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论坛
俗话说,佛靠金装,人靠衣妆,那么出国留学靠的是什么?除了最最基本的"鸡阿姨"(GRE)和托福(Toefl)成绩外,最重要的莫过于申请信的书写了。一份字斟句酌、措词工整的申请信往往会给申请者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笔者曾经帮助数位朋友写申请书,成功帮助他们圆了留学梦。现在我把个人的一点经验写出来,与大家共勉。
申请信的写作方式大体有以下三种。第一种可以称为"煽情大甩卖"式的让人读后眼泪纵横的不屈不挠战天斗地的奋斗史,回忆自己如何在3岁丧母5岁丧父家徒四壁一贫如洗的情况下,靠着天资聪颖坚强意志社会救济和勤工俭学,读初中上高中完成大学。由于这种陈述被我们的前辈广泛的使用过,现在再仿效这种写作方式是感动不下外国教授们几个泪珠的,你那用苦水泡成的申请信很可能成为他们嘲笑的对象。毕竟,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也随着这些外国教授们觉悟的提高,你再诉说自己的悲惨家史是无人问津的。
第二种写作方式则正好与上面介绍的相反,它讲述自己有着良好的家庭环境,自己的爸爸是名牌大学的叫座教授妈妈是某某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或者自己爷爷奶奶当然其它八竿子能够得着的亲戚,比如表弟的爷爷等是某某领域的建树非凡的专家学者。他们多少年来含辛茹苦循循善诱地启发自己,无微不至地关怀自己,在一系列"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代表等奖状的有力证明下得出一个结论,自己是一个根红苗正的对某某专业有着身后家庭背景的未来栋梁之材。很多教授看到这样的光辉家史经常大笔一挥,你那梦寐以求的飘扬过海的出国留学梦也就realize了。笔者认为这种写法有着相当的应用价值,我们很多家庭环境确实非常良好,而且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也舍得大手笔地投资,所以能对上号的申请人完全可以照着葫芦画瓢。我的那位在国外的朋友其父母就是某单位的工程师,我在替他写申请信时狠狠地将家庭背景描写了一番,让人感觉这个孩子简直就是明天的爱因斯坦,每个细胞里面都装满了无限的潜力,不知外国教授看了这样的申请信是否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然而,自我作贱也好,拼命吹嘘也罢,这在我看来都不是最佳的选择。笔者认为,最好的写作方式应该以事实为基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融会行云流水的文采和排山倒海的气势,一气呵成,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深深的打动外国教授的心。不矫揉造作,不大肆渲染,不无中生有,不锋芒毕露,既较好地展现了个人真我风采,又保住自己的尊严。尽管这样说,在实际操作中,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认真对待。
第一,外国教授或者院校的负责人非常注重民主自由等观念。我们在写申请信时必须考虑到这一点。选择词语的时候要尽量使用民主性比较强的词语。举例来说,你可能在高中或者大学担任过班长之职,这时候就应尽量少用"appoint"(任命)之类的词,而改用"select"或者"choose"(选举、推选),而且在选举的时候不仅仅获得了同学的推举更得到了老师们的赞扬,当然选的时候不是unanimously (全体一致地)而是overwhelmingly (压倒性地)成功。这些词语的恰当运用能使文章增色不少;其次,不要罗列自己的各种奖状或者表扬,鉴于外国人理解中国的教育制度存有差异,过分强调自己的成绩容易造成你已变成考试机器的危险。强调自己的创新意识、合作能力领导素质应该成为申请信的重要内容。当然这儿也要切忌流露出鹤立鸡群惟我独尊的心态,我们要以一种平和的态度对待出国这一问题,让对方感受到你的信心和勇气,而不是你的焦虑和霸气,要让对方发出"only you"的心悦诚服的感叹。
总之,申请书的书写是一个系统工作,不是一朝一日就能完成的。我的同学的申请信曾经请7个人看过,其中包括2名在我们学校讲学的外国专家。奉劝准备出国的各位朋友能够认真对待自己的申请信,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得不偿失后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