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论坛
单黛娜1955年出生在英国伦敦,她父亲是英国著名侨领单声,她幼儿时期在德国生活,随后在西班牙接受了初等教育,大学是在伦敦开始学习建筑,后来曾在中国北京进修而最后在巴黎获得了建筑师文凭。她婚后基本上就生活在法国。她的丈夫钱法仁,出生在法国,是巴黎名宿钱直向的儿子,目前担任法中委员会副主席、法国亚义赛公司董事长。可单黛娜这个“国际人士”却偏偏对其祖籍国――中国情有独钟,不但一直致力于中法的建筑艺术交流,还在中国捐资助学,现在已经在北京买了房子,要定居在北京。中国对她为什么有那么大的魅力?她的回答很简单:“那是我的根!”
致力于建筑艺术交流
单黛娜是一名建筑师,在圈内应该说还是个名建筑师,可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在建筑方面,“仅仅建设或改造了几个住宅”。可是她在中法建筑界却是大大有名,为什么?因为她多年来致力于中法建筑界的合作、交流,推动建筑艺术的传播,让人们分享了对建筑艺术的热爱和对文化传统的热爱。
和单黛娜谈话,你常常被她对艺术的直觉和坚持所惊醒和感动。她思维活跃,思想深邃,艺术直觉力强。她认为,像中国的现代建筑大多是学习美国、日本,可是美日是以实用为主,是建筑物而不建筑艺术。建筑艺术是在建筑中注入了思想的形体。“建筑师在设计作品的时候,他会考虑居住在其中的人,他的尺度,他的生活,他会考虑到居住者的过去,他会关注居住者的现状,他也会预测居住者的未来的可能性。这样出来的作品包含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他具备了文化上的意义。”她说。她认为中国古代建筑特别讲究人文精神,到现代由于太注重功利出现了断层,而欧洲保留了这种艺术传统。
1992年,单黛娜刚获得建筑师文凭,就创办了A3协会(建筑艺术协会),主要就是从事不同文化间的建筑艺术的交流。这自然是个为艺术而艺术的组织。她说,她生活过的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使她着迷,但这些文化的闭塞又让她诧异,特别是在建筑艺术方面。所以,她马不停蹄地在巴黎、北京、伦敦、柏林、墨西哥和香港组织了一系列的建筑展览与座谈,是想让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氛围的建筑师们在一起交流和对话。特别在让中国和西方建筑艺术交流方面,单黛娜可以说是不遗余力。
1996年,单黛娜与清华大学合作在巴黎拉德芳斯展出了中国8所著名建筑设计院的作品。她还把特别富有创新意识的法国、意大利、美国、奥地利、葡萄牙、中国等地的10名年轻艺术家召集到一起,在北京凤凰城建筑了10套特具个性的房子。这些房子个性鲜明,让人耳目一新。为了促进交流,她还编辑出版了不少介绍法国建筑艺术的书,如《法国百名建筑师作品选》,中法文对照,介绍了20世纪90年代法国建筑师的主要作品。
单黛娜还别出心裁,和同伴历时3年筹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展会——“建筑与服装”双向联展。他们大胆地把建筑师和服装设计师组织到一起,从人与环境的角度,共同思考和回答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完成一件作品,既直接为人提供保护、温暖、遮蔽的功能,同时也成为一件艺术品?这次展会在巴黎索邦大学教堂举行,展览引起了极大轰动,人们看到了两种不同艺术的相互嫁接所带来的新思维和新艺术,还因此新建了这样一种纵向交叉的学科。
正是单黛娜在法中文化交流、密切国际建筑界交往所做的努力和贡献,2000年10月,法国文化部授予她法国文化艺术骑士勋章。法国建筑界德高望重的建筑师克罗德·巴夯先生代表文化部亲自为她颁发奖章。
热心于公益事业
单黛娜戏称她“从来没有工作过”。她的意思是说,从没有为拿工资工作过。确实,这些年来,她从来不是为生计而奔忙,而是为艺术,为一种理想而默默努力。她对公益事业的热心,不仅仅是在不遗余力地推广建筑艺术方面,还有很多事情。在这些事情中最让人感动的是,她对中国教育事业的热心和支持。
