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论坛
编者按:最近国内两件关于留学生的新闻值得关注。一件是轰动全国的刘宏飞留学骗局。另一件是,武昌20岁女孩冯亚麟在澳大利亚花销70余万元人民币读了三年半高中后,最终回国进入武汉机电工程学校,成为一名中专生。
刘显富听说刘宏飞考取国外大学后,心甘情愿借遍亲朋好友,供其读书,从不问自身经济条件能否承受。冯母在女儿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其送上前往澳洲的飞机,从不过问女儿是否适合留学。这两条新闻从侧面反映了中国部分家庭对孩子留学的追求依然停留在“镀金时代”。
然而,当社会走入多元化时代,代价高昂的留学是否适合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学生,疑问依旧。
能规划的学生才适合出国
出国留学值不值,我是这样看的。首先我们要知道,并不是所有归国留学生都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或者能够留在国外工作生活。有些人是为了留在国外,有些人也许只是为了“镀金”,当然也有人志向远大,留学只是其人生的重要阶段。
出现上述诸多情况的根本在于,每个人的留学目标规划和付出的代价都不相同。我个人认为,每个想出国留学或者即将出国的同学需要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第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第二、判断自己是否适合读书;
第三、家庭的经济状况;
第四、对留学之路作一个完整并具可行性的规划。
毋庸置疑,没有明确的目的和正确的规划,留学还有何意义?当你只身在异国他乡学习生活,整日被寂寞和孤独所缠绕,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肤色、不同的语言会使你与当地的社会格格不入,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志向和强大的内心,你便会有一种挫败感,从而迷茫堕落。
留学生中绝大部分是家庭条件较优越的,但也有部分是普通的工薪阶层,父母倾囊而出甚至不惜借贷为孩子出国铺路。
对于前一种,就要考虑子女是否适合留学。家庭条件好,但学习能力差,又胸无大志的子女,不妨放弃。毕竟在发达国家,每年的学费和生活支出至少40万人民币。与其让孩子在国外挥霍,不如在国内帮其开家店。家庭条件好、学习成绩也不错的子女,留学不失为一个好选择;家庭条件普通,无论成绩好坏,最好还是别考虑留学。对工薪阶层的家庭来说,接近百万人民币的开销是天文数字。
我以两个朋友A和B的故事佐证我的观点。他们同在瑞典生活学习,现在状况截然不同。
24岁的A毕业于国内名牌大学,家庭条件非常好。大学毕业之后到瑞典隆德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现已拿到双硕士学位,在瑞典宜家总公司工作。A性格开朗,做事有极强的计划性,自控能力也好,他去瑞典仅用两年就很快就融入了当地人的圈子,所以无论学业还是事业都一帆风顺。
现年21岁的B,6年前跟妈妈移民瑞典,家庭条件殷实,且有瑞典身份。可是他高中念了6年,迄今还在念高一,当然,他的智力没有任何问题。我也曾问过他为什么一直停滞不前。他总是回答,当地人种族歧视,把移民和土著分开来教育,故意不让有色人种毕业。其实谁都知道他只是在推诿,真正的原因在于他拿到瑞典身份实在是太容易了。他从来没有对自己的学业有过规划,自控能力差。而客观原因在于瑞典这个国家人口稀少,就算在斯德哥尔摩这种大城市里也很少看到上海这种热闹的大街,年轻人都爱宅在家里整日和电脑为伍,交流甚少,再加上瑞典的福利好得惊人,当地公民根本就不需要为住房、看病、教育烦恼。所有的花费全部由政府买单,所以年轻人很容易丧失斗志。
总而言之,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留学。
留学价值观要随时代变化
现在的留学观念和以往已经不同。以往留学生比较少,大家会把留学当做镀金,一种改变人生命运的方式。但现在很多家长和学生的观念已经转变了,他们把留学作为实现人生长期发展目标的投资,换句话说,他们希望的这种影响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而不是一回来就要求年薪多少的回报。
主要原因是国内的大学生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很多大学都在扩招,导致大学生人数激增。大家都会面临一个就业竞争,就业之后面临一个发展的竞争。所以很多家长希望孩子出去以后,比别人多一份竞争实力,将来可以多一些可以加分的影响力,而不仅仅是纯粹的薪酬上的回报。所以,现在不是那个为了留学而留学的时代了,而是为了教育素质而留学的时代。目前英国的留学费用因为汇率降了三分之一左右,我认为,即便是家境一般的同学,只要适当处理学习计划,我相信还是完全可能成行的。
作为曾经的一名留学生,我的感受是,留学还是有其自身价值的。发达国家的教育理念、综合培养模式、解决问题的方式,影响是长远的,是有回报的。深远地讲,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我相信,虽然留学不是成功的必经之路,但是如果你采用这条道路的话,你可以离成功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