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论坛
两个年轻人相处愉快决定结亲乃人间常事,周围亲友替他们高兴也不足为怪。
但与他们素不相识的人也跟着凑热闹,兴趣到底从何而来?
我想的当然是正酝酿婚事的英国威廉王子和女友凯特。
你可能觉得这明摆着是名人效应,王子结亲,众人关注没什么了不起,但几天来这桩事弄得沸沸扬扬,让我回想起十几岁的时候叫我纳闷的发现。
自相矛盾
我那时生活在号称世界革命首都的北京,周围的人都热情造反,可我有两位好像也属于革命行列的老师却意外地对英国王子表示热衷和关爱。
威廉王子和凯特·米德尔顿的婚事成为新一代人的寄托?
对本应唾弃的封建旧制度代表人物心怀这样的情结,难道不是自相矛盾吗?
那一年,威廉的父亲查尔斯王子刚好21岁,他在卡那封城堡(Caernarfon Castle)被册封为威尔士亲王。我的德文老师看着我捎去的《时代周刊》里的图片赞口不绝,说王子真是英俊、可爱。
我说,你们德国不是第一次大战之后就废除君主闹共和了吗,怎么还如此赞誉王族?她说正因为自己的没有了,许多德国人便把崇敬心情转移到了英国王子身上。她自己显然也在此行列。
同情
晚上我把这件事讲给帮我补习英文的一位英国人老邻居,谁知她也表露出对查理王子的好感。
我问她,这种态度怎能和她的革命理念兼容?她说王子值得同情,因为他没有自由,什么事都不能自己决定,连出门逛街都不行,完全是别人手中摆弄的木偶。从这种意义上讲,他也是被压迫的人。
画家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是应《时代周刊》征集在1969年查尔斯王子册封时提供封面设计的人之一。
“你会甘心过那样的日子吗?”她问我。
童话故事
我当时对两位德高望重的前辈在看待王子的态度上立场如此离谱有所焦虑。
然而,王子的日子过得可能还不如我自在,这我确实未曾想到,激发了我对特权与自由差异的思考。
至于前面提出来的那个问题,就是人们为何关注王家的亲事,我自己的推想是,王子和公主的魅力多少也源于人们小时候听的那些童话故事。
我们幼小的心灵中给王子和公主们灌注了自己最美好的幻想,长大了以后这些幻想不断渗透回到我们心灵里。
木偶
我这些天之所以又想起那位老师把王子比作木偶的比喻,除了威廉和凯特的亲事上了议事日程之外,也是因为恰好刚在国家剧院(National Theatre)看了一出由两对木偶人作中心人物的话剧。
《你也不妨吻吻我》(Or You Could Kiss Me)讲的是一对情侣的故事,剧中有两个木偶是两人在风华正茂的年龄相遇时的化身,另一对是六十多年后他们历尽沧桑,走到生命尽头时的展现。
这两对略小于真人的木偶交错登场,老的那对面额满是皱纹,其中一人大半时间戴着氧气罩坐在轮椅上,另一个也拄着拐棍,行动迟缓,做事犹豫,但他们谈起话来依旧绘声绘色。
在《你也不妨吻吻我》中,几个真人演员与它们搭档,给木偶赋予了人性。
展现他们年轻风貌的那对木偶却能自由矫健地游泳、奔跑,与老年的凄惨而温馨形成对照,令人叹息乃至心碎。
多方操纵
这些木偶虽然不过是一堆骨头架子构成,但它们在台上的每个动作生动逼真,充满了真人的气质。
制作出这些动作的不是什么电子高科技,而是驾着他们上台下台的演员兼操纵师。
真人的表演和木偶戏并行,相互衬托,效果奇异。
而看到三四个人通过巧妙熟练的配合给木偶赋予生命,让我忍不住想到里面所能捕获的寓意。
那就是,首先,木偶可以同时受到多方操纵,而非单单一个人的操纵。
其次,协调好了的话,操纵制造出来的动作多姿多彩,乱假成真,让木偶展现出来的人性比真人更逼真,他们的行动又显得那般放荡自在,为所欲为,哪里看得出是受人摆弄的表演而已?
这样说来,当个木偶其实不见得是那么麻木不仁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