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论坛
◆英国政府宣布,未来四年将削减40%的高校拨款,此前英国高校依赖政府拨款。一夜之间,享受惯了“低学费”的英国本国、欧盟等“本土学生”,被委以托起“日不落”高等教育的重担——“要涨学费了!”
◆作为“外来借读者”,包括中国学生在内的国际学生对英国反常的“胳膊肘向外弯”,心虚不已——英国如果扛不住国内学生的抗议压力,最后会不会依然把资金缺口转嫁给国际学生?
◆涨学费并不能解学校缺钱的“燃眉之急”,而英国又担心涨了国际学生的学费,导致学生“逃离不列颠、投奔美利坚”。寻求社会捐助、甚至效仿美国高等教育私立化,成为重要的“第三条资金道路”。
英国高等教育将针对欧盟、本国学生实行“学费上涨计划”——请注意,这个计划还在提案讨论中,尚未投票表决。与之连环的:“国际学生学费会不会跟着上涨”,更是悬而未决。但种种迹象表明,国际学生的学费跟着这次“两到三倍的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
“不敢轻易拿国际学生开刀”
国家遭遇教育经费紧张,国际学生往往被视作“摇钱树”,但这次英国却拿本国和欧盟学生开刀,为何?
实际上,英国本土学生大多“贷款上大学”,毕业后薪水达到一定水平才还贷,由此,高校资金来源除政府拨款,就是国际学生的“全额学费”。所以,英国的一种担心是:提高学费,学生逃离“不列颠”,投奔美国、澳洲、加拿大……这对缺钱的英国高等教育无疑是雪上加霜。
10月中旬,受到英国财政全面紧缩的影响,英国政府宣布“高等教育涨学费计划”。根据计划,预计从2011年起,英国政府将在未来四年削减高校40%的教育经费,这意味着高校来自政府的投入将减少40亿英镑。计划进而提出从2012年起,英国高等教育的学费上限将上涨,目标对象是英国本地、欧盟学生。
截至目前,英国对本土学生一贯采取“低学费”政策。目前,英国大学对这群学生每年学费设定的上限是3290英镑,而根据“涨学费”计划,从2012年起,这个上限将调整到6000-9000英镑。而英国官方言明:国际学生的学费不会跟着上涨,如果要涨,也是紧跟经济发展的自然增长,主要为通货膨胀水平。
在英国,高等教育的资金有3个来源:学生学费、政府拨款、社会捐款。从比重上看,政府拨款和学生学费是大头,社会捐款仅占小部分。而本土学生多为“借款上大学”。根据政策,他们要等毕业后、年薪达2.1万英镑后开始偿还贷款,所以国际学生的“全额学费”——目前国际学生的平均学费为1.2万英镑,是本土学生的3-4倍——历来是高校除政府拨款之外的最重要资金源。据统计,在过去5年,英国大学的非欧盟留学生人数为25万人,占到留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学费总计超过250亿英镑。
目前,紧随英国通货膨胀率,国际学生的学费每年保持在5%-10%的涨幅。对此,已经有英国留学教育机构感到“不安”。英国国际学生事务委员会首席执行官多米尼克·斯科特说:“面对来自其它国家的竞争,英国能否继续提供物有所值的服务确实令人担忧。”
根据英国媒体的报道,致力于为英国教育做海外推广的英国文化协会也警告大学,尽管留学生带来的经济利益不容否认,但不能仅仅把非欧盟留学生视为“摇钱树”。“现在的国际学生有更多选择,如果某个大学将他们视为摇钱树,这种坏名声就会通过互联网迅速传播开来。”英国文化协会首席执行官马丁·戴维信说。
统计显示,英国的非欧盟留学生人数持续攀升,2007-2008年度已接近23万人,比10年前增长一倍多。一旦这些学生因为肆意高涨学费,转投眼下正高喊“门户开放”的美国,以及澳大利亚、加拿大——较低的学费,被业内认为是英国与其他热门留学国家竞争的一大优势。不过,这次如果将国际学生的学费上涨三倍,学生恐怕要重新制定留学计划——这对英国教育的损失将不仅是财力上的空缺,国际教育品牌也未必能在短期内恢复。
政府不给钱,就问学生要?
英国财政收紧,政府减少对高等教育的拨款,所以学校寄希望于学生的钱袋?推导有些单薄。
业内分析,英国“涨学费计划”只是“缓兵之计”,此举意在减少高校对政府的过分依赖,加强教育与产业的联系,甚至借鉴美国高教私立化模式。这被视作英国正在探索的、在学生学费、政府拨款之外的“第三条资金道路”。
不敢向国外学生要钱,只能委屈自己人?问题是,这个策略也不靠谱。
根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高等教育政策学会发现,提升大学学费并不会减轻政府负担,反而会加重。因为政府将学费从3000英镑一下子提高到9000英镑,意味着“贷款上大学”的学生会更多。“政府预计的大学毕业生2.1万镑年薪水平也过于乐观,现在不少毕业生都找不着工作,还款只能被推迟。”
目前,政府预计贷款的损失率大约为25%至30%,不过,高等教育政策学会预计这一数字会高达50%。
由此,国内留学圈得到另一个“不会轻易向国际学生开刀”的佐证——单纯靠“涨学费”缓解资金短缺之急效果有限。这可能只是缓解财政紧缩的“缓兵之计”,英国更大的应对动作将是寻求学费、政府拨款之外的“第三条资金道路”:与社会产业合作,寻求广泛的社会捐助,或者索性“私立化”。
这将是古老的英国高等教育一次不小的变革。长期以来,英国高校是公立为主的,除了两所私立院校外,一律依赖政府拨款。
根据最近英美主流媒体的报道,已经有消息称,为应对被削减的40%政府拨款,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正在探索“私立化”道路,该校向其管理机构——LSE理事会提交了私有化论证报告,其中包括一份在政府削减高教预算下学校如何进行融资的报告。
另一方面,在财政紧张的艰难岁月,英国高校誓要把社会捐赠的传统发扬光大。消息称,牛津大学已经募集到10亿英镑的捐赠,用于未来本科生学费、新建教学楼以及奖学金的经费来源。
记者从英国驻中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也得到相应说法。相关负责官员称,上涨学费提议的目的是,“减少学校对政府的过分依赖,加强教育与其他产业的紧密联系,从而使英国教育更加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不同需求,促进教育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