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论坛
当年我也是中国传统教育培养出来的好孩子,说话办事都中规中矩,如林黛玉般不肯多行一步路,不敢多说一句话,唯恐被人耻笑了去。但在英国待了两年多回国后,朋友们说我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多了些许“西方风情”。虽不能完全体会朋友话中的褒甚或是贬,但每当感慨岁月流逝的时候,回忆自己回国后几年来的工作和生活,一点点地过滤,我真的发现留学生涯给我留下了诸多的“后遗症”。当年我也是中国传统教育培养出来的好孩子,说话办事都中规中矩,如林黛玉般不肯多行一步路,不敢多说一句话,唯恐被人耻笑了去。但在英国待了两年多回国后,朋友们说我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多了些许“西方风情”。虽不能完全体会朋友话中的褒甚或是贬,但每当感慨岁月流逝的时候,回忆自己回国后几年来的工作和生活,一点点地过滤,我真的发现留学生涯给我留下了诸多的“后遗症”。
我就是话剧演员
刚回国那会儿,我特别想向家人和朋友展示“我的中国心”,想说一口不掺杂任何英语单词的纯正汉语。然而,事与愿违的是,我在那段时间里用汉语表达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总觉得没有英语说起来那样溜,那样游刃有余。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汉语作为一门语言,终究逃不掉语言的习得规律,虽为我的母语,但因几年来很少说,再说起来肯定没有之前那么顺;而另一个原因在于,英语国家的人喜欢使用丰富的肢体语言,这些与语言相配合的表情和手势可以让你在表情达意时更容易、更形象,这一点就与汉语的表达形式和风格截然不同。当年我在国内上大学时,我们外教Adam的情景教学模式让我记忆犹新。有一次,他在给同学们讲解一段关于求婚的文字时,居然在我们班的一个女生面前单膝跪地,为我们表演起了求婚的场景。据他自己说,那就是他当年向妻子求婚时的情景再现。可惜我们当时只顾哈哈大笑,并未领悟他那般表演的精髓。等到了英国,我才发现,那些古板的英国人在讲述事情时,面部表情是那么丰富,肢体语言也极其到位。这些辅助性的沟通方式让英语变成了一门使用起来极其轻松和有趣的语言。
也许是“近朱者赤”的缘故吧,在英国待了一段时间后,我说话时的面部表情也丰富了起来,简直就像个话剧演员,手舞足蹈的。在之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我只要一说英语,就习惯性地把自己当成演员,什么表情都有,什么最接近真实场景就模仿什么。虽然已过了活力四射的年纪,但只要投入到为人师的状态中,我就像变了一个人。以至于每当我声情并茂地在课堂上用英语讲故事时,往往会招来学生怀疑的目光:这老师刚刚说汉语的时候还很正常呀,怎么说起英语来表情这么丰富,难道把我们当做了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而我却乐享其中,只要学生们能够在快乐、生动、活泼的环境中学到英语知识,同时又能够把这些知识转化为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我就会乐此不疲地表演下去。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