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论坛
寒假刚刚开始,沪上各英语培训班已经门庭若市,利用假期报名“恶补”英语的绝大部分是在校大学生。一位大学中文系老师向记者感叹:“如今在课堂上学生的专业书下经常藏着一本《英语单词手册》,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致大大高于学习专业课,英语简直成了众多大学生的第一专业。”
无心听课专攻英语
这位老师告诉记者,以前上课时学生私下偷看的书多为各类小说,可现在无心听课的学生早已放下小说,捧起了英语课本。专业课上尚且如此,在课余时间,学生花在英语学习上的精力就更不可小觑了。
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曾在4000多名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中做过一个调查,“你在大学期间,花在英语上的时间有多少?”调查结果,回答“占几乎全部时间”者占了19%,而回答“占大部分时间”的也有56%,也就是说七成以上的大学生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外语学习上了。
寒假开始之前,记者了解到,新东方等培训机构的英语辅导班都早就额满,而且不少外地大学生也放弃寒假专程赶来上海学英语。一位攻读国际经济法专业的学生小朱解释说:“毕竟英语水平对我将来的求职太重要了。”大学生要应付四六级考试,要出国留学,要找好工作,这些都逼迫他们拿起英语书,“学好英语计算机,走遍天下也不怕”在当今大学校园里早已成为流行语。
学英语,集体无意识?
“外语是人生斗争的武器。”全球化趋势让大学生懂得外语作为工具的重要性,不少大学教授对此表示肯定,但是他们同时认为,相比对英语的狂热,大学生尤其是文科大学生对专业知识却越来越漠视,由此造成的后果让人颇为担忧。“不少中文系学生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文章中却错别字一大堆。”在一位中文系教授眼里,这样的现象并不是少数。
新闻专业的小杨踏上工作岗位已经两年,她坦诚地告诉记者,大学四年她把所有业余时间都用来学习英语,专业基础并不牢固,“相比一些专业知识较强的同事,有时觉得知识储备不够,工作起来有些力不从心。”
对于大学生学习英语如此强烈的兴趣,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张雄认为其中存在一定的从众心理。“戴着耳机听英语广播,报名参加托福、GRE考试,学生觉得很时尚,学英语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行为。”他提醒大学生,大学四年是积累深厚知识底蕴的最佳时光,只有进行全面的知识汲取,才能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一些教育专家也指出,大学生对专业的淡漠也给大学教育的改革提供了重要信号,“课程设置陈旧,课程内容与市场需要脱节,究竟拿什么吸引学生也是专业课自身应该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