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论坛
对我来说,到美国自费留学能签证成功,在八十年代中期已经不容易,我是被拒签了两次之后,第三次背水一战才签出来的。
我出国前已经参加了工作,当时接到美国大学录取通知书后,为了单位开封公函去办理护照,已经是过五关斩六将,等到终于拿到护照时,全世界的人都已经知道我要出国留学去了。当时身边出国的多
是公派留学生,所以我从未听说过会有什么人被拒签。护照一到手,我就迫不及待地登上通往首都北京的列车, 盛暑之下直奔美国大使馆。
记得那个盛夏的早晨,门口站满了人, 随着人群,我走进签证厅,等待叫名字,亲眼目睹通过与拒签的情景后,我才开始紧张。终于轮到自己,我走到一位美国男签证官的小窗子前,他看了看我的资料,用中文问了几句非常简单的问题,在资料上打了一个勾,就把我打发走了。 我当时直发蒙, 走出使馆时,我才好好看了一眼资料,划勾的地方是:“没有足够证明你经济来源的能力。”
直到后来生活在美国之后,我才明白签证官拒签我是有道理的。 记得我是通过一位在美国的远亲老太太做担保, 虽然银行证明书里标明有巨额存款,但是她的钱,并没有真正转到我的名下,尽管她是我的经济担保人,但作为一位本身已经没有经济收入的老人来说,确实很难证实她一定会在经济上一直资助我。
非常沮丧地回了家,没有想到,刚进家门,就看到录取我的美国大学,又发来一份免学费通知书。马不停蹄地,我又赶回北京,还是同一个签证官,还是同样的问题:“你的生活费呢?” 当时,我不可能对他讲:“我要到美国打工挣钱。” 想想那时一张从北京到纽约的单程机票(好像是人民币2800元),可以是一位中国大学毕业生,将近四年不吃不喝的全部工资(每月60元),我到哪里凑出个生活费来给他证明啊! 我又被拒签了。 我不知该如何是好? 与美国学校再交涉,不知需要几个月?说实话,当时,我只申请了这一所最有希望录取我的美国大学,因为申请费是美元,考试是美元,每笔都要精心计算。
最尴尬的是当初为了拿本护照, 领导求了,人事部门也得罪了,天天被好心或者好奇的同事问来问去,真想钻到地底下去。 没想到不多久,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朋友介绍我去认识一位正在中国讲学的美国大学系主任, 见到系主任之后,我便直截了当地讲了我的情况,求他能否帮助我。他当时把我的材料拿了去,也没有很热情地说行与不行, 只是说“考虑考虑”。 我的唯一印象是,他对我的口才非常欣赏。
没有想到,在他临行前一天,托人通知我直接去美国使馆签证,而且告诉我, 他已经与当初拒签我的官员联系上,做了一些了解,希望我直接找到这位官员。 怀着揣摩不定的心情, 我照办了,第三次签证,终于很顺利地通过了。
到了美国学校后,身边所有的留学生都跟我讲校园里没有任何工作机会。对于我这个早已听到了太多“不”字的人,在自己没有尝试过之前,是不会轻易认同的。 开学第一天,我就毛遂自荐地找到大学图书馆馆长,恳求一份工作, 没想到,十五分钟之内, 我的工作就被搞定 (找工作的过程在我的《冷漠的图书馆馆长》的一文中有讲述)。 激动不已的我,立刻给当初帮助我的美国系主任打了个长途电话,记得当时他是这样对我说的:“从第一次听了你的讲话,我就知道你这样的人,到了美国后,绝对不会有问题。” 后来我才知晓,那位萍水相逢的系主任,向美国使馆签证官亲自做了我的经济担保人,因为他对我的能力充满信心。 到了美国之后,我也曾经给别人做过经济担保,但是,这些受担保的人,都是我非常熟悉的朋友。在给别人担保的时候,担保人除承受着来自经济上的压力之外,还有国人无法料想到的巨大法律责任, 想想一位几乎根本不了解我的外人,能如此恩助,我不仅感受到超逾金钱的情意,更重要的是,让我在后十几年的海外生涯旅途上,一直争气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