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论坛
不久前“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英国赛区举行预选赛,几个外国学生语惊四座,才艺出众,而他们竟都是伦敦欧洲商学院的学子。他们汉语怎么学得那样好?记者到他们的课堂寻找答案。
商学院坐落于著名的伦敦摄政公园。记者进去的一间教室,几个年龄20岁左右的男生正在练习“一……就……”句型。他们的赵老师来自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汉办)。
“我一放假就回瑞典,”金发碧眼的马蒂亚斯说。
“我一放假就去北京,”卢森堡的亚纳刚造完句,就不好意思地低头一笑:“这不太可能。”
而对于汉语高级班的康佳明(Candela),“去北京”很快就要如愿。这个高挑身材、一头浅棕色长发的西班牙姑娘大声告诉记者:“明年,我要去北京奥运会当志愿者了!我被选上了!”
记者夸她汉语说得相当不错,她连声说:“还不够、还不够。我的李明芳老师说我讲中文有个明显的缺点——每句话都有个升调,要改正。”她还强调:“学中文,一年是不够的。中文很难学。”
她的话得到高级班同学的即刻响应:“汉字最难写”,“学中文,是个挑战”。
既然这么难,为什么还坚持学呢?
英国男生高安南(Anand)说,上小学时就从中国同学那里发现,“中文真有意思。中国真有意思”。
哈萨克斯坦学生舒拉特的理由是:“中国经济发展很快。在中国能找到很多商业机会,而在欧洲不一定。”
德国男生亚历山大的母亲从事国际贸易,年内打算在上海开公司。他说以后要到上海工作,“喜欢中国,商业机会很多”。
来自捷克、祖籍越南的小伙子黄荣贤汉语已说得相当流畅。他说:“如果不懂中国,怎么能和中国人打交道呢?我家里人很早就和中国打交道。我从小就练中国武术,以后要到中国习武,到中国做生意。”
商学院“开设汉语专业是明智之举”,院长斯克里文教授指出,“中国是非常重要的国家。中英关系也在不断升温”。
教务主任格林教授介绍说,该校在学术研究和教学方面和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中外商务贸易快速发展的现状以及学生的现实需求还促使该校结合实际完善课程设计。传统的汉语教学往往只重语言,而商学院的专业课程,则安排学生在头两年学汉语,第三年学习商务和了解当代中国的情况。
李明芳老师表示,这样的学制设计从实际出发,更能提高学生对中国的兴趣,有助于他们在扎实的语言基础上学以致用。她正在编写《高级商务汉语》第二册,“中国文化对国际投资和商务的影响”是其中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