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论坛
在上期节目里我们说到上海财经大学赴英国的访问学生们的求学经历,在英国,他们感受到了不同的学习氛围,他们也因此对自己的学习方式做出了调整和改变,事实上,他们改变的还远不止这些。
爱丁堡是英国北部的一座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文化城市,素有“北方雅典”之称。
2006年,杨卉作为上海财经大学的访问学生,来到了爱丁堡的赫瑞瓦特大学。然而,她还没来得及欣赏这里的美丽风光,就被一件小事折磨的疲惫不堪。
杨卉:我刚刚来英国搬到学校宿舍的时候,才两个多星期,然后就发现我房间里有虫,然后就被咬得蛮惨。
于是,杨卉就跟校方提出申请换房间。
杨卉:然后我被临时搬到另外一个房间,也蛮惨的,就是大包小包自己要整理很多东西,然后换到另外一个房间,然后在外面住了两个星期,然后再搬回来,
然而,杨卉在搬回来以后发现,情况并没有改变。
杨卉:发现还是有虫,我那时候就对我打击蛮大的,因为我觉得我刚到那边人生路不熟发生这样很多的问题,我觉得那段时间也蛮艰苦的。后来发现有虫的话我还是跟学校在解决,学校帮我解决这样,后来我就申请说我要补助,申请赔偿,然后就跟学校进行交涉,后来最后学校还是给了我一定的二三百磅的补助吧。
记者:你当时怎么会想起来让他们赔偿呢?
杨卉:因为我觉得我,因为我觉得这里周围的人他们的意识可能多少影响到我,因为我付了这样的房租,我得到的,我应该得到更多,而不是每天这样担惊受怕,被虫咬。
而杨卉远在中国的父母,也没有想到他们的女儿能够独立的解决自己的问题。
杨卉: 我后来打电话给我爸妈讲这件事情,我爸妈都是律师,他们都没有想到你居然可以这样做,因为我觉得在这里的话我就会这样做。
如果说杨卉刚到英国就能像当地学生学习,运用当地的法规保护自己的权益,那么,对于这些出生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独生子女们来说,英国的那些同龄人,让他们更多地感到了自身的不足。
王鹤立:这边的人感觉更独立,他是从小被作为一个人这个个体来教育,而不是像我们有什么事情就要问父母,靠父母之类的。而且这边人我觉得小孩子真的是经济独立才是真正的独立,这边我的很多外国同学们,他们的学费、生活费都是通过自己打工赚得的。在国内有很多的大学生、中学生他们都觉得生活百无聊赖,也有很多沉迷于网瘾,或者说其他的事情,我觉得造成这点主要的原因就是自己没有真正的独立起来,就是没有自己去赚钱,然后经过这一个生活的过程。
乔:其实我在出国前我就知道,我是通过媒体还有影片我就知道在英国这边很多家庭的小孩都是贷款上学的,我觉得这是种(英文),没有你穷,或者你富裕你不贷款怎么样,和中国不一样,但是这个是很多人都知道,比如我小时候我家里人就告诉我,国外了,18岁了,就不管了,或者说16岁了就让你自己怎么独立了,家里人也会这样告诉我,就说你看你多么幸福,现在父母还在管着你。
孙怡强:我在这边打工,打工的时候他们和我一起工作的同事,他们很多都是大学生,我跟他们交流的时候我就有着很深的感触,就是他们认为他们既然成年了就应该自食其力
英国当地同龄人所给予这些中国学生的冲击是巨大的,但是,当这些来自中国的访问学生要自食其力的时候,才发现首先还得自食其食,也就是先得学会做饭。
瞿晓威:来之前什么都不会,刚开始靠一些女孩子,她们有些会做饭,时不时蹭饭,
什么东西不太懂,其实那时候也没有什么心思说做饭什么,就胡乱买点东西冷冻
俞雯:我爸妈也说了很多年了,你现在都那么大了,可以开始学烧菜了,你要是再不学的话你以后怎么吃,这些都不会去实习的,他说是说过,有时候也会说今天我来教你烧菜什么的,油锅一起,油弹出来了我马上就躲了,他们也不会再说我,我妈有时候让我说你打个蛋什么的,我很慢,说你太慢了,你这样子我们几点才能吃饭,这是环境造成的,你在国外没办法,他也帮不到你,你就自己得做,在国内你永远都可以寻求帮助的,实在不行你在外面吃就行了,所以就是这样。
