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论坛
那么多穿越剧的开始,都是意外穿越到古代的家伙带着各种东西吓得古人一愣一愣,然后再用各种什么有明目没明目的物理化学技术把其他人蒙的一套一套,而看了这些才知道,倒是谁能唬住谁啊?
大汉朝节能环保无烟雁鱼铜灯。
这种造型的铜灯相对来说很常见,那么它到底牛逼在哪儿呢?
牛逼在它的设计。灯由衔鱼的雁首、雁身、两片灯罩及带曲鋬的灯盘四部分组成,可拆卸。两灯罩可自由转动,能调节灯光照射方向和防御来风。雁腹内可盛清水,灯烟经雁颈溶入水中,可减少油烟污染
唐朝腰带扣。
可惜皮子已经烂光光了。爱马仕什么的弱爆了。
回帖
满城汉墓出土,铜制组合器。
由三足器、平底皿、承盘、龙柄勺组成。
经过考证,目前确认此为医用的,药物冷却器。专门给怕烫的家伙灌药用。
这是安吉县天子湖工业园楚国墓葬发掘出的文物。
木制漆器,年代太久,腐蚀很严重,已经解体了,你看出是啥了吗?
是一个坐便器。
回帖
铜车马,值得一提的是铜车马最有技术含量的就是它的伞杆,铜车马的伞杆插在一十字带竖杆铜座上,铜座与舆底作不固定连接。伞柄中空,暗藏利器。柄底多机关,通过不同机括的推拉组合,可以灵活控制伞柄在十字底座上滑动,从而使得伞盖可以根据太阳方向的不同而调整合适的倾斜方位;不固定的连接使得铜伞打开机括后能取出,以其尖端插入土中,又可为歇息于野外路边的主人遮阳避雨;在有刺客袭击的时候,伞盖作盾,伞柄和内藏的利刃都可自卫反击。
伞杆仿制品,在兵马俑铜车马侧用以演示,目前伞杆结构尚未完全破解
回帖
汉代壁画,有没有觉得图上那两个站在车顶上的人很二逼?其实那不是真人。但是真的会敲鼓。
瞧,真品是长这样子的。此物命为大章车,现代人称其“记里鼓车”。每行一里,鼓敲一声。《古今注》载:“车上为二层,皆有木人,行一里,下层击鼓;行十里,上层击镯。
回帖
这是安徽寿县的月坝。寿县古称寿春,淮南王刘安和小伙伴们在这儿鼓捣出了豆腐。明朝万历时的知州杨涧修建现代化的排水系统,清朝乾隆年间的知州刘焕在其基础上加筑了月坝。这东西牛在哪儿呢?牛在它可以排洪,而且现在还能用。
图一里有个T形的玩意,那是个大木头塞子。在洪水来袭时会把它推进下水道里堵死。随水压增大会越来越近,防止洪水倒灌。是非常简便有效的防洪系统。平时下水道的水喷出来会把它推开,排水到城外。靠一个木头塞子,利用水利实现了全自动化防洪排水系统。说明白了没啥了不起的土办法,关键是现在还很好用……土鳖智慧似乎刻在咱基因里了
回帖
鱼洗,又称龙洗
青铜有双耳,当盆内注入一定量清水,用双手来回摩擦铜耳时,可观察到伴随着鱼洗发出的嗡鸣声中有如喷泉般的水珠从四条鱼嘴中喷射而出,水柱高达几十厘米。
回帖
乾隆蓝釉描金粉彩“清高宗行围图”转心瓶
转心瓶夹层上的12个牙雕人物还可以活动,如果用手拨弄人物,他们会在摆锤的作用下叩头、作揖,形象栩栩如生。乾隆官窑生产了二三十对转旋瓶,但这种结构的仅此一件。
越王勾践剑。
通高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重875克。1965年冬天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附近的望山楚墓群中,剑上用鸟篆铭文刻了八个字,“越王鸠浅(勾践),自作用剑”。专家通过对剑身八个鸟篆铭文的解读,证明此剑就是传说中的越王勾践剑。越王勾践剑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此剑历时千载而不锈,且具备金属记忆功能。而且表面这纹饰设计,不觉得LV应该给版权费嘛?
