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论坛
身在澳大利亚悉尼,何勇在网上的名字却叫“迷途-在路上”。这是何勇第二次出国留学了,一位年近30岁的留学生。第一次他花了近30万元人民币去新加坡留学,回国后却一直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最好的一份工作也只有月薪3000元。这五六年来,何勇前两三年为出国不断奔波,后一年多为工作不断奔波。为“面子”选择出国
1998年高考时,何勇考上了福州一所普通的大学读经济管理。“可我父母很要强,这样的大学肯定不能让他们满意。”
何勇说自己是个理想主义者,“这辈子总不能这么混混过,要干点名堂出来。”何勇上大学那阵,几乎人人都在聊出国。大二那年,何勇和父母商量之后,决定出国读书。在留学中介的帮助下,他选择了新加坡的一所私立大学读市场营销。两年学费加生活费共花了近30万元人民币。
第一次出国,何勇心潮澎湃。在新加坡,他很快就拿到了学位。2004年,何勇兴奋地踏上了回国路。
可一切似乎都变了。何勇突然发现,手里握的敲门金砖不灵了。很多国内名牌大学的学生都在为找到一份工作努力。主管看了你的简历,顶多瞄你一眼,说一句‘海龟啊’罢了。可何勇分明记得,出国前留学中介和他说,只要是留学回来的,企业都抢着要!
何勇在新加坡读的是私立大学,在国内没什么名气,文凭分量不够,情况就更加糟糕。几个月以后,何勇的求职要求一再降低,最后总算找到一份过得去的工作:在一个农产品公司做营销,月薪3000元左右。
两次回家待业
何勇原以为回国两三年就可以赚回学费,但在这个小公司里他不但要从事一些管理工作,还要找客户跑单,并要兼做文秘方面的杂事。回国前的想像和回国后待遇造成的巨大心理落差,让他非常难受,两个月后,何勇辞职回家了。
“我在新加坡学的是市场营销,找不到好工作,不如跟我爸妈做生意,这总是专业对口的。”何勇说。没料到,他在国外学的一套不适合国内市场环境,“我在学校里面学的营销技巧、谈判技巧都是纸上谈兵。我爸妈的很多生意都是靠人际关系才能做的,我一下子学不来。他们有时候就骂我,说我出国出国,脑子都出坏了。”何勇生意做得磕磕绊绊,赔了不少钱,最后他爸妈不敢再让他碰生意上的事,只能让他再次回家待业!
吃了年轻的亏
多次挫折之后,何勇很灰心,开始反思:“一是我在国外学的东西不太适合国内,不像有些同学在国外学技术,回国能找到很好的工作。二是自己所读的学校没有名气。比如有人去新加坡理工学院学工程和金融会计,虽然是大专文凭,可是学校好,名气大,毕业了在新加坡很快找到工作,还直接申请到绿卡,都留在新加坡了。还有的直接升入新加坡国立大学或者南洋理工大学。还有,我放不下‘海龟’的架子。看着人头涌动的人才市场,我都不敢进去,总感觉让人笑话。”
何勇说自己以前太年轻了,很多事情没想清楚,就凭着一股热情急急忙忙做了。
再次出国
2005年初,在经历了一段特别苦闷的日子后,何勇再次做出了出国的决定,这次选择的是澳大利亚悉尼的一所比较知名的大学。
“第一次出国时我的心态不太正,纯粹为出国而出国,没考虑周到。”虽然这次出国心理压力很大,可何勇显得比上次出国要有信心。他选择了会计学,这是在澳大利亚比较容易申请到绿卡的专业。两年的费用在25万元人民币左右。“希望这次学成回来后能顺利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干点事情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