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论坛
在中国有很多“黑”英国人数学水平的段子,比如首相算不出“8x9”的算数、在便利店消费7英镑时如果支付12镑收银员会崩溃、英国中学生只有中国小学生的数学水平……2012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进行了一项测试,邀请英国、中国、新加坡等70多个国家及城市15岁的学生参加了其组织的国际学生能力测试。
上海获得了三项单项第一及总分第一,且测试结果让英国教育界颇受打击:同等年纪的英国学生,其数学水平落后上海学生3年。
这项测试结束2年后,英方派小学教师去上海学习数学教学法,亦引进上海数学教师到英国教学。
这些举动引起了BBC注意,拍摄了后来引发中英两国大讨论的纪录片《中式学校》。
在随后的两年中,数百名中国数学教师以访问、交流、教学实验为目的前往英伦,他们带去了中式的乘法口诀表和中式数学教育思维。
数学教师苏瑜就是其中之一,她来自上海的一所私立中学。
2016年,她受邀到英国谢菲尔德进行了3个月的交流和讲习。
在中国有很多“黑”英国人数学水平的段子,比如首相算不出“8x9”的算数、在便利店消费7英镑时如果支付12镑收银员会崩溃、英国中学生只有中国小学生的数学水平……
对于这些,苏瑜并不完全认同。
“can't do maths”
“在便利店消费7英镑时如果支付12镑收银员会崩溃。”
这个段子,苏瑜在到英国之前就听说过,她在便利店尝试过几次,对方通常的反应是“先愣一下,然后重复一下价格,7英镑,然后把多付的2镑退回来,再找回3英镑的硬币”。
在中国,即使是那些只有小学文化的菜果商贩,如果遇到这样的支付方式,都会熟练的完成“12-7=5”或者“22-17=5”的减法。
但苏瑜认为,这个现象可能并不能说明问题,因为一方面他们非常习惯使用硬币零钞,另一方面,英国直到1971年才进行10进制的货币改革,进制不同导致了不同的算法习惯。
然而,英国人数学平均水平很差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在从中国引入乘法口诀表之前,很多英国人确实普遍无法完成中国小学生都能完成的10以内乘法的心算。
所以,时任首相卡梅伦在电视采访中才被“9x8”的问题难倒而出丑。
与中国学生从小就练习使用笔和纸演算不同,英国中小学生在上数学课时都配备计算器。
苏瑜认为,虽然现在有各种电子工具,但是这种从小养成的计算习惯是中国学生学习数学基础的优势。
另一方面,在英国教育体系中,数学其实一直并不被重视。
这首先是一种社会风气,英国过去经常会说“can’t do maths”,他们认为数学太难,普通人完全学不会,而且没必要学。
苏瑜记得她在一节讲授圆形面积计算的课程上,发现有名学生完全不听讲。
她课后问原因,学生回答说“我并不想知道如何计算披萨饼的面积,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学这个,我没有想要成为数学家,如果你能多教我一些算账和缴税的计算方式我会更愿意学。”
同时,即使是从最现实的角度考虑,绝大多数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也没有动力。
GCSE后一般就是接着读高中,想要进入好的高中,GCSE至少要6门达到B以上的成绩才行。
而如果学生所申请的高中较为优质,那么,GCSE相应的课基本要保证A以上的成绩。
GCSE的考试中确实有与中国中考难度相当的难题,但这些题目学生并没有必要会做。
A*在英国学生的评分中是非常好且少见的评分,需要保证90%以上的正确率,而考入对应的好高中所需要的数学成绩A仅需要80%的正确率。
对应在中国,90%的正确率135分,几乎是一个中学生考入重点高中的底线。
而80%这个相当于英国A级评分正确率,在上海是全市中学生数学考试的平均水平,2016年该市的平均数学成绩是127分。
在苏瑜看来,英国学生的数学水平是很标准的金字塔结构,绝大多数处于成绩的底层,他们需要通过初中文凭考试的考题,所需要的知识可能仅比中国的小学水平略高。
同时,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达到金字塔的塔尖,那些通常是天生喜爱数学的孩子。
这与中国的学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中考成绩的整体压力之下,中国学生的数学成绩是一个倒金字塔,绝大多数学生都必须考出很好的成绩,处于及格线边缘的学生是少数。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