玩,小考小玩”,而且说到做到。
考试前人人像热锅上的蚂蚁,晚上11点寝室强行断电后还要溜到外面在路灯下抱着书啃。唯独这位老兄,玩命的踢球,然后奔电影院。考试结果出来,他的成绩总是在年级名列前茅,让我等熬夜熬红了的眼睛更是冲血。
想起这段往事,是最近看到英国私立学校委员会(Independent Schools Council, ISC)所作的一项调查。对508所私立学校中的男生的GCSE中学会考成绩的分析发现,学校提供的体育运动和课外俱乐部的项目越多,学生的考试成绩越好。
那些提供30种以上体育活动和俱乐部选择的学校,学生在GCSE会考中取得B以上成绩的比例达到了100%。
做调查的人有没有想过,能提供30种以上课外活动选择的学校,它的师资水平、教学设施、学生的家庭环境、是否起了更重要的作用呢?
回头说我大学的那位老兄,多年后再见面,他说他的口号只公开了前两句,后面还有一句是留给自己的:“不考不玩”。也就是说,用功在平时的每一天。
知道用功读书,愿意用功读书,是个态度问题。态度首先要端正。年初,英国政府负责教育事务的官员凯特(Jim Knight)专程到中国考察儒教,要把孔圣人引见给英国的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