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论坛
候补录取几乎拒绝本土学生 为国际学生保留大量名额———
在英国各高校今夏候补录取正式开始后,本土的高中毕业生面临上大学困难的尴尬境地:在本土学生大量收到拒绝录取信函的同时,很多高校却为国际学生保留了大量录取名额。在英国,本土学生被定义为本国及来自于欧盟成员国的学生;而国际学生则指来自于欧盟以外国家的留学生。
■高校补招 国际学生“吃香”
据英国《每日邮报》17日报道,上周四,高中毕业考试(A-level)成绩公布后,候补录取系统正式开始。超过十所知名大学已不再录取本土学生,有些高校仅提供有限名额,但几乎所有的高校在补招过程中仍在大量录取国际学生。
目前,各所高校已确定的补录名额超过2500名,一些名校有50名左右的剩余名额,如巴斯大学、曼彻斯特大学、诺丁汉大学等。另外一些备受中国留学生欢迎的顶尖大学已彻底招满,不再有补录机会,如:伯明翰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牛津大学等。
据英国高等教育统计署提供的数据,2009年9月在英国大学就读的国际学生已达到251310名,占英国大学生总数的十分之一。
■利益驱动 招生政策“倾斜”
在英国大学就读,本土学生需要支付的本科学费被控制在3290英镑(约合3.5万人民币)以内。相比之下,国际学生需要每年支付最高达2万镑(约合21万人民币)的学费,这几乎是本土学生学费的10倍。国际学生的高昂学费给大学带来的经济利益使得他们在入学方面拥有更大的自由度。
英国大学对本土学生之所以收费低廉,有赖于政府每年给每名学生5000镑的财政补贴。而限制各所大学的本土学生招生人数就成了政府节省开支的有效方法。另一方面,政府没有义务对国际学生的教育费用进行补贴,因此大学在招收国际学生方面不受任何政策限制。
尽管保守党上台后,收紧了留学生签证制度,但更加严格的本土学生本科录取制度也给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每年,这些海外留学生为大学带来将近30亿英镑的收入(约合320亿人民币)——占大学总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受利益驱动,大学自然欢迎更多的国际学生前来就读。
■引起争议 专家发出警告
在补招中大量录取国际学生的做法引起争议。沃彻斯特大学副校长大卫·格林说,“我们不能歧视本国的年轻人。可本土学生即使愿意多交钱,也不能拿到剩余的国际学生名额。”
公立高中校长联合会的秘书长吉奥夫·卢卡斯警告,如果政府不能明确地诠释在招生录取方面的政策,将面临公关危机。他说,“政府应该给予高校在录取本土学生方面更大的自由度。如今各高校都在削减开支,大学本科的名额越来越少,加上并不乐观的就业情况,政府应该对各个大学的招生情况就个例具体分析。”
相关
留学生如何争取补招最后机会
据英国《卫报》报告,国际学生在(A-level)成绩公布后,如果发现成绩与规定的录取分数线差一点,也可以与校方沟通,在学校仍有名额的前提下,校方一般都会有所通融。这已成为留学生中公开的秘密,因为国际学生所缴纳的巨额学费很具诱惑力。
如果争取失败,国际学生还可以抓紧时间通过补录来争取机会。据悉,补录阶段,国际学生可以不受时间限制,只要是在开学前,都可以争取补录名额。
国际学生可以在各所学校的网站上查看各所学校的剩余名额,在补录阶段,英国大学的院系有自主招生的决定权,国际学生可以打电话直接向有补录名额的院系提出申请,争取获得补录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