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论坛
上世纪80年代末,我留学瑞士,1994年回到祖国。自2000年,我开始从事留学生服务工作,至今已是8个年头过去了。在近20年的学习和工作期间,我亲身经历了从“精英留学”到“大众留学”的时代变化。
一
时光倒流,1978年6月23日,邓小平同志在听取教育部关于清华大学的工作汇报时,对派遣留学生问题指出:“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增大……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这拉开了中国大规模派遣留学人员的序幕,中国留学史从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1979年初,邓小平率团访问美国,在与美国总统卡特所签的协议中,将中美关于派遣留学生的口头谅解作为正式协议加以签署,从而载入史册。此后,中国政府和民间教育代表团纷纷出访日本、加拿大等国,同时也接待了各国访华代表团,商谈互派留学生事宜,签订了一系列合作协定和执行计划。随之,赴英、日、德、法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中国留学生陆续踏上求学征程,掀起了中国近现代以来最大规模的出国留学热潮。
这一时期,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的学生,都是从各高校和科研院所“优中选优”产生的。被人们称作“精英”的这批留学生,不仅带回了国外先进的知识和技术,也带来了先进的理念和国际化的视野。他们成为了中国在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最急需的骨干人员。
二
80年代出国的那批留学生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留学报国”的理念成为那一代留学生的普遍共识。龙源国际集团总裁汤潮,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公派出国的留学生之一。谈起1978年奔赴加拿大留学的经历,他激动地说:“当时我得知自己被公派留学的消息后,简直跟范进中举差不多。据说当时中国一万个农民才能养活一个留学生,我就暗下决心,学成归来一定要努力报效祖国!”
1985年,我国取消了“自费出国留学资格审核”,自费出国留学随之在全国迅速升温。满心喜悦而又不乏惶恐的求学者怀揣着借来的机票钱,登上飞往海外的飞机。一下飞机,他们便不得不将大部分课余时间交付于中国餐馆的洗碗池中。那年3月,上过山下过乡并于高考恢复第一年考上大学的曾毅敏,因有海外亲戚的担保,“兴奋而茫然”地来到了纽约。她除了在餐馆端过盘子,还在工厂缝过衣服……至今她仍记得那时囊中羞涩的煎熬,“走在街上,闻着面包店飘出的香味,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只好跑到麦当劳,悄悄拿起免费番茄酱,抹在没有黄油的面包上……”
20年后,她在美国加州创造了著名的 “硅谷神话”:以650万美元注册的公司被思科公司以6500万美元收购。
根据统计,2007年度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14.4万人,其中自费留学12.9万人。在我8年的留学生服务工作中,每年前往加拿大的自费留学生达万人左右。
三
改革开放初期,外派留学生的专业主要集中在科技领域。这主要是考虑到要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国家需要。随着上世纪80年代中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开始有更多的留学生选择经济学、市场营销和企业管理等专业。而从最近几年的留学大潮中可以看到,留学生的学习兴趣日趋多元化,专业也更细化。
我的学生中后来有在加拿大学习民航驾驶的,有学习食品检验的,有学习新能源的,有学习精算的,还有学习物流管理的。从专业选择的多元化趋势也可以看出,现在的留学生更重视自身价值的体现。
改革开放初期外派的留学生,以理工类的博士生为主,90年代开始,硕士生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多,所学的专业也逐渐倾向于商科。而近年,选择去读本科甚至读高中的中国学生比例日益加大。留学生的年龄也越来越小。这也是许多加拿大高校老师共有的一个深刻印象。
加拿大高校的老师对中国学生在理科、环境、建筑类学科以及美术设计类学科方面的成绩给予肯定。
很多加拿大的高校欢迎中国学生,他们认为中国学生的中小学基础教育很好,加上学习用功,凡是有中国学生的高校都对这些学生有较好的评价。
四
改革开放初期,留学生的留学国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欧洲的少数国家。那时,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走出国门仍然是一个奢侈的“精英梦”。随着90年代中后期自费留学的不断成熟和规范,自费留学大军直线上升,成为近30年留学大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每年的国际教育展都是人头攒动,火爆异常。留学的国度也从美国、英国等少数发达国家扩展到100多个国家。
30年前的人们不会想到,30年间,中国有120多万学子负笈海外,足迹遍及100多个国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6年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中国目前是世界上出国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国家,全世界几乎每7个外国留学生中就有1个中国学生。遍布世界的中国留学生成为了中国与世界沟通和交流的纽带。也让世界人民看到了改革开放带给古老中国的巨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