乔:这种事情你不出来,不逼你,就像老外就说你在家做饭不做,那你这边不做是不是就要(英文),对呀,不做我就饿死了,我必须做,人逼急了就会这样做,现在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因为我们一天三顿,造反大家自己烤点面包这样吃,中饭晚饭都要烧了,这样子很规律生活,因为西方的这种食物吃多了肯定会腻的,而且对身体也不好,所以我们就吃中国菜,所以要问我在这边一年想不想家里的饭菜什么的,其实我不是特别想,只是有些小吃什么的,因为这边实在做不到,但是饭菜因为我自己都会烧了,我觉得没什么的,但是我不出来我肯定不会的,作为一个女孩子,我觉得男孩子还好,作为一个女孩子,像我现在20岁好几的人了,如果我真的……,二十出头了,二十岁了。
同学:你是怕嫁不出去吗?
乔:对呀,中国就觉得你应该会做饭,起码会烧几个菜吧,你一个菜不烧这太不象话了,我也觉得。
同学:实在不行了,让老公给你做饭。
俞雯:因为我上海人,我们家都不太吃水饺,我觉得非常的不可思议,自己可以做,只要你想吃了,我觉得都可以做,就像在家里面我们都不会做的,洗菜也不洗,我在家里面连打蛋都不会,现在很快,做多了你自然就会了,从来不切菜,但是切的时间长了土豆丝,我那天跟我爸爸说,现在我切土豆我都是惯性的就切成丝了,
学会做饭是一件简单的小事,但正是这些简单的小事,让他们走向了成熟。
王鹤立:就是说觉得以前在国内父母真的做饭很不容易。觉得父母在国内都很不容易吧,工作也好,回来以后还要做饭,照顾我,出国以后基本上都是自己在做这件事情,有一天的课回家以后真的很累也不想做饭之类的,觉得父母很不容易。
陆懋祖:好几个家长跟我说,我不管他学了多少,我最最感动的是他回来竟然给我做饭。第一次他说妈妈我给你做顿饭,把家里的家长感动得眼泪都下来了,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孩子,哪有这个事情,他只要来一年以后,学会怎么去尊重这个社会,尊重家长,主动给家长做饭
不少来自上海财经大学的同学,在熟悉了当地的学习与生活以后,也像英国的同龄人一样开始打工赚钱。
瞿晓威:其实我的英语各方面的能力相对于其他人的话还是蛮差的,就不会说一上去就接待(英文)那种类型的,后来只能做厨房类的工作,就像你去公司做最基层的工作,清扫,做一些最基本的,后来慢慢,因为在那边也有一些蛮多中国人在这边,他们也会带着我做一些,后来就慢慢开始做一些收银的工作,无论从接单,收钱,你的打包,对食物的打包,因为外国人很喜欢(英文),打包各方面的速度要求蛮高的,就练到一天下来,其实觉得时间过得挺快,也没有说空余的时间,所以我就觉得蛮充实,虽然累,但是觉得蛮充实。
就在一年之前,当这些访问学生登上飞机的那一刻,主要还是想着如何提高学业。一年之后,他们才发现,他们学到的不仅仅是课堂、书本上的知识,独立的生活,加速了他们成长的步伐。
史明惠,是来这一年,我觉得人成长的真的特别快,我觉得半年真的是有一种一夜间长大的感觉,真的是脱离父母的照顾了,就有一种他们真的是够不到你,如果你有困难,你生活上、学习上他们什么都帮不了你了,你真的是独立的,就给自己一个潜在的意识,就觉得我就是独立的了,没有什么依靠了,然后什么银行,学习什么都要自己搞。
同学E:因为我圣诞的时候我爸爸生了一次病,所以我要回去,在医院里挺照顾他的,我爸就觉得我长大很多,比较独立,那时候我是自己一个人,当天知道的时候,当天从伦敦就飞回家里,自己订的机票这样。 我父母觉得我长大很多,他说就过来两三个月就长大很多。
就在这些来自中国的访问学生在英国的校园里学习、成长的同时,他们的到来,也给英国的校园增添了一抹中国色彩。
A:这个楼是布鲁奈尔大学的图书馆,并且里面还有一个很,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的,它叫(英文),是给学生找工作,找兼职一个地方,然后里面的工作人员也很好,就在今年,他们还办过一个专门为中国学生和附近中小企业的雇主开展的一个冷参会,让彼此更了解,希望附近的雇主能够更多地雇一些中国学生,然后让中国学生在这里发挥作用。
记者:当时你来了吗?
