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论坛
调查发现,随着光环褪去,越来越多的海归开始主动寻找市场的需求和调整自己的心态“我回来就是为了造汽车。”日前,力帆汽车研究院院长王德伦博士对《财经时报》记者说。回国后,没有打算再到国有企业发展的王德伦,加盟力帆这家民营企业,他认为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道。
近来,许敏离职奇瑞,引起了业界对海归人士的关注。巨大的发展空间,使汽车业集聚了众多的海归精英,除了许敏和王德伦,还有湘火炬副总裁钱诚、德尔福亚太区总裁陈锦亚、华晨汽车副总裁赵福全、长城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韩志玉、被称为“海归校长”的同济大学校长万钢等。
人们在留意这些高端人才动向的同时,也对他们在业界的生存和发展状态给予了高度关注。有关人士认为,海归们适应本土化工作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跳级”的过程,这其中有成功的甜蜜,也有探索的苦涩。
在王德伦眼中,在国外工作的确很专业,但每天上班做相同的事情,发展相当受限。“要讲待遇,我就不会回国了,主要是时间耽误不起。时间一耽误,掌握的技术就过时了。”
王德伦说,事业要发展,光有技术不够,更要学会“跳级”,选择力帆就是借用别人的资本壮大自己。
在价值观念上,海归正在加快“本土化”步伐,尽量适应企业的发展。海归中很多人是从学生到学生再到学生,如果在国内工作过几年,再出国留学,就会迎合企业之需。而企业希望聘用曾在国内工作过,又在国外有工作经验的人。
据统计,90%以上拥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的海归,目前以年均13%的增长速度返回中国。要实现自己的价值,钱诚忠告那些年轻的海归们,不仅要了解国内的变化,还要对自己的期望值不要过高。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其实像许敏这样的海归应该定位于技术人才,他们的特长也是专业的技术能力。而现在一些企业只要是海归,就把他们安排在管理岗位上,使他们既要做管理,又得搞公关,有时甚至得为项目拉钱。这实际上是对海归资源的错位使用。
《财经时报》采访发现,相当多的海归认为,留学改变了他们的价值观,而且这种中西文化的差异不是轻易能够改变的。到公司能做什么,能把什么做好,如何实现自我价值,是海归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承认,自己的理念与企业存在较大的差距。
业内人士建议,海归也应学会从较低的位置做起。每个海归的素质不同,关键是对自己要有清醒的认识,才能适合自己所在的企业和岗位需要。企业看好的,是海归们丰富的行业经历和国际化运作经验,海归应在充分发挥自己专业技术特长的同时,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湘火炬副总裁钱诚向《财经时报》道出了他选择湘火炬的两个缘由:首先,湘火炬脱离德隆体系后,通过收购和改制,公司发展非常快,个人发展的空间更大;其次,湘火炬这家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完善,机制灵活,善于资本运作。钱诚承认,这些非常适合他的个人发展。
有一段时间,国企成海归选择热门,一些特大型国有企业向海归开出了“相当大方”的待遇。《财经时报》调查发现,随着光环褪去,越来越多的海归开始主动寻找市场的需求和调整自己的心态。民营企业成为海归们比较关注的落脚点。
业内人士认为,这将带来一些问题,因为民营企业与跨国公司在经营理念上的落差极大。这些已经适应成熟国际化运作的人才,可能会与重金招揽他们的老板格格不入。
英国MBA学成回来的刘先生,目前在上海一家零部件企业从事研发工作,这家国有企业正处在转型期,领导很重视创新。这与刘先生经验不足的实际很相符。他认为,中国本土企业的理念也在发生变化,国际化经营正越来越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