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论坛
威廉凯特订婚的消息一公布,英国乃至世界的媒体立刻以“世纪”来形容这场即将到来的婚礼庆典。21世纪刚刚开了个头,英国王室后面还要办几场“世纪婚礼”真不好说。
不过,如果以100年为单位算的话,被冠以“世纪婚礼”的英国皇家婚礼已经有三次了。威廉凯特的“世纪婚礼”是否能名副其实?不妨回顾对比一下前三场“世纪婚礼”。
“全帝国人民祝福他们长寿快乐”
1923年4月26日,苏格兰一个小贵族家庭的姑娘,伊丽莎白小姐(Lady Elizabeth Bowes-Lyon 1900-2002),走过伦敦西敏寺大教堂长长的甬道,嫁给了当时的国王、乔治五世的二儿子,约克公爵、阿尔伯特王子(Prince Albert, Duke of York)。
这场婚礼的重要意义,首先是它第一次打破传统,在西敏寺大教堂举行,而不是在王室私家教堂。婚礼后约克公爵夫妇乘坐马车穿过伦敦市中心,接受公众祝福,从而使皇家婚礼第一次成为公共庆祝活动。
“全大英帝国人民祝他们长寿快乐”。今人的婚礼,无论贫富贵贱,试看天下谁能打出这样的旗号?!乔治五世国王决定婚礼公办,是为了给刚刚经历了一战苦难的人民带来点喜庆,振奋一下民族精神。考虑到战后普通百姓生活的困苦,西敏寺和皇家大道都没有张灯结彩。伊丽莎白小姐的婚纱也简朴的像平民家的新娘行头。
我在《泰晤士报》资料库中查到婚礼报道中对新娘的婚纱描述,是一句典型的英国绅士评语:“为皇家婚礼制作的最简单的婚纱,the simplest ever made for a royal wedding”。
这场婚礼的重要意义,更随着阿尔伯特王子1936年意外的成为国王而徒然增值。阿尔伯特王子的哥哥,爱德华八世国王不爱江山爱美人,为娶离婚女子辛普森夫人而逊位。阿尔伯特继位成为乔治六世国王、伊丽莎白成为王后。
1926年4月,婚姻的结晶、长女伊丽莎白出世。1952年女儿伊丽莎白继位成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后,为了避免混淆,伊丽莎白王后被尊称为伊丽莎白王太后,Queen Elizabeth The Queen Mother。
这场世纪婚礼举行时,电视还没有诞生,当时也没有进行广播转播。我在英国电影学院的资料库中看到了现存的唯一电影胶片片断。电影是无声的,像查理·卓别林的无声电影一样,隔几秒钟打出一个字母:
“皇家婚礼/公爵离开了王宫/伊丽莎白小姐离开了她简朴的家/到达西敏寺/在西敏寺内/结婚了/回到白金汉宫”
最后一句字幕是:“全大英帝国人民祝他们长寿快乐,The whole Empire wishes them long life and happiness.”
今人的婚礼,无论贫富贵贱,试看天下谁能打出这样的旗号?!
300张布票做嫁衣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庆祝了60年钻石婚大庆的君主。1947年11月20日,也是在西敏寺教堂,21岁的伊丽莎白公主嫁给了远房表哥、希腊王子菲利普(Philip Mountbatten)。1953年,伊丽莎白再次回到西敏寺教堂,接受加冕,成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1947年的皇家婚礼,盛况空前。西敏寺内挤满了2000多名嘉宾、全世界2亿多听众收听了BBC的婚礼实况广播。从西敏寺到白金汉宫沿途,挤满了成千上万祝贺的人群,全国上下许多百姓自发的举行街头派对(street party)。
婚礼收到了一万多份贺电,2500多份贺礼。从埃及国王送来的珠宝、到蒋介石送的印有“双喜”字样的瓷盘、再到老百姓送的布票、保暖袜子。
1947年的英国,处于战后重建时期,日常生活用品匮乏,仍施行凭票供应。女王的婚纱布料使用了300百张布票、造价1200英镑,颇让一些人皱眉头。
女王与丈夫菲利普亲王的婚姻,经历了半个多世纪走到今天。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庆祝了60年钻石婚大庆(2007年)的君主。
童话只能是童话
戴安娜与查尔斯的“世纪婚礼”从一开场就注定了悲剧的结局。威廉王子的父母,查尔斯王储与戴安娜王妃1981年的婚礼举行时,英特网还没有问世,但现在上到网上,婚礼的视频、音频、文字汗牛充栋,我就不再赘述了。
观看当年的婚礼实况录像,有两点特别触动我,一是解说员不停的感叹婚礼“像童话般美丽”、“童话成真”;二是查尔斯王子与戴安娜一对新人很少交换眼神、身体语言尴尬。
事后诸葛,我们现在从两人各自的回忆录知道,这场“世纪婚礼”从一开场就注定了悲剧的结局。
1997年戴妃的葬礼,我在演播室里看着电视画面解说。其中一个画面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中:两位小王子跟在戴妃的棺木后面,棺木上的花环中放着一个小卡片,上面只写着“mum”。
转眼,威廉王子已经长大成人,就要与自己心爱的姑娘结婚。戴妃在天之灵应该感到欣慰。愿21世纪的这场“世纪婚礼”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