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论坛
上千名来自海内外的留学人员近日汇聚在北京凯宾斯基饭店大宴会厅,参加第三届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发展与交流大会。这是最近几年来成果最丰富的一次海归聚会,这是一次思想的盛宴,这是一次智慧的激荡,是一次国际视野的大交汇。除了每位代表手中的大会建言献策文集,大会还设了两场主旨论坛,演讲者新锐观点迭出,听众中精彩提问频频。
我们现将精彩的发言选录如下,以启迪读者。
关于“海归与中国竞争力”
“了解国情,放眼国际,立足中国,不断创新。”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亲切寄语。
“目前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已经形成了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海归企业三足鼎立的局面,创业的留学生达到8400人,其中40%博士、40%的硕士,20%的本科,创办的企业达到3300多家。”对海归创业,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夏颖奇以数字说话。
“设立一个特殊的风险基金支持海归创新,允许税收优惠20%,这个在台湾地区实施了20年,效果非常好。”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美国百人会理事、晓龙基金会董事长曾宪章建议。
“海归对提升中国竞争力已发挥了很大作用,今后中国经济发展要融入国际社会。我见到跨国公司在中国主要起作用的人员都是海归。”前摩根斯坦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说。
关于“海归与民间外交”
“国际上很多国家有一个简单而又经常性的认定,就是认为留学生在自己国家受过教育和训练。因此大家在价值观上有共同点,会对我们很信赖。海归在这个特殊情况下处在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衔接处,可以发挥特殊的作用。”零点集团董事长袁岳结合自己亲身经历分析。
“我觉得要做好民间外交,个人综合素质是很重要的。”北大国际MBA美方院长杨壮强调。
关于“海归创业”
“最忌讳的就是创业过程中新的想法太多,有时候我们必须坚持一个方向,不能有太多的方向。”对此,搜房集团CEO莫天全深有体会。
“摘离地最近的果子,尤其创业的时候,你没有很多资金的时候。”对于年轻的创业者,空中网总裁兼首席技术官杨宁这样建议。
“这个世界上每天都有成功者和失败者,成败的关键不在于您知道这个事情怎么做,而在于您开始做了没有。做了不一定能成功,但是不做一定不会成功。”北京慈济健康体检连锁机构总裁韩小红坚信。
关于“全球化带给人才的机遇与挑战”
“西门子在中国每年雇佣3000到5000新员工,有1/3是海归。”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春岩介绍。
“在你身边聚集和你相同的一批人,这批人他们准备好了,你没有准备。西门子这些公司录用谁,一定录用准备好的人,我的观点是一定要先准备好自己。”面对“为什么‘海龟’成‘海带’”的疑问,瑞尔齿科集团CEO邹其芳说。
“很多人技能、经验都够了,但是他没有办法融进其他公司的文化,他在机构里面没有办法把自己非常正常地表现出来,因此,很多非常好的机会被擦肩而过,非常可惜!”来自全球最大的猎头公司之一的马坚先生如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