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论坛
在国内时,听到一位从美国回来定居的朋友说,她常常会与自己的一个最要好朋友争吵,起因都是非常鸡零狗碎的,争吵多了也会伤和气。我问她都争论些什么问题?她不好意思地说,小事情小事情。再细问下去,却都是关于中美之间的习惯和文化差异。例如,她看到上海的交通繁忙,开车左转不让行人,便说我们美国的交通左转时有专门的左转灯,汽车左转时,行人是不能通行的。行人通行时,汽车是必须让人的;停车场上,国内的汽车都是倒着进去,车头朝前,以便离开的时候防止撞着行走的人。而美国的停车场则一律车头朝里,车尾在外。她说美国的这种停车规则好,她朋友则说中国的好,还批评她崇洋媚外,什么都是美国的好;圣诞卡,她也是说美国的质量怎么怎么好,于是又引起朋友的反感,数落她月亮也是美国的圆;我朋友还真的信誓旦旦地回答说月亮确实是美国的圆,因为那儿的空气污染少,透明度高。她的朋友便说,那么你为什么不留在美国要回来啊?于是两人便无休无止地争论下去。
归国的人多了,常见的这类争论也就多了起来。确实,在很多方面,中国不如美国,比如说城市交通管理、环境污染、知识产权等等。这里有很多实际情况,也就是两国的国情、历史不同,或者说在发展中的时间差。例如停车的问题,就是因为美国的行人少,停车场上可以让汽车倒着开出来,中国就不行了,因为中国尤其是上海的行人很多,即便是在停车场上,也是人来人往,如果汽车倒着开出来,碰到人的几率就比较高。让司机在停车的时候辛苦一下倒进去,以便出去的时候顺畅,这样更加安全。其他问题我想都跟两国的实际情况有关。当然中国目前在很多方面正在客观地了解世界,希望同国际接轨。不仅在城市建设上,乃至于在社会管理、经济运作以及政治制度方面,都在锐意改革。这种差距是会缩小的。
问题是,海外华人回到国内,碰到这些问题所显示出来的态度,给人一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他们会情不自禁地觉得美国的社会管理好,于是带着感情色彩地把美国的一切都说得非常好,言下之意,就有嫌中国落后的感觉,这就有点“挟洋自重”了。这种态度就会使人尤其是民族自尊心比较强烈的人士感到不满。
我注意到在海外居住时间久的人,由于习惯了海外的一切,就自认为是放过洋、有见识的人,部分人确实盲目地尊崇国外的一切。实际上,国外也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出国的人未必都进入了主流社会,未必都了解美国的很多社会机制的运作,因此无从了解美国社会中的一些问题。道听途说一些美国的见闻,回国之后能够唬人,却不能服人。而国内有一部分人对海外生活表示尊崇,也有不少人对美国不服气。前一种人,崇尚外国,有时候就成了海外一些依靠虚假头衔来骗财、骗色、骗名的社会基础,最近揭露出来的一些海归教授和博士在中国高校中骗取学术地位、经费的便是如此,因为他们顶着海归的桂冠,引起一些人的信任。而后一种人,则偏要跟你海外人士叫板,你把海外说得一切都好,我偏不服。于是摩擦生焉。
但是这还仅仅是两个朋友之间的冲突,如果把挟洋自重的态度带到工作中去,就会引起较严重的后果。
我最近在国内考察期间,还接触了一些来到中国投资的美国华人企业家,听他们谈谈到中国投资办企业的经验,都各有一本账。有的企业家非常成功,也有的在中国办企业不成功。其中的原因不一。一位企业家坦承,他在中国某地的一家独资企业,经常碰到工人罢工。看到其他企业非常红火,自己也非常着急,因为企业碰到了困难,自己无法向股东们交代。
后来偶然遇上这位企业家的朋友。交谈中,我问起这位企业家的情况,他苦笑着说,说起来原因很多,其中当然有几个合伙人之间的分歧和矛盾,但是最重要的是这位企业家在中国办企业的过程中,不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急于将美国的一套搬到中国来,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有点优越感,有点挟洋自重,把中国的一切看得太落后。这位朋友引述道,甚至这位企业家还对工人说,如果不是我到中国来办厂,你们就要失业等等不太友好的说辞,以至于跟工人乃至地方政府的关系都很僵。
一般说来,人在一个地方住久了,难免会产生感情,而去国一久,反而对祖国的变化看不到了。所以有人对于中国的实际情况不是去慢慢了解,客观对待,而是一味地以美国作为参照系数,在处理各方关系如朋友、亲戚等等尤其是劳资关系上不是以同等的地位来对待,就会引发矛盾,导致不和谐的现象。这实际上是可以避免的。应该承认,中美两国的国情不同,在社会的各种关系上各自有自己的特点,特别是劳资问题,政府和企业问题,主管当局与经营单位之间,不能简单地以美国的一套方法来处理,更不能高高在上,粗线条地动用行政命令来解决。企业家到中国来投资,本质上还是想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来进行资本的增值。既然想要在中国赚钱,就要了解中国,甚至要有一种谦卑的态度,切不可趾高气扬。动辄以我们国外如何如何自居,这样不仅会失去朋友,也会失去很多赚钱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