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论坛
汪某刺母一度让他的亲属们非常愤怒。有亲属表示,汪在日留学5年从不打工、所有花销都靠顾女士支持,但顾女士每月7000元的工资担负不起对汪某的供养,为此顾女士已多次向亲友借钱。汪某的小姨称自己已经拿出了不下10万元给姐姐,只为“见不得姐姐整天为了儿子心神不宁”,“姐姐太溺爱儿子,只要是儿子提出的要求,不管什么总是想尽办法满足,可以说是要什么给什么,没有的话,也要想尽办法变成有。”汪某的舅舅更透露说,之前外甥也曾因为家里无法答应他提出的一些要求而大吵过,甚至还动过手,但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是“这次竟然会拔刀子”。
但令人意外的是,亲属们很快又推翻了之前的一些说法。汪某的姑姑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汪是一个“勤勉、懂事,还知道要给家里分担压力的好孩子”。她否认了汪在日本从不打工、完全靠家里供养的说法,称“他去做过家教、洗过盘子,很体贴妈妈,知道家里不容易”,“有一次放假回上海,他还给正在读高中的表弟买了牛仔裤和书包,让表弟好好读书”。这位姑姑还透露说,汪“精神有病,经常说耳边有人在跟他讲话、经常会一个人大哭或大笑”,“前阵子日本地震时他还在电话里跟我讲有人追杀他”。
4月1日晚,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到达大厅,赴日留学5年的23岁青年汪某,突然向前来接机的母亲顾女士连刺9刀,致其当场昏迷。事发后,汪某被警方刑拘,顾女士则至今仍在医院病房里。
不过,汪某的亲属与母亲近日推翻了原来的说法,称汪某“勤勉、懂事”,刺伤母亲是因为“精神不正常”。上海警方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表示,汪某刺母的动机目前还无法确定,目前已启动对其的精神状况司法鉴定程序。
亲属说法前后不一视频显示老外救人
据《新闻晨报》报道,一名网友提供的视频显示,在汪某刺伤母亲后,有不少人围观,但只有一位外国男子伸出援手,对伤者顾女士进行了紧急救治。
顾女士也记起受伤后一个老外抱起了她的头,“我脖子上戴着一条围巾,他拿下来,帮我捂住了伤口。”顾女士表示,“医生说,如果不是这个老外,我可能就‘走掉’了。”
母亲不想儿子获刑
亲属们前后不一的说法使汪某的面目变得模糊不清,甚至当事双方的说法也不一致。汪某此前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当时之所以行凶是因为母亲表示不会再给他钱了,“还说要钱的话就只有一条命了这种话,我脑子一下子空白,冲上去就捅了她”。而顾女士昨天则矢口否认当天她跟儿子是因为学费发生争执,她反复告诉记者,汪某“精神不正常”、“我不想儿子坐牢,希望儿子早点出来,我还要带他去看病”。
有人认为,出现这种情形,很可能是因为之前的一些说法经媒体披露后,引发了舆论一边倒的“口水”,大有淹死汪某而后快之势,顾女士和亲属们“护犊”心切,所以大打亲情牌、以求儿子避免相应的惩处。上海警方昨天就此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汪某刺伤母亲的动机还无法确定,目前已启动对其的精神状况司法鉴定程序。一般来说,这种鉴定需要一个月才会有结果,具体原因和惩处可能也要到结果出来后才能有定论。
汪某在日花费高昂
一个引人关注的细节是,顾女士透露,汪某目前是私立日本大学经济学部本科三年级的学生,“在回国之前,儿子在东京的房租是每月人民币12000元,学费一年8万元人民币,再加上其他生活费,每年开销要30万到40万元人民币”。这一花费让很多留学生大呼“难以理解”、“奢侈”。
据日本大学经济学部网站上列出的需缴纳费用情况,该学校第一学年学费约合人民币8.5万元,从第二学年开始学费约合人民币6.5万元。
按照顾女士的说法,去除学费,汪某在日本每年的生活支出为22至32万元人民币。一位目前正在日本某私立大学就读的中国留学生介绍说,她在东京租一个16平方米的独立单间,房租每月约为5000元人民币,此外每月开销大概不到5000元,算是过得普普通通,“而汪同学的生活未免太奢侈了,每年开销二三十万,应该不只生活费这么简单,天天山珍海味还差不多。”
新华视点
“留学低龄化”问题需重视
据新华社电 随着海外教育市场的放开,当前我国青少年出现了“留学低龄化”的倾向,容易引发问题。一般而言,送孩子留学不宜过早,需重视其抗压能力的培养。
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杨雄说:“有些小留学生GRE、托福考得好,但怎么与同学老师相处,怎么融入西方社会,心理上都没有做好准备,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就连一些具备一定人生阅历的教授、博导去国外以后,也都会产生种种不适应,更不要说这些处在‘心理断乳期’的孩子们了。”
杨雄表示,完整的教育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因素叠加而成,无论哪一方面缺失,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杨雄说,“舆论宣传对留学成功与否的评价,对海归的地位有所夸大,也加大了留学生的心理预期,导致他们在海外生活或者回国后更加容易产生心理落差与失衡。”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谢斌表示,此案中留学生汪某是否存在精神疾病仍需等待司法鉴定结果出来后才能确定,但就已经披露的案情而言,这名学生可能存在调试心态、控制情绪等方面的心理障碍。
谢斌认为,青少年阶段是培养社会交往与沟通能力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一时期缺乏教育和引导,把孩子留在人生地不熟的国外,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