谈到捐资助学,单黛娜反复强调自己并没有做什么,而是“汪娘娘”做的。她所说的“汪娘娘”就是旅法著名老侨领、法国华侨教育基金会会长汪漱芬女士。汪漱芬女士十数年来,关心中国贫困地区青少年教育,在自己家境并不十分富裕的情况下,慷慨解囊,捐资助学,帮助贫困地区学童走进学堂,完成学业。截止目前,她本人和所在的“法国华侨教育基金会”已捐助了13所小学,另有4所小学正在兴建。近日,中国教育部长周济、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李海峰和中国驻法大使赵进军就分别致函汪漱芬女士,对她的“拳拳爱国之心和奉献社会的昭昭义举”表示敬意。
事实上,从法国华侨教育基金会成立之初,单黛娜就担任基金会的秘书长,尽心尽力地帮助汪漱芬女士募集资金,捐助中国的教育事业。1992年5月,热心公益的老侨领、声乐家汪漱芬女士发起成立法国华侨教育基金会,旨在帮助中国贫困地区学童走进学堂,完成学业。她写信给自己的好友、单黛娜的母亲姚莉莉,希望她能和自己一起担起这个担子。姚莉莉也是为人慷慨,对华人事业非常热心之人,非常赞赏汪漱芬女士的举动,但因其生活在英国,多有不便,便嘱托生活在法国的女儿单黛娜帮助汪娘娘。
虽然单黛娜很早就参与了基金会的工作,可直到2004年她才第一次到四川去看他们用心血筑成的学校。原来为了节省开支,他们每次去四川,就只去一个人。而这个人的开支并不是由基金会来支付,而是自己单独掏腰包。她们算过一笔细账:到四川一趟,吃、住、行加起来,差不多一个人要2万元人民币,而这个钱可供5个孩子读一年书。再说去的人多了,当地政府要组织接待,“吃一顿饭就是两个学生一年的学费钱”,她们觉得是劳民伤财的事。因此每次基本上都是汪漱芬女士一个人去。而法国华侨教育基金会也和其它的基金会不同,对于华侨的捐款,他们并不留取费用,而是全额投入捐助对象那里,基金会的经费都是她们自己另外掏腰包的。
2004年,为纪念去世的母亲,遵照母亲的嘱托,单黛娜以母亲的名字在四川捐建了一所学校。这次到达上海的汪漱芬女士病倒了,无法去四川参加学校的开学仪式。单黛娜便和姐姐去了四川。这次给她的震动很大,孩子们对学习的热情,对帮助他们的人那种发自肺腑的感激,都让她感动得落泪。让她有些遗憾的是,所有的学校都建成了一个样式,以她建筑师的眼光看来是个欠缺。她现在有个想法,就是让那些世界知名的建筑师为孩子们建设富有地方人文和环境特色的学校。她的这一想法得到了积极响应,已经有3个建筑师和她联系,愿意免费为孩子们设计学校。
除了在教育上,单黛娜还注重帮助大家对多种文化的认识。从1995年起,每年的“三八”妇女节她都会联系组织一个活动,让中国驻法大使馆的女外交官们认识法国社会、深入了解法国文化。比如今年,就组织女外交官们参观了3个女建筑师的私人住房,让大家切身感受她们的生活品味和艺术氛围。
难解的中国情结
单黛娜和丈夫钱法仁虽然都生长在国外,却有一种割舍不了的中国情结。这个情结自然是传承了他们父母的血脉。他们的父母都是“铁杆”的爱国者。单声和钱直向老先生,不仅仅是自己把根系在中国,也教育自己的子女从小就说家乡话,吃家乡饭,保持家乡的传统和习惯。单黛娜和钱法仁新婚不久,就被父母“赶”到中国去,一是切身体验认识一下中国,二是帮助中国培养人才。这是在1978年,正是中国百废待兴的时候。钱法仁去了北京外国语学院教授法语,后来被聘请到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西方财会和财务管理,而单黛娜则在北外附中教授英语,后来又去了清华大学读建筑学。两年后回到法国。
从那以后,两个人都一直在干着促进中法交流的工作。钱法仁和他的亚义赛公司发展中法贸易不遗余力,而单黛娜和她的A3协会为促进中法文化艺术交流而奔走呼号。
现在单黛娜最担心的是下一代,因为他们完全生活在一个陌生的文化国度,受的是外国文化的熏陶,他们会对自己的祖籍国越来越疏离。值得欣慰的是,她有三个孩子,大儿子钱荣生生在中国,现在在中国学习,大女儿钱荣明和二女儿钱荣昀都出生在法国,钱荣明已经毕业,而钱荣昀在巴黎七大中文系学习汉语,都表示会为中西文化的交流做事。但是再下一代呢?
为了让孩子们到中国能找到自己的根,2002年,单黛娜和钱法仁商量后搬去了中国,他们在北京买了房子,要在中国定居。去年他们把自己兄弟姐妹的孩子都接到了北京的家,让他们在那里生活,感受中国的文化,留住自己的根。
单黛娜说现在要给自己退休了,她的下一个任务除了继承汪漱芬女士的事业外,主要一个想法是改造一下自己居住的四合院,在保持传统文化特色的同时,更适宜于现代人居住。还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