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论坛
英国游学纪事(1)初到英国,当一行二十多人背着大包小包走出伦敦希思路机场的接机大厅时,已是当地时间早晨六点钟了。校区的大巴车已经在清冷的空气中等候多时了。就这样,我们正式踏上了英国的土地,开始了令人兴奋、充满好奇的英国游学之旅。
我们所在的第一所校区位于大莫尔文,地处英格兰的中西部,距离伦敦有近三个小的车程。大巴车开车不久,就在我们几个领队还在地图上努力寻找大莫尔文的具体位置时,耳旁已响起孩子们阵阵赞叹的欢呼声——周围的环境实在是太美了!极目所在,清新透彻的蓝天涂着几抹淡淡的云彩,整洁的公路两旁覆盖着大片的草地和森林,偶尔映现着一栋栋别墅式的房屋,这些房子大部分是两层结构木架房顶,砌着红砖,外墙粉刷着各式的色彩,在早晨阳光的沐浴下分外醒目。把车窗当作取景框,将窗外的风景任意截取下来,都是一幅美丽的油画。虽然还只是早晨六点多钟,公路上的车辆已是川流不息。远远望去,公路在绿色和金黄色中间蜿蜒向前,象黑灰色的带子,时而交汇,时而掩没在尽头。英国交通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一种愉悦和震撼。
在后来的十几天里,我们有相当多的时间要与交通发生联系。从英格兰中西部的大莫尔文到东南部的坎特伯雷,我们几乎横跨了英格兰。其间还遍访了伦敦、牛津、剑桥和海滨城市Broadstairs。从大巴车、高速铁路到伦敦地铁,从环伦敦M25高速公路、城市市区街道到窄得只能容纳一辆车通过的乡间公路,我对英国的交通有了很深的感受。
英国的道路交通是真正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的网络,无论多么偏僻的角落,只要有人居住,就会通行平整的高质量的柏油路。路标指示明确,即使外地人初来乍到,驾车也不会迷路。英国的开车一族真的让人羡慕,在这样的道路上行驶,是何等的幸福!英国人开车都非常快,却很少发生交通事故。这得益于良好的交通秩序和路权意识,再有就是没有特权车。所谓的路权就是在主要车道上行驶,司机拥有在优先通过的权利,根本不需要避让或顾及支线上的车辆。
在畅游英国的几千英里行程中,没有一个收费站点,有的只是主要公路上方悬挂的液晶显示屏,上面不断有关于前方路况的温馨提示。在公路上看不到交通警察,却到处可见“CCTV IN OPERATION”(中央监控系统运行中)的字样。所有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都是平等的,唯一服从的就是交通规则,见不到国内经常见到的挂着公车牌照和显贵号码牌照呼啸而过的所谓“特权车”。
我们在向伦敦的一次行进过程中曾遇到过几次塞车,只见长长的车龙井然有序地缓缓行驶在外道,没有一辆车在内道抢行,更没有车辆通过鸣笛来催促和抱怨。看着这样的场景,想想我们自己在国内驾车时的情形,不禁心生几分惭愧。
我一直留心观察英国的各式小汽车,总结下来,我发现有这样几个特点:小车在英国绝对是普及到家庭的,有的家庭甚至拥有几辆。高级轿车少,在几千辆小车中,见到的奔驰和宝马廖廖无几,还没有在北京的多。英国的小汽车一多半的都是两厢车,不象国内三厢车大行其道。坐公车和买得起私车的国人要的是面子,而英国人注重的是实用。今年标致车二进中国,推出的型号307在国外的原型却是两厢,只是为了满足国人的面子心理改成了三厢。在路上我见过许多各个品牌的两厢小车,从雪铁龙、福特、标致、丰田、菲亚特到大众系列,有些车从尺寸上说几乎是小得不能再小,我甚至还看见了一辆奥拓在路上气定神闲地行驶。还有许多车是单门的,与之对应的是前段时间上海大众推出“高尔”单门车后无人叫好的结局。英国的小车司机女性居多,经常见到旁边经过的小车中,女性在悠闲地驾驶,后座位上一个躺在固定儿童座椅上的婴儿或小童,或玩耍,或酣睡,有一种让人感动的亲情。仔细观察过,英国同型号车的内饰要远远好于国内,心中不禁涌起些许悲哀:为什么国人花了更多买车的钱,却还是享受三等国民的待遇呢?
在英国城市的市区道路上,绝对是行人优先,体现了对生命价值的尊重。而行人也绝少利用受到的优待特权,随意横穿道路。在穿越重要道路的人行横道两端均有手控的红绿灯,即使道路上空无一车,行人也要等到“WAIT”提示灯由红变绿,方才快速通过。而在没有红绿灯的人行横道旁,处处可见人车礼让的情景。也许你会说英国人太死板,不会灵活掌握;可这就是规则,正是有了这个人人遵守的规则,英国的交通才可以如此畅通。
说了这么多英国的交通,还有高速铁路和伦敦地铁没有说到,这将在以后纪事“伦敦一日游”中单独记叙。
我想:英国的交通质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英国人生活的质量,大家不会反对我这个观点吧?
