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论坛
如今的高校不得不接受“被排名”,因为如果拒绝被排名,人们在排名中看不到它了,就会认为这所学校不再重要,学生不想去这所学校,老师们也可能会离开去更加“重要的”学校。如今,一个导致排名结果与大学实际表现之间存在“断层”的因素是指标便是主观性。
大多数大学排名都采用了主观性的指标,比如业内声誉和学生满意度,这些指标表现的并不尽然是大学的实际表现,而可能更多是人们的观点。
而因为被调查者可能并没有接受过社会科学中的“观察”训练, 所以其观点也难以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
我认为大学排名不应该是声誉的竞争,它反应的可能不是大学目前的表现,而更多是在历史上形成的等级,且会影响到排名者对于其他指标的判断,这就是“光环效应”。
大学排名基于或侧重于声誉会固化大学既有的地位,而不利于新兴大学凭借实际表现跻身名校俱乐部。
至于“学生满意度”,它是一个更加有问题的指标,受太多因素影响。
比如当一个课程难度很大时,很多学生倾向于不满意,而这并不能说明学校的表现欠佳。
给予“学生满意度”过高权重,有可能会使老师被所谓学生民意绑架,教学也因此可能成为一个消费者(学生)主导的市场,这是不利于教学的。
虽然现时所有的社会科学研究都难以避免研究者主观性的影响,但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要将这个影响最小化。
我的观点是大学排名应沿用社会科学研究的规范,比如物质性、客观性、使用第三方数据,同时排除具有强烈主观性的指标,减少类似于“声誉”与“满意度”调查。
由于“论文发表”和“论文引用”这两个指标在大多数排名系统中占据较重的分量,而这两个指标在不同学科里平均值存在着差异:一般而言,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平均值远远高于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
因此,一个偏重于自然科学的大学比偏重社会科学或者人文学科的大学在排名上更具有优势。
然而与自然科学不同,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这些领域往往更加看重多样性,一所高校在这些领域的表现因此很难完全以“论文发表”与“论文引用”来衡量。
由于在非西方国家的高校在自然科学上不占优势,而在人文学科上的表现又无法在排名系统中得到认可,所以现有排名中占据排行榜前列的似乎永远都是西方国家的老牌名校。
此外,目前很多大学排名方法论中的指标之间没有密切的相关性,但是排名者将它们简单加权,得到一个所谓的综合排名。
比如在有些榜单中,“国际学生”这个指标比重高达15%,博士生/本科生比重占10%,然后改变这两个指标的权重,排名结果就会变化,但这能说明大学实力或表现发生变化了吗?
因此,这些“随意”的指标可能是导致排名结果与大学实际表现没有关联的原因,我认为QS和THE目前都面临这个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也存在这样的缺陷,指标的权重赋予过于武断,但因为选取的指标都侧重于研究,因此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更强一点。
同样从数据上来看,虽然诸如QS和THE排名中的一些单项指标确实提供了很有用的信息,但一些指标,例如教师/学生比率,我认为这和教学水平不是一回事,因此,不能用这个指标来评估教学水准。
不过,很奇怪的是,自从US News这样做排名以后, 几乎所有的排名都采取这样的方法,我无法理解为什么会这样。
我的一些高校同行们都不敢批评这种方法,因为这样他们的大学在有些排名中可能会“被排低”,排名者可以轻而易举改变排名结果。
可以看出,如今的高校不得不接受“被排名”,因为如果拒绝被排名,人们在排名中看不到它了,就会认为这所学校不再重要,学生不想去这所学校,老师们也可能会离开去更加“重要的”学校。
所以学校不仅会尽力保证自己被排名,也会“想办法”让自己名次更高。
同样,排名会影响到学生对于大学的选择和高校自身采取的政策,而现有的高校排名系统鼓励不同大学以美国的研究性大学榜样,模仿其做法。
不仅如此,由于大学的国际地位也被作为判断所在国进步性和国际地位的一个指标,因此一些国家政府也会很看重本国大学排名。
以中国为例,中国政府参考大学排名,以此来判断中国大学的国际地位,而“赶超西方”、成为世界领袖又是中国的历史使命。
如此,大学排名会对一个社会教育资源的配置产生一定影响,政府或者其他资助机构会根据排名来选择投入资金的学科或者学校。
如今大学排名和排名者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但这个权力不应该被滥用。
排名应该促进大学发展,比如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发表更多更好的论文,或者给政府施压,促使它们加大科研投入。
更多的钱花在高等教育上对一个社会而言是一件好事。我们需要更加细化、具体化和科学的大学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