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论坛
英国2月份CPI(消费物价指数)上涨4.4%,我的情绪还稳定。
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养成了每天上BBC网站看business那块新闻的习惯。看房价一个月内涨了多少,有多少人又失去了工作,英格兰银行开会投票,利率基准需不需要抬高,GDP的增长主要靠哪些部门带动。
我发现自己对数字,越来越敏感,也越来越喜欢。如果说这个数字,和自己的感受对应上,就更加觉得自己与这个社会的脉搏是一致的。最近CPI上涨4.4%的消息,再次证明自己的的确确活在英国,没错。
我的感觉来自大学对面的玛莎。我曾经说过,在英国,看一个人买的鸡肉,或者去的超市,大概知道此人的社会阶层。缺钱或者没落的老派中产阶级,宁愿去玛莎买一盒微波食品,也不太愿意去Tesco买上一大堆打折的商品。
这个大概就是玛莎在社会阶级中位置,在布里斯托, Morrison基本上代表了我的社会地位。然而,我来到纽卡斯尔的头俩月,就觉得自己富了很多,采购食品都去玛莎,或者Waitrose。那是一年前的感受,这样的感受大概延续了半年多。
这种便宜的感觉,我分析可能与地区差异有关。很少有中国人讨论发达国家的地区差异,我很关注。也许我跑过地方比较多,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喜欢看阴暗面,对于地区差异、弱势群体有着特殊的兴趣。
布里斯托和纽卡斯尔,就是典型的英国南北差异,比如房价,前者均价比后者多出3万英镑。因此,两地超市在价格给我不同的感受,可能与地区差异有关。
地区差异可以验证我对数字的感受,时间变化也增长了我对英国统计数字的信任度。进入去年秋季,我慢慢感觉食品支出在增加。从圣诞节到现在,明显感觉过去25镑差不多的食品,现在需要到32镑左右。与此同时,在BBC新闻里,英国的CPI在同步增长。
对照英国2月CPI4.4%的增长,中国大陆一月份CPI上涨了4.9%,如果对照英国的感受,我估计大陆的物价涨幅,像我这样在中国生活的普通人,应该有感觉,但还可以承受。不过,没有同期在中国生活过,我不敢贸然断言,起码现实中,我在中国朋友家人没有过多抱怨。但是,在大陆的互联网上,对于物价上涨抱怨,已经成为2010年一大景观。
有时候,我很诧异于现实与互联网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就好像曾经流行的网友见面“见光死”一样,帅哥变猛男,美女成阿姨的例子,比比皆是。早年留美的历史学家黄仁宇曾提出,中国人不善长“数字管理”,导致社会发展不如西方。我基本上同意。但是,以中国人对数字的精明,统计能力应该不至于太差。我曾经读过一位“人渣经济学”搏客,博主比较了中国和非洲国家的宏观统计,认为中国的数字还比较靠谱。
但是,我没有看过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在统计上差别。统计数字,与其说客观,不如说比较能够中庸,能够抹平个体之间差异,发现大致与普通人感受相同的结果。在这点,我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中庸主义者”,时刻认为自己是站在人群的平均值上。
昨天,我在自己的facebook上看玩笑说,“我是个科学家,喜欢数据,讨厌文人那种主观评论和分析。虽然很多时候,我也很主观,很独断,但是我的主观,我认为,都是对的。”
我的生活经验,使得自己在中国时候,所处的年龄阶段对于中国的宏观数字缺乏兴趣。也许是年纪使然,我倾向于怀疑和反叛。
如今,在英国,因为生活经历,因为随着年龄而改变的兴趣,我对于宏观数字变得越来越有痴迷。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变得更加愿意相信一些东西,越来越有做一个顺民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