回帖
猜猜这是啥?没错是下水管道。你猜是什么时候的?秦朝的。而且是没统一六国时修的。西安西郊西宝疏导路出土,西安的朋友应该知道这里,这附近以前有个花炮批发市场。这一排下水道已经烂掉了,而且都到秦朝了,不够看。我再来贴个更早的,完整器。
陶制地下水道水管
三国时期的饭盒
“越窑青瓷方格盒”,跟现在食堂用的快餐托盘简直就是一模一样!三国时的小白领就知道用饭盒带饭了。 之所以确定它是一般的饭盒、是因为同样形制的餐盘还有‘礼盒’!!!朱然墓出土过一件这种餐盒、不同的是朱然墓的是精美绝伦的漆器、每一格都画有一个圣兽。
回帖
河北满城汉墓出土医用长流银匜。
这是给病重张不开口或者不听话的小孩灌药用的。捏住下巴,用那个又长又尖的喙,从上下牙中间撬开道小缝,然后手一抬,药就灌进去了。
不是牙签。
这是针灸用的金针和银针,四枚金,五枚银,称为九针。
商代火锅
回帖
这是内蒙赤峰辽国墓葬出土的一堆牙刷。
中国的牙刷最早是东汉发明的,大多都是骨制器。
这是唐代被中香炉,可以把辈子熏的香香的,还暖烘烘。
牛在任凭你在被子里怎么翻腾,这玩意永远都能保持水平,一点都不会洒出来
游标卡尺?
回帖
古代“冰箱”--冰釜战国时代的冰箱1978年出土两件战国曾侯乙楚墓冰鉴
素纱襌衣是我国考古工作者于1972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出的一件文物,是西汉时期纺织技术巅峰时期的作品,为国家一级文物。产地为西汉陈留郡襄邑县
此件襌衣的组织结构为平纹交织,其透空率一般为75%左右。制织素纱所用原料的纤度较细,表明当时的蚕桑丝品种和生丝品质都很好,织造技术也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素纱,一般为未经染色的纱织物。这件“襌衣”如果除去袖口和领口较重的边缘,重量只有25克左右,折叠后甚至可以放入火柴盒中。它也是西汉纱织水平的代表作,更是楚汉文化的骄傲
三联甗(YAN),类似现在的煤气灶。独一无二的复合炊具!
回帖
【东汉釉陶烧烤炉】""""烧烤历史源远流长!
南宋球靴
鞋面用牛皮制成极其耐磨:这双南宋球靴用牛皮制成鞋面,在鞋底上钉上圆头铁钉,向外突出,很耐磨,再涂以桐油,使之不漏水,不禁让人感叹其工艺之精湛。足球鞋还带钉子,跟现在的异曲同工啊。
这双漆木屐长20.7厘米,宽9.6厘米,厚0.9厘米,是目前中国最古老的漆木屐,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这双漆木屐的发现,表明漆木屐并非最早由日本人发明,而是由中国传到日本的。
ps:良渚发掘中就曾出土过木屐,说明在4000年前中国古人已开始穿木屐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木屐的盛行时期。这个时期的木屐不仅用于出行,还用于家居。文献中对此有诸多记载。而此时的木屐样式也富于变化。据说,南朝宋永嘉太守谢灵运创造了一种活络木屐,前后齿均可拆卸,便于登山,史称谢公屐。 唐代木屐传到日本。宋代,妇女因缠足之故,多不穿木屐。而男子穿木屐大都在雨天,充当雨鞋。穿着木屐的宋人形象,在宋画《归去来辞图》中有所描绘。明清时期之后,传统木屐慢慢淡出中国人的视线。
回帖
套头衫,汉朝领护西域诸国中的 尼亚三号墓出土绫格绮贯头衫复原品 (实在很潮……)
南宋国宝级传世孤品 曜变天目茶碗 — 这是一个神异的文物,该茶碗是宋代黑釉的建盏(福建建阳窑),莫说举世无双,就连考古发现的大量瓷片中,也没发现任何一个类似的瓷片。日本人形容这个碗,都是用“碗中宇宙”这种词,说里面仿佛是深夜海边看到的星空,高深莫测。现藏东京静嘉堂文库。
明代万历皇帝后孝端皇后十二龙凤冠
题外:我们可以看一下清代的后冠,比较一下为什么明代的凤冠可以被列入64件止国外展览的国家珍贵文物中。
回帖
清•貂皮嵌珠皇后冬朝冠
曾侯乙尊盘,很多人都觉得是商周青铜文化的巅峰,繁复细密到极致(商周……三千多年前……)
淅川出土“云纹铜禁”,春秋时期(嗯,比上一个近一些,距今2500年==!)
