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论坛
“英国,美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区的招生异常火爆,很多已经被大陆名校提前录取并且写了保证书的学生也依然参加招生报名,而且高考状元参加如香港科技大学,英国伦敦城市大学报名的也很普遍。”——一家有主流地位的国内财经媒体日前在头版头条惊呼中国大陆高等教育机构正在面临高等教育国际化这股强大潮流的冲击,并且因此理性地提醒和呼告:“中国高等教育已经面临严峻的国际化挑战。”数据为证,据英国伦敦城市大学东亚区总监屈敏女士此间保守估计,今年准备留学海外的中国大陆学生应该在15万人左右。看来,在高考结束后七月流火的盛夏,高中毕业生选择大陆以外的高校留学深造已经成为时尚。“冲击是残酷的,只是没有想到会以这样一种猝不及防的方式。”——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高校招生办主任不无忧郁地说。他的这番话应该代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尴尬处境,同时也代表了中国学生对更好教育环境的迫切追求。
冲击不可避免,只是事情的发展不象人们想象的那么突然。早先各种新闻报道披露的中国本土大学毕业生的“积弱”现象层出不穷:“北大,清华终将被海外大学的在中国的强势冲击扫成二流”,“中国名校已经面临人文精神的整体失落”,“大学毕业生卖糖葫芦和卖猪肉是谁的错”,“大学毕业生就业环境日趋恶化”,“大学生起薪低到难以糊口”等新闻标题屡见不鲜。此种情状,本土教育界回答一系列触目惊心的问题就显得迫在眉睫:大陆高等教育质量上不去的根源何在?中国高等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海外的高等教育资源为什么会成为学生的积极选择?留学海外是随大流还是中国学生的理性追求?
高等教育环境的优劣不仅仅关乎高等教育本身,它本身是一个社会的子系统,因此,要想根本改善中国大陆高等教育的质量,必须改变中国高等教育所依赖的整体社会环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改变不能指望一朝一夕之功。”——某高校招生办主任张先生强调。他认为,中国高等教育脱胎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因此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传统计划经济的教育理念,大环境使然,中国高校在学科设置,育人理念,文化传承,人生观念,国际视野,个人道德,性格塑造等方面的培养方面相比于英美诸多名校显得乏善可陈就不足为怪了。
而伦敦城市大学东亚区总监屈敏则着重进一步强调了国际环境的熏陶对大学生的重要性,她认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今社会,如果不掌握一门外语,缺乏在国际环境学习的生活的经验,就很难成为一个在职场上游刃有余的人,全球化的中国经济需要全球化的语言,全球化的视野,全球化的人格,全球化的思维,全球化的教育。据介绍,象有150多年历史的伦敦城市大学这样的国际名校在打造学生以上的诸多能力方面的优势十分突出。他们认为,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关键,所有的课程设置和教授都应与产业密切相关,并且不断更新,一定要紧跟甚至超越时代的步伐。所以他们的毕业生都能顺利找到满意的工作。在伦敦,大学毕业生2005年的平均起薪约合人民币39万。
虽然中国大陆现阶段的高等教育现实状况在满足以上诸多教育诉求方面显得捉襟见肘,我们也不能把中国高等教育说成不可救药,中国很多有实力的高校事实上已经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开始考虑积极调整办学的方针和战略,在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方面也在积极跟进。“但这需要一个过程,另外,中国高校的服务意识,需求导向意识和品牌意识的相对缺乏也客观上导致了中国本土高校在教育国际化的大潮流中处在被动地位。”——专家认为中国大陆高校的品牌意识和以学生为导向的服务意识的欠缺是直接导致对很多优秀学生缺乏吸引力的原因。
管窥英国伦敦城市大学在中国为意欲留学该校的学生举办的市场服务活动就可以看到中外高校对待学生服务学生方面的差距:象英国伦敦城市大学这样的国际著名学府就于近日推出了一个‘定制最佳留英方案’的个性化服务,免费为学生们制定一个符合他们自身情况的最佳留英方案,以达到最大限度的省时,省钱,高效。该校还同时开通了在线咨询,让中国学生足不出户也能获取第一手信息。学生们只需填写一个简单的问卷,一个根据他们具体情况而量身定做的最佳留英方案就会在48小时内(节假日除外)送达。而且还将于7月23日在北京东直门的东方银座写字楼18层举行一个真正的“开放日活动”,把伦敦城市大学“带到大家的身边”。屈敏由此对伦敦城市大学的品牌推广信心满怀:“届时,留学所需所有的步骤(除签证外)如专业选择,课程申请,行前准备等,都将一步到位,英国伦敦城市大学将派出资深专家为大家带来留学英国的最新资讯,尤其是各个专业的详细剖析,同时还会有该校的归国校友和大家分享在伦敦的成长经历。”
在服务学生以学生为本的采取的措施方面,中国本土高校还是一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架式。联想到近段时间英国伦敦城市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在内地“一对一服务”的贴心指导,专家强调,任何高校要想在中国教育市场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采取灵活富有个性并且亲和力强的品牌推广方式。中国高校资源以前一直因为是供不应求,不注意自身的品牌建设和主动服务学生的意识,所以在未来的高等教育全球化的背景下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否则中国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永远只是口号,不可能建设成真正的国际化一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