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论坛
最近有两条反差极大的教育新闻让我产生了深深的困惑:一条是,高校收费政策造成贫困生激增,有三成贫寒学子无法在春节回家与父母团聚;另一条是,从今年开始,每年将有5000名高校教师获得到“国外一流大学”公派留学的机会。同在一片蓝天下,为何如此苦乐不均?真是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啊!
我之所以感到困惑,是因为这两条消息传递出的信号是互相矛盾的。高校收费,收到了要由媒体和扶贫基金会联合搞一个“助贫寒学子回家过年”的募捐活动来救急的程度,一个最理直气壮的理由就是国家穷,“穷国办大教育”力不从心,所以只好让大家自己掏腰包。但每年派5000名高校教师到国外留学的举措却证明,情况并不是这样窘迫,因为这基本上可以看作是锦上添花之举。这两个信号哪一个更接近于教育界的真实情况呢?
如果是第一个信号准确的话,那么公派留学计划就应该缓行,而把这笔钱转用于补贴普通高等教育,减少教育收费。在“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之间,我是坚决主张“雪中送炭”应该优先于“锦上添花”的,因为政府的天然使命就是使社会福利最大化,“雪中送炭”当然比“锦上添花”更有助于做到这一点。如果是第二个信号准确的话,那么就不能理解为什么高校收费在近几年会演变成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当然,高校贫困生的存在并不能完全否定公派教师出国留学的正当性。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有关部门如何向社会证明在国际学术交流日趋频繁,回国留学人员日趋增多的情况下,如此规模的公派留学是必要的?如何保证在高校的“行政本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公派留学运动不会成为一个新的腐败增长点?如何使公众确信在一个有公信力的学术评价机制缺位的情况下,被公派出国的真正是“学术带头人、后备领军人物及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而不是那些有学术头衔的官员?怎样评价它的效益?谁来为它最后负责?
实践证明,不作合法性、合理性论证的革新措施,已经很难再得到社会公众无条件的支持。教育部必须明确自己的总体目标,然后对各项改革措施进行排序,确定先改什么,后改什么。否则的话,还会出现这种“海水”与“火焰”成鲜明对比的尴尬。
郭松民,杂文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