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论坛
6月29日,2008国际教育联展首次引入“留学生家长沙龙”,针对许多家长在孩子出国留学后产生的“想念孩子、感觉孤独”的“空巢期”现象,邀请有经验的学生家长和心理专家与留学生家长分享“空巢期”的故事,引导他们轻松、积极度过“空巢期”,帮助留学生在海外快乐成长。“留学热”引发“空巢”危机
近年来,由于越来越多的大中学生选择出国留学,大部分时间只剩下父母两人在国内单独居住,“空巢家庭”的现象越来越显著。“空巢家庭”的家长既要给予在国外留学的孩子支持和帮助,又要面对因孩子不在身边造成的思念和孤独感,自身面临着种种困惑和心态的变化,成为一个日渐突出的社会问题。
据统计,目前中国出国留学人数总计已超过30万人。据广州出国留学服务中介的不完全统计,出国留学的群体中,中学生占比例接近40%,其中,赴美留学生中,中学生所占比例更超过70%,另外,赴韩留学生中中学生占40%,赴法留学生中同类比例是35%-40%。与去年同期相比,2008年申请留学至几大热门国家的中学生增长率达15%,整体年龄从20岁降到16-18岁,90后独生子女的“出国留学热”是产生“空巢家庭”中年化的主要原因。
随着越来越多的初高中学生出国留学,许多家庭的中年父母正经受着“空巢”期提前到来的考验。现在,“空巢家庭”已经不再只是老年人的专有名词。
担心孩子生活不能自理
心理专家指出,面对出国学生的低龄化,家长通常最担心的就是孩子在家里什么都不会做,到了国外生活不能自理的问题。专家表示,心理学的理论和众多留学例子都可以证明,孩子的自理能力是锻炼出来的。不仅如此,出国一段时间以后回国的学生常常令家长刮目相看,变得更懂礼貌,更加尊重旁人的意见和感受了,有些原来较为腼腆的孩子也愿意主动跟人打交道了。出国留学的经历无疑对孩子的学业、职业前景、自身性格等方面的发展都有着重大价值,家长应调节好孩子不在身边时的心态,把出国当作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塑造良好性格的一种重要途径,强化孩子出国留学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多给予孩子支持和鼓励,在鼓励孩子自强自立的同时也鼓励自己树立积极面对“空巢”的信心。
从“母亲”角色中解放出来
许多家长在孩子刚出国留学的时候觉得很失落、无聊,经常在和孩子通电话时哭哭啼啼,难以排解不舍和难过的情绪。但也有一些家长能够较好地正视自己的心理变化,很快将原来用在子女身上的时间与精力转移到配偶和其他家人身上,一起锻炼身体或者一起参加娱乐活动,有更多时间相处,感情也比原来要好得多,空巢生活也同样可以变得很温馨。
据一些心理咨询机构的数据显示,不仅是留学生家庭,每年高考后孩子出外读大学的几个月里,部分家长因孩子上大学后无法适应,出现心理问题,其中主要以女性为主。心理学专家分析认为,通常家庭中女性更多地承担了教育、抚养子女的任务,所以在孩子离开后女性的失落感更大,而这期间正好和女性的更年期“撞车”,不良情绪更加难以排解,两者加在一起就很容易让一些心理承受能力稍差的女性出现“空巢危机”。
心理学专家表示,如果想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女性必须改变一些观念,把自己从母亲这单一的角色中解放出来,重新明确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的定位和其他社会角色的扮演。不能仅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母亲,同时还是妻子、女儿、别人的朋友、职业女性等等,拥有多重的社会身份。此外,夫妻二人可以在孩子离开后,尝试着重新投入到工作当中或培养其他兴趣爱好,做一些在抚养孩子其间无暇顾及的事情,充实自己的生活。一旦在一段时间里出现了情绪上难以把持的情况,也可以寻求留学专家和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这些都是积极健康渡过“空巢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