A:我当时是去做志愿者的。当时有一个给中国学生还有附近中小企业雇主的开的一个专门的冷参会,我去做志愿者,给大家做一些交流工作,然后向企业介绍一下中国学生的情况。
A:她是(英文)的一个辅导员,我们财大的学生到这里来,她对我们的帮助很大,她一般会处理,我们无论在学习上,生活上,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就是专门为(英文)提供服务的(英文)。
记者:你对中国学生印象如何?
女:我对中国学生的印象非常好。我非常高兴他们能在这学习。他们也给我们校园带来了很多活力。上次我们在校园里庆祝了中国的新年,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一起装饰校园,一起庆祝新年,非常有意思。我非常高兴能和中国学生在一起。
女:我觉得中国学生学习非常的用功,非常committed。他们也很珍惜在这里的生活,学习也很好。所以我觉得他们在 大学里做的很优秀。
布鲁奈尔大学教授 傅思恺:我们很高兴能有中国学生在这,不仅仅是学生得到了收益,他处于文化的融合当中,他有一个国际化的背景,同样学校也从中受益,就是因为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来到这个学校,综合起来以后,他就是有一个文化背景组成了大学的一个国际化的文化背景,所以每一个学生将来都是一个全球化的公民,所以他就是这种理念,所以南普敦大学也是致力于搞这样一种国际化的教学,他认为这种才是国际化的教学,不仅仅是学生得到了好处,而且学校也因为有了这种国际化,因为不同的学生带来不同的文化,把他们融合在一起就是一种文化。
汪××是赫瑞瓦特大学的讲师,也是这所学校与上海财经大学合作项目的牵头人,在他看来,中国的学生在大学本科阶段到海外访问学习,一方面因为年轻可以更容易的学习语言,另一方面,对于他们未来是出国深造还是留在中国直接就业,他们在国外生活的经历,会帮助他们做出理性的判断。同时,这一份经历,也有助于他们形成国际化视野。
汪:任何一个学习环境,学校是一方面,人和地理都构成一种学习环境,这种学习环境知识跟课堂里的知识传授不太一样,跟一个人的,就是说变得比较丰富,经历比较丰富,学习知识层次比较丰富。同时,他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的理解比较丰富,我想,如果有机会,能够到海外去学习的话,对了解另外一种民族,另外一种文化,另外一种语言都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特别我们中国现在非常的希望我们新的一代人有全球的意识,因为中国现在经济越来越发达,中国本身国家的大,人口多,都会使中国在以后世界里边,从经济、政治、军事,很多方面有很深远的影响,这一代人,如果他们受教育的时候,都能够接触这种国际环境的话,对他们以后在他们的壮年期,在他们工作里头,他们会更好地起到一个,他们这样一个作用。
2005年,当时张璐那一批访问学生在即将离开英国的时候,他们用笔触记录了一年域外求学的感受。
尽管一年中点点滴滴的回忆现在看起来还不够辉煌,但这段难忘的日子已经为人生道路铺就了一块五彩石,也为整个人生画卷设定了丰富绚烂的色调。虽然行囊比来时轻了许多,但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因为这次经历丰富了许多,坚强了许多,成熟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