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论坛
6月,即将迎来2008年的高考。在备考的高三学生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备战高考的同时,作着留学的准备,人们形象地将其称为“两栖考生”。
人才的成长也许没有固定的模式,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成长与成才规划。如何看待“两栖考生”现象?中国教育报记者近日就此采访了相关人士,希望本版提供的观点与信息能为考生与家长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中华民族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极其重视,多样化教育需求等因素使不少条件比较好的父母选择送孩子出国留学。而一些国家所提供的奖、助学金以及相对宽松灵活的教学环境等,也对中国自费出国留学人员形成了吸引力。
困惑:参加高考还是选择留学
临近高考,在北京的嘉华世达、金吉列等留学中介机构,增加了许多前来咨询留学的高三学生及其家长。来自部分留学中介机构的统计表明,在最近几年办理自费留学的学生中,高中学生的比例在不断增加。对于高考与留学的抉择,他们是如何考虑的?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前来咨询的学生及其家长。
对国内较大的升学与就业压力的逃避。一位姓李的学生家长表示,根据孩子现在的成绩,能考上一般院校的普通本科就不错了,而到国外或许可以申请到更好的本科院校与专业,这样就会有更多的选择。现在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比较大,要是孩子没有过硬的文凭和专业技能的话,毕业之后很可能会面临很大的就业压力。
对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一种消费行为。一位姓张的高三学生表示,自己的成绩还不错,文化基础知识扎实,希望到国外深造从而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她的父亲说:作为对子女教育的投资,在去年就有了送孩子出国留学的想法。他很喜欢一些国家注重学生个性张扬、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教育模式。
还有一些学生家长的定位更加明确,送孩子出国留学是为了让孩子拥有国际视野与流利的外语。一位家长表示,他准备把孩子送到西班牙留学,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掌握一门流利的外语,以便使孩子在将来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具有优势。某中学毕业班班主任表示,目前很多准备留学的学生已放弃高考复习参与了各种各样的英语培训。她所在班级的一名准备留学的学生,春节过后就停止了高考各科目的复习,参加了雅思培训学校的短期培训。而这名学生即使到校也只是学习英语,老师对此采取了默认的态度。这名学生说,家长已帮他选择了到印度一所高校的软件学院留学。
尽管每一个准备出国留学的高三学生都有自己的理由,但通过留学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未来激烈的职场竞争中赢得优势,这是他们选择留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拼搏:要勇敢面对高考的挑战
曾先后就职于中国驻日本使馆教育处、教育部国际司等单位,现为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的邵巍博士认为,高三学生不参加高考就出去留学,还是在国内读了大学再出去留学,答案不可一概而论,应该是因人、因时而有所不同的。
他指出,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立人力资源强国。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在资源结构分布及招生考试制度、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充分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途径。而近年来出现的高中生出国留学人数增加的现象,是国家政策导向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客观反映。近年来,国家已加大了公派留学生的派遣力度。对于高中学生出国留学,应该理性看待。
首先,留学之前学生要认真而谨慎地思考留学的目的问题。没有明确目的的留学是不可取的。学生无论在国内就读大学还是到国外学习,都是为了把自己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近几年在接受学生的学历学位认证时,常接触到这样的案例,学生高中没毕业就出国留学,在国外呆了八九年还什么学历都没拿到,导致最后学无所成。
其次,是怎样看待高考成绩的问题。如果高考成绩不理想,是否通过出国留学就能改变命运,通过留学就能实现选到理想学校的目标?一些学生可能对国内的教学方式、方法不适应,希望换一种接受教育的方式,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在国内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好的自学能力,到了国外面临生活、文化、语言、交往等多方面的压力,将难以很好地完成学业。因此,选择留学要更多地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