补充一句,可能大家都知道,英国的道路是左侧通行,方向盘靠右。你如果想有一天在英国自助驾车旅游的话,可要提前有个心理准备哟。
英国游学纪事(2)
提到剑桥,就会想到著名诗人徐志摩的传世名诗《再别康桥》。诗人眼里的剑桥,是以文字绘就的一幅内涵隽永、意境迷人的水彩画。从此,剑桥这个名字,就牵动着多少中国人的心灵,成为多少中国学子心里化不开的情结。
剑桥又名康桥,是“Cambridge”的另一种中文译法。虽然是第一次游览剑桥,眼前的一切又仿佛是那么的熟悉。因为我已经不知多少次在图片里、在故事中看过、听过、感受过剑桥优美的景致,不知多少次在心里梦里勾画过剑桥的轮廓和印象。走近剑桥,当我一眼望到清幽的康河和古老的小桥,似乎立刻感悟到了她的自然灵性和脉脉温情,诗人的浪漫心语顿时飘入脑海:
“看一回凝静的桥影,
数一数螺细的波纹:
我倚暖了石阑的青苔,
青苔凉透了我的心坎;”
风景秀丽的剑桥镇因英国著名的皇家学院——剑桥大学而世界闻名。剑桥大学成立于1209年,剑桥的31个学院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只有10万人左右的小镇里,著名的康河横贯其间。
剑桥大学在英国《卫报》全球大学综合实力等级评估中获总分第一名。
漫步在剑桥曲曲折折的街道,满目皆是精雕细绘、线条秀美的建筑群,窗外吊挂着成排的花篮,一簇簇红色、黄色、紫色、蓝色和白色的小花欣然地盛开着,点缀着经历过几个世纪历史的褐色的外墙,相映成画。这样的风景虽然在英国的其它许多城镇也可以见到,我却总感觉剑桥的街道更美,因为她有一种脱俗的韵味和气质。
许多著名学院都有精致的后园,有草坪、花圃、树木、水池,经常可见有人坐在后园的长椅上读书,优雅、恬静。
整个剑桥与大自然的和谐地融为一体,在户外暖暖的青草地上,人们在享受午后慵懒的阳光,有人在悠闲地散步,有人在踢足球,更多的人围坐在一起交谈。
康河两岸的风光最富有诗情画意了,河水清清,水草的影子时隐时现,岸边的房屋和柳树倒映在水面,微风拂过,掀起微微的涟漪,让人沉醉。河水流经剑桥,要经过无数个风格各异的小桥,如数学桥、三一桥、叹息桥等,经历几百年风雨后,桥身已有几分斑驳。桥下不时游来一条小船,一只长篙轻舞,载着游人缓缓而去。
我看见岸边一间白色建筑的酒巴,露天阳台的咖啡桌上也铺着衬着淡淡花色的白布,桌旁坐满了人,品着咖啡,欣赏着岸边风景。可以想象,曾经有多少巨匠大师这里找到过他们的学术灵感,完成他们的惊世篇章。在不经意间,我走进了一个自由市场,在这个市场里,摆摊售卖的不仅有面包、水果和服装,更多的是书籍和纪念品。连剑桥的自由市场都这么有书卷气,我确实有点惊奇。
国王学院教堂是剑桥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的扇形穹隆和记述圣经故事的彩绘玻璃庄严肃穆,幽暗柔和的光线投射进教堂内,更显高贵和神秘。据说在每年的圣诞节,英国国家广播公司(BBC)都会在这里向全世界现场直播圣诞歌声。
牛顿曾是剑桥三一学院的学生,毕业后又当了剑桥的数学教授。我在三一学院努力找寻牛顿发现了地心吸力原理的那株苹果树,有人告诉我,现在补种的是那株苹果树的孙子。不过我还是没有找到。据说剑桥的教学实行独特的导师制,就象钱钟书先生的《围城》里所写的那样,学生由导师挑选。教育方法强调以自学力主。学院则负责学生的住宿,膳食,文娱活动及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剑桥不仅是科学家的摇篮,也是孕育文学家的地方。毕业于剑桥大学的徐志摩写道:“就我个人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短短半天时间,对剑桥的印象仅限于此,却已激发我无限的思绪和联想。何时再来剑桥,去深入地探究她的思想深处,已是我的下一个梦想。
挥别剑桥,我会再来的。
英国游学纪事(3)
身处英国,你会深深感受到这是一个悠闲的国度。在路上,你看不到行色匆匆的行人;路边的长椅上和草地上总是有人坐在那里闲谈或读书;在咖啡馆和酒巴里人们慢慢地品着啤酒或咖啡,仿佛在品味英国人几百年来一层不变的生活。在英国,放眼周围的环境,满目葱绿,一尘不染,空气清新,连阳光也是温柔的。在这样环境的净化下,烦躁的心也会变得平和下来。
英国的夏季,白天很长。早晨五点左右,天色已大亮,晚上要到九点半以后,夕阳才依依不舍地隐去。在这漫长的夏季里,人们有太多的空闲时间,对于我们这些刚从国内来的人,真是有些不太适应,不知道怎样才能消磨这些时光。许多时候,我也学着和英国人一样,吃过晚饭,便将桌椅搬到户外的草地上,沏上一杯茶,捧上一本书,细细地品读,直到晚霞满天,好不惬意。
在坎特伯雷的日子里,有一天晚上实在是无聊之极,就和同事一道上街去逛。心里想象着国内夜市那种热闹的景象,口袋里装进几十英镑,准备大肆消费一番,也犒劳一下最近被西餐弄坏的胃口。到了街上,不禁让人大失所望,走了几条街道,见到的所有商店都挂着“CLOSED”的牌子。只有麦当劳店还亮着灯光,不过几天来吃了太多的薯条和汉堡之类的东西,实在是不想再进去。只好在路边的自动柜员机买了瓶可乐,就悻悻然返回了。
后来才知道,街道上的商店晚上五点半钟就准时关门,如果你想买东西,就只有面对无处不在的自动柜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