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论坛
2004-2005年度,世界顶尖商学院从中国大陆招收150名左右的MBA学生,而申请成功的人中,并不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其中包括像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的张晓琳和上海电力学院的汪华这样学校背景并不出众的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难道世界顶尖商学院青睐的不是良好的学生成绩、优秀的学校背景吗?
顶尖商学院更看重“水面下的能力”
对于以上问题,业内人士谢劲波给记者的答案是不,因为他本人就曾经是这个思维的受害者,谢劲波1992年赴美国伊利诺大学芝加哥分校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在芝加哥一家咨询公司工作,第二年提升为MIS管理信息系统主任。这时候,谢劲波申请了哈佛、斯坦福和沃顿三家商学院的MBA,他认为自己一定没问题,因为有知名人士的推荐、优秀的学习成绩、良好的工作背景。可是,意外的是,三家商学院居然没有一家录取他。
谢劲波表示,很多人都在琢磨顶尖商学院究竟最看重学生的哪些素质呢,其实名人推荐、留学成绩、工作背景这些都只是“冰山一角”,顶尖商学院最看重的是“水面下的能力”。
谢劲波说,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这点更加明显,因为在美国,大家都知道中国学生考试的能力是最强的,中国学生的优良成绩和考试分数,在申请中往往容易受到质疑。
每个人都有申请顶尖商学院的“撒手锏”
“水面下的能力”是人的一些内在素质,这些内在素质往往会弥补教育背景不同带来的差距。这些内在素质,是因人而异的,像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的张晓琳,她毕业后没有寻找安逸的工作,而是自己创业,她本身在商业实践上体现出来的天赋是和学校里的学习成绩不一样的,而芝加哥大学商学院也正是看中了她对商业机会的敏感,最终录取了她。
谢劲波告诉记者,实际上还有比张晓琳更传奇的成功申请案例,他曾经接触过河南安阳电力厂的一个技术工人,该工人因为不满现状,想改变自己的生活,于是每周末都坐火车上北京坚持培训学习,到自己的英语以及其他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以后,也去申请世界顶尖的商学院,而让很多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个技术工人居然被录取了。
原来,这名工人在申请时,特地强调了自己每周坚持培训学习的个人历程。商学院认为学生的工作背景和学校背景虽然不好,但是从他的行为中,看出这个人花光所有积蓄,敢于冒险的勇气,也反映了他对商学院的执着,这就是很强的“水面下的能力”。
■对话
对话人:谢劲波
记者:你自己申请美国商学院都失败了,凭什么指导别人呢?
谢劲波:这恰恰是因为我知道很多MBA申请落败的原因,在美国多年的工作经历,让我明白了美国社会看重人的哪些素质。
申请失败让我思考一个最根本的问题:MBA要找什么样的人?成功是由很多个人素质和因素造成的,不过这些东西在每个人身上的组合不同。我们的任务就是帮助申请者努力发掘他们身上最有力的武器。
记者:你的意思是说,你们能帮助所有的人,即使背景很差的人,也可以申请到顶尖商学院?
谢劲波:不可能是所有人,我们会先有一个自己的筛选,会先和申请人聊,看他是否具备商学院所看重的“水面下的能力”。然后再帮助强化他的优点,改造他不足的地方。
记者:在你接触过的申请者中,失败的人往往呈现什么共同的特点?
谢劲波:顶尖商学院的门槛并没有中国学生想象的高,什么名校毕业后再到咨询公司工作,然后GMAT考试达到700分以上。实际上,申请失败的人往往最缺少的是商业理想,往往在自己的申请过程中过分强调自己如何如何的经历,而忽视了表达商业的雄心和对从事商业管理工作的向往。
■经验之谈
顶尖商学院申请也需要基本技巧
谢劲波说他们的工作就像如何给种子找一块最好的土壤来发芽,也就是帮助学生找到他“水面下的能力”。但他承认一些基础性的条件和技巧也需要掌握。
芝加哥大学商学院毕业的MBA、现在国内担任一家网站负责人的李丹铭向记者讲述了他申请顶尖商学院的准备:首先,准备TOEFL和GMAT考试,拿到一个高分就好比申请之路的万里长征开始了成功的第一步。
顶尖商学院非常看重申请者的个人陈述(essays)。因此,最难的反而是考完后的申请过程,商学院需要了解一个真实的、生动的你。个人陈述不仅仅是回答问题,它从侧面揭示了你的心理特征。你可以通过个人陈述表现出你的创造性、机敏、开朗以及成熟程度。
在表示工作经历时,公司的地位和知名度很重要,你是否被提升过或者涨过薪水也很重要,你有没有领导过一个团队,甚至自己开过公司往往可以为你的申请加上重重的砝码。
最后要说的推荐信就像一把双刃剑。如果推荐人提供的信息和你自己的情况不符,那么它的作用适得其反。平平的推荐信往往潜在地弱化你的申请,差的推荐信会令商学院怀疑你的申请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