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论坛
春节没过完,在北京上大学四年级的小杨就拿着厚厚的个人简历和资料,匆忙走进2010年新春第一场招聘会,汇入了庞大的大学生求职的人潮中。中国今年将有630万大学生毕业,而1997年时只有100万。中国大学毕业生近年“井喷”式的增长,让世界许多国家惊叹。
英国《每日电讯报》称中国已经打造出“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不过,“技校生就业好过大学生”等新闻不断爆出,让许多人感叹现在大学生已经不像10年前那样“风光”,许多毕业生宁愿在大城市当“蚁族”也不愿放下身段,让国际许多媒体对中国是否为大学毕业生“井喷式”的增长做好准备议论纷纷。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周宁对《环球时报》说,“中国大学生比农民工‘廉价’并不说明中国大学生多了。中国发展和大学生都处在转型的关键时候,中国经济尚未完全转型成能大规模容纳高知本人才的全新经济模式,大学生也没有适应中国的发展。大学生们的今后发展状况将决定中国未来能否占领世界产业的制高点。”
中国大学生正处于“井喷”期
中国大学的发展近年来成为世界媒体关注的焦点。其中美国耶鲁大学校长莱文日前发表的一篇文章尤其引人注目。这位在美国常青藤大学中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2月初在英国《每日电讯报》撰文称,由于中国在高等教育上的投资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顶级学者被吸引到北京、上海的高校中去,中国大学将迅速赶上英美。在短短10年时间里,中国已经打造出“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
10年来,中国高校从1022所增加到2263所,教育投入也大幅度增加,应届大学毕业生达600万以上。德国《明镜》周刊日前的一篇文章称,三四十年前,中国一切技术靠进口,世界普遍认为中国最缺乏的是人才。现在中国高校有2000多所,这样的人才储备将让中国在全球格局重新洗牌中胜出,“龙之国度为此增添了新的动力”。
也有一些分析为中国大学生过快增长带来的隐忧感到担心。新加坡《海峡时报》2月20日称,中国大学生增长过快,教学标准却在下降。文章引述教育专家的话说,“中国大学扩大了校园,招收了更多本科生和博士生,生产出更多论文,但就教育质量和研究水平而言,没有太多变化,事实上甚至可以说变得更糟了。”文章称,中国并没为大学毕业生“井喷式”的增长做好准备,每年的毕业生中有1/5的人为找工作疲于奔命。
德国国家电视一台报道说,今年中国又有600多万应届大学毕业生将拥入就业市场,虽然中国许多地区正在闹“劳工荒”,但大学生们的就业市场却并没有扩大。《明镜》周刊分析说,中国大学多数是“非实用性大学”,中国大学生数量增长很快,但跟高质量还有距离。
德国《世界报》认为,许多中国大学生也没有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转型。多数大学生毕业后通常想留在大城市,不愿返回农村地区。他们一门心思只想进入国家机关,当享受高待遇的公务员。
大学生正在中国“贬值”?
许多媒体关注到,中国近年来不断呼吁大学毕业生“摆正位置”、“放低姿态”,鼓励他们去西部、去基层、去中小城市和乡村大显身手,但多数大学生仍然执着于大城市,拼命往公务员这一狭窄的路上挤。目前,许多沿海企业出现了“劳工荒”,与此同时,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却依然不乐观。有媒体引述南方一家企业人力资源经理的话称:“现在的问题是企业能请得起大学生,请不起民工。但大学生又不可能去做民工的工作。”
一位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的学者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大学连年扩招,但教学硬、软件设施并未相应跟上。原本一个导师带几个学生,一个实验室供10多人使用,如今却常常是一个导师带几十个学生,一个实验室供上百人使用。有些名义上的导师只重“经济价值”高的研究生、博士生,很少关心本科生教学,加上教材、教学体系跟不上时代发展,学生“贬值”并不足奇。另外,由于中国基础教育的局限性,中国大学生普遍缺乏动手能力,造成毕业生眼高手低,所学知识难以立即转化为生产力,许多单位雇用后不得不重新培训。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教育学教授埃里克?伊内斯丹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欧洲高等教育也经历过从“精英教育”到“通才教育”的转变。许多人认为这是大学生“贬值”,但实际上这主要在于人们存在两个认识上的误区:一个是“文凭一定代表能力”;另一个是“大学生就要有工作”。事实上,在就业面前是平等的,任何一个企业和公共组织在招聘人员时,都是从岗位需要出发的。大学生的就业理念应该是“谁更有本事”,而不是“谁有更好的文凭”。
多国大学生日子难过
在世界许多国家,大学生“贬值”近年来也成了人们争论的焦点话题。英国《卫报》称,英国在校大学生人数已达110万,英国人上大学的比例已达47.1%。但这些大学生现在毕业了却面临着失业率高居不下的窘境。英国《每日邮报》曾报道说,为了能在有限的就业市场中争得一杯羹,许多大学生甚至不得不挨家挨户给咖啡馆塞简历。英国广播公司引述一名伦敦政经学院毕业生的话说,“我以为拿到这个世界知名高等学府的学位应该能轻松找到工作,但我显然想错了。”
