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论坛
University of Oxford (牛津大学)
所在地区:英格兰所在城市:OxfordTIMES排名:2
一键免费快速申请文章正文综述详细专业照片新闻校友录已获Offer学生资料长期以来,英国在人才管理上一直采取来去自由的宽松政策。在日趋白热化的世界人才战争中,英国难道不怕人才流失吗?
英国政府认为,在全球化的经济大背景下,货物、服务、资本、信息都是高度流动的,人才也像其他商品一样受价格波动的影响,流向报酬高的国家,很难控制。据统计,近年来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学生到美国求学后有70%的人留在美国。英国仍然在人才管理上一直采取来去自由的宽松政策,并且认为,国外的人才最终会以投资和技术转让的形式为英国本国服务。有关部门算过一笔精明的细账:一个优秀的英国互联网人才在美国一年可创造利润1000万美元,但他个人每年回英国花费,以及将部分资本再注入伦敦金融城,最终能将600万美元花在英国。
从这种指导思想出发,英国在人才政策上不限制人才的流动,而着重在创造人才回流的宽松环境和创业条件上下工夫。例如,牛津大学很难与财力雄厚的美国大学打“价格战”,但它在提高老师待遇的同时,重点在科研环境和学术氛围等方面保持自己的特色。最终,许多在美国任教的教授由于留恋牛津大学特殊的学术氛围和严谨学风,几年后又回到了牛津。
为了应对高级人才流失以及美国带来的危机,英国制定了从英联邦国家、欧盟其他国家和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吸引人才的战略。英国政府规定,英联邦国家的人才不需要办理工作签证,就可以到英国工作两年。这种广揽人才的做法从英联邦内的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吸收了不少专业技术人员。2004年,波兰等5个东欧国家加入欧盟后,英国又率先向这些国家的劳动力敲开了大门。这些年来,英国政府开始倡导和推行“多元文化”和“多民族共存政策”,并于2003年1月28日开始启动高技术移民计划。该移民计划无职业限制,无语言水平要求,移民者只需从年龄、学历、工作经验、工作业绩、配偶五个方面来评分,总分达到65分即可申请。依照此高技术移民政策,今后每年将从第三世界吸引技术移民10万人左右。
而英国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和科研机构也拥有自己签发工作许可证的特殊权力,不受政府的限制。针对自然科学、工程、数学人才缺乏,劳动力市场缺少技术熟练工人的情况,英国政府从2004年10月又正式启动“理工科毕业生培养计划”。该计划允许在英国高等教育或继续教育机构取得相应资格的非欧洲经济区国家的学生,在完成学业后继续在英国居留12个月以便求职。另外,英国政府还广泛地吸引外国学生和学术精英。2002年,在英国留学的学生占全世界留学人员总量的12%,仅次于美国。
后来,英国在人才政策上又作了一些调整,规定今后对高科技、基础科研和高等教育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实行倾斜政策,其中由英国政府锁定的几百个杰出人才其年薪将达到10万英镑以上。同时,政府将判别人才的权力下放到全英的著名跨国公司、科研机构等,只要是大公司有意雇用的海外人员,英国一般都将这些雇员视为人才而发给签证,因为英国政府相信“大公司是不会雇用傻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