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论坛
1941年的伦敦人每天挤车上下班,挤车赶路时的感受跟今天的伦敦人有什么区别?英国文化协会(British Council)把70年前拍摄的120多部新近数码化的纪录片搬上网,供全世界免费浏览和下载。这些从各个侧面和角度展示英国的“文化、体育、工业和政治遗产”的纪录片过去30年里一直由英国电影学会(BFI)的国家档案馆保存,主要在英国驻世界各地的使领馆放映。1941年的伦敦人每天挤车上下班,挤车赶路时的感受跟今天的伦敦人有什么区别?
英国文化协会(British Council)把70年前拍摄的120多部新近数码化的纪录片搬上网,供全世界免费浏览和下载。
这些从各个侧面和角度展示英国的“文化、体育、工业和政治遗产”的纪录片过去30年里一直由英国电影学会(BFI)的国家档案馆保存,主要在英国驻世界各地的使领馆放映。
这套纪录片是英国文化协会1939年立项拨款拍摄的,目的是通过影片向世界展示英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涉及主题包括医疗保健、司法系统、莎士比亚,还有每天的《泰晤士报》是怎么出来的。
按键 英国文化协会网站上的这些短片中不乏精彩作品。
比如《巡警》(Man on the Beat)展示了当年英国巡警必须经历的严格训练;《洋葱的生命轮回》(Life Cycle of the Onion)则拍摄了一头洋葱从种子到发芽、开花结果,最后又变成种子的生命周期。
《大赛》(The Great Game)的摄像机忠实记录了1945年足球战争杯决赛的球队在伦敦温布利球场(Wembley)和斯坦福德桥(Stamford Bridge)的训练和比赛情况。
《进城》(City Bound)可能会让现在起早贪黑每天挤火车、地铁和汽车上下班的打工族颇有共鸣。这部纪录片“以爱国主义的眼光”观察和记录了1941年的伦敦人每天面临的通勤挑战。
除了在银幕上重现昔日情景,这些短片也折射了“英国希望在国际上给自己塑造一种什么形象”,英国导演布利奥尼·汉森(Briony Hanson)说,“当然这幅自画像很可能跟实际面貌相去甚远”。
重温这些老电影,对于2012年的英国别具意味,因为女王登基60年钻石庆典和伦敦奥运再度把英国置于全世界的聚光灯下,促使英国人重新思考“作一个英国人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