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论坛
对众多想回国创业的“海归”来说,上海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了他们的眼球。自2006年“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启动以来,现在每天都有几十人前来申报,更多人则从国外打来越洋电话咨询探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上海正在实施的第二轮“万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已将搜索的对象跳出留学人员范围,计划用2年时间再集聚1万名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外国专家和港澳台专才。新一轮海外人才集聚工程实施后,平均每月有600多人集聚到上海。截至6月底,上海已引进海外留学人才4763名。
无论是“浦江人才计划”,还是“万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上海的海外引智工作正呈现良好的品牌效应。众多海外高层次人才纷纷来沪工作、创业,进一步扩大了上海的海外人才规模,优化了人才队伍结构,有力推动了上海的人才国际化进程。
“第一桶金”雪中送炭
针对海外留学人员工作创业初期启动资金短缺的突出问题,上海市人事局与市科委去年联合设立“浦江人才计划”,按照“雪中送炭”的思路,向近期回国的留学人员提供工作创业启动支持。今年浦江人才计划预计投入将达到4000万元,每个项目的资助金额最低达10万元,最高则达到50万元。其资助重点行业为汽车、生物医药、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制造业、金融、会展、港航、文化艺术、高级翻译等。
浦江人才计划资助类别分为四类:科研开发(A类)、科技创业(B类)、社会科学(C类)以及特殊急需人才(D类)。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浦江人才计划B类项目资助对象的条件有所放宽:由以往的仅限回国两年以内放宽至回国三年以内。
上海市人事局留学人员工作处黄渭茂处长介绍说,去年“浦江人才计划”一炮打响,共有201人(团队)获得总额为4000万元的资助,充分体现“第一桶金”的效用,在国内外都引起震动。目前“浦江计划”已成为吸引留学人员的一大品牌,许多高端留学人才都把它作为第一要瞄准的目标,准备申报材料也比去年更加充分;复旦、上海交大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事部门也积极行动,统一组织留学人员申报资助;引才心切的浦东新区更是主动出击,专门邀请负责浦江计划申报的人前去宣讲如何申报。
海外人才“百川归海”
为提升城市的创新实力,上海以海外人才集聚工程为抓手,敞开大门让一流人才“百川归海”。2005年11月底,“万名海外留学人才集聚工程”提前9个月完成,成功集聚10203名海外留学人才。去年12月1日,上海正式启动实施第二轮“万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计划用2年时间再集聚1万名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外国专家和港澳台专才。
相对于第一轮“万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第二轮工程外延扩大、节奏加快、要求提高。第二轮引进的对象在留学人员的基础上,包括了外国专家、港澳台专才;时间限度由3年缩短为2年;强调集聚一批有影响力的、顶尖的领军人物。
黄渭茂说,新一轮海外人才集聚工程重点集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等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如金融人才、汽车人才、物流人才等。计划引进高层次外国专家1000人次,为上海“十一五”规划的重大工程、重点项目提供智力支持。
黄渭茂表示,上海“万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现在已打响品牌。包括外资银行在内的许多在沪外企,也通过这个平台招聘人才。据介绍,目前“万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在境外已有七个联络处,分别在美国旧金山、法国巴黎、德国汉诺威、英国伦敦、日本大阪、澳大利亚悉尼和中国香港。预计今年在加拿大多伦多、美国华盛顿、俄罗斯莫斯科也将设立三个新的联络处。
自海外人才集聚工程开展以来,每年到上海的外国专家也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据悉,在上海的外国专家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文教专家,包括外籍教师、媒体编辑人员、体育教练和音乐艺术专家,这些专家占总人数的28%。第二类是经济专家,包括各类企业中的外籍总经理、总工程师、总经济师、总会计师等,约占总人数的55%。第三类是技术专家,如以磁浮列车、上海国际汽车城、深水港工程、上海化工新城、科技馆等工程重点项目中所引进的外籍技术管理专家等,约占总人数的17%。
政策创新扫除障碍
作为一座海外留学人员回国首选的城市,也是外国专家愿意前来工作的热土,近年来上海通过创新政策法规体系和管理模式,逐步解决了过去引进海外人才所遇到的难题,“待遇瓶颈”、“文化差异”、“体制障碍”等一一得到解决。
为了打造国际人才港,上海早已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政策创新体系:从1992年起,在全国率先发布《上海市鼓励出国留学人员来上海工作的若干规定》;在《出国留学人员来上海投资兴办企业有关规定》以及《引进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中,对注册资本金、税收等给予优惠待遇,设立引进海外人才专项资金等。
去年11月,上海市政府又发布了《关于鼓励留学人员来上海工作和创业的若干规定》。留学人员在上海工作或创业,只要按规定申请《上海市居住证》B证,就能享受与上海市民同等的待遇;其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可以按市民待遇在本市就读,高中毕业还可以报考市属高校等。此外,还首次把留学人员纳入到本市的社会保险体系中。上海还将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高层次留学人员在上海的创业、工作、短期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