近十年来,印度大学生数量与国家经济呈现同步快速发展的趋势,印度现有226所大学及8000多所学院,在校大学生约1050万,每年毕业生约280万,其中理工科毕业生人数2007年已经超过美国。印度大学每年不到1/3的录取率,以及印度学子在硅谷忙碌的身影,都使得印度大学生自视为“天之骄子”。但近年来一则则令人称奇的新闻和一个个让人沮丧的数据让大学生的光环黯然失色。2009年,孟买政府在社会上公开招聘40多名捕鼠员,没想到递简历的居然就有4000多人,其中不乏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政府曾招聘数十名乡村警察,一时间数千名大学生趋之若鹜。不久前,印度一份国家教育研究报告称,由于印度过于偏重精英教育,85%的中央政府投资只给占全国学生总数2%的几所精英院校,且多数学校不能因材施教,导致印度大学生数量严重过剩,能力不足。印度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率达17.2%,高于全国总体失业率,甚至还不如高中毕业生。这份研究报告受到印度总理辛格的关注。辛格认为,印度教育体系处于严重的危机之中。对少数几所成功精英学校的关注,使人们高估了印度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才质量。
美想夺大学生比例第一宝座
日本教育学会荣誉勋章获得者浜崎沼先生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二战前,日本的大学始终贯彻“精英教育”的原则。当时的大学生被视为日本的瑰宝,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直到战败始终将数万名大学生留在战场之外。二战后,日本大学教育迅速发展。1950年,日本仅有大学201所,1980年增为446所,进入21世纪,日本大学增加到572所,在校学生人数达60多万人。而大学生的地位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对各大公司来说,以前日本的大学生是作为“干部候补”录用的,而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逐渐被作为“普通职员”录用。
不过这对日本来说并不是坏事。浜崎先生说,从1980年到2000年,是日本大学发展的第二个高潮,这主要是因为日本的产业性质发生了变化,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在这种大环境下,没有完成高等教育的职员很难胜任新的工作。教育在就业领域体现出了重要价值。实际上,多数日本大学生已经能够接受现实。对日本大学生来说,“无论受怎样的教育,起跑线都是一样的;只是受过更高教育的人,可以跑得更快。”
在美国,尽管许多大学生就业率并不令人乐观,但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的教育改革计划仍被称为最受欢迎的政策,这项改革的目标是,到2020年美国大学毕业生占人口比例须重新名列世界第一。2月21日,奥巴马表示,要推动教育体制改革,“使美国人胜过世界上任何地方的工人”。
中国对大学生需求处在转型期
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颐武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大学生数量出现井喷式增长是一件好事。原本我们的大学生在整个人口中的比例就很低,即便是现在比例也不高。过去,大学教育被当作精英教育。现在不是我们的标准下降了,我们的标准和西方的标准差距并不大。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更需要大量具有开阔视野的人才。从这方面看,现在大学生的比例还不够。
张颐武认为,对所谓大学生“贬值”的问题,主要是中国人的心态需要扭转。在西方,大学生就是普通人,大学毕业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大学生接受的只是普及教育,从事白领、蓝领的工作都属正常,也可能面临失业危机。而亚洲人喜欢把教育看成改变命运的一种途径,在中国,人们希望上了大学能够获得高回报和稳定的收益,这与现实出现了差距。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周宁教授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经历了1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大学教育高速发展值得肯定。每个国家在经济起飞的过程中都要有这么一个过程,美国在二战后大学教育发展迅速,现在的规模就是在那个时候奠定的。他说,中国高等教育高速发展可能造成管理、师资方面的滞后,需要时间来调整。但这不是核心问题。我们要注意的是大学教育的结构性错位。现在,我们过多地重视理论教育、精英教育,而忽略了技术教育。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还没有转型到高技术时代,但不等于不需要受到高等教育的大学生。
周宁说,另一方面,大学生还没有适应中国的发展。很多人仍认为读了大学,就有划分阶层的手段,必须在大城市找到一份好工作。其实,进入大学并不能决定一生是否成功,进入社会的工作能力才更重要。大学的意义在于基本的素质教育,对于大学生来说,应该正确认识社会可能提供的机会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