同样是工艺精美的青铜器,楚国的东西相比秦国的简直华丽到爆好么!细密曲折的结构漂亮的神器啊
回帖
山西省历史博物馆的“青铜小人”
曾侯乙墓“外棺”
这具棺木为战国时期(2千多年以前……)古曾国诸侯乙的葬具,形制硕大,结构奇特,由铜框架里嵌厚木板构成。棺盖上有12个伸出的铜钮,底下有10个圆形兽蹄形足,足上有10根铜立柱,立柱之间用木板嵌装。更为奇特的是外棺一侧的下方,开有一门洞;有学者推断此洞可能是为墓主人留下的灵魂出入之口。
回帖
曾侯乙墓“内棺”
与这具外棺相比,里面的内棺更加精美,彩绘图案更加华丽。内棺形制略小,棺身遍涂朱漆,其上彩绘具有神秘色彩的装饰图案。图案中以黑、黄色漆绘各种形态的龙、蛇、鸟、兽、神等,绚丽多彩,具有战国时期楚地文化当中神秘浪漫的色彩。
从前有个人叫独孤信,他有好多官职,每天要随身携带很多很多的官印,丁玲咣啷的好麻烦啊喂!于是他发明了——(all 官印 in 1)
蛋壳黑陶(因为薄如蛋壳……)
龙山文化,距今4500年,不仅震惊这个形状是如何造出来的,还在震惊是如何保存下来的……
回帖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神树
(盗墓笔记的原型……)这货大概有四米高……到底是干嘛用的……
贴出来的这棵神树,应该是广为人知的1号神树,这棵1号神树分为3层,树枝上共栖息着9只神鸟,显然是“九日居下枝”的写照,出土时已断裂尚未复原的顶部。传说远古本来有10个太阳,他们栖息在神树扶桑上,每日一换。复原后的青铜神树上残留着9只鸟,神树的最顶端却没有神鸟。推测还应有象征“一日居上枝”的一只神鸟,同时出土的还有数件立在花蕾上的铜鸟、人面鸟身像等,很可能其中的一件便是那只居于神树上枝的铜鸟。
江西赣州的福寿沟。
我国古代城市排水系统的经典之作。时期比寿县月坝还要早,这是北宋熙宁年间知州刘彝设计的,距今九百多年了。这东西厉害在什么地方呢?赣州城小一千年没洪涝,号称浮城,都是他的功劳。据说刘彝根据赣州城的地理走向,设计的这条排水系统,可以让水自然流泻到江中。
回帖
最神奇的是,江水暴涨泛滥,也不会倒灌入城。因为他还设计了一个配件。
锵锵,福寿沟的小金门。这种金门有十好几个,那个红色的是现代新修的铁门。
宋代的门肯定早就绣的烂掉的。事实上历代对赣州福寿沟都有过修补,但全都是在刘彝的工作上进行维护。
这个金门在城内排水的时候,会被推开,让污水倾泻入江。
江水上涨时,又会把它推的死死的,再加上坚固的城墙,一点水都漏不进去。
听闻福寿沟这套系统秒杀许多现代的排水设计,不知真假,但反正我在北京和天津都看过海了。
几年前赣州好像遇到过大水,旧城内福寿沟的保护范围一点事儿没有,新城区则全被水泡了。不知此事真假,期待有赣州的朋友现身说法。
回帖
乾隆爷一辈子据说有1800来个印章,曾经盖在书画上的有大概1000个……
给你们举例看看: 赵孟頫《人骑图》
三星堆遗址文化距今4800~2800年,延续时间近2000年,即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延续至商末周初,这把四川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
三星堆遗址自从发掘以来,一直都有很多谜团在坊间流传,比如“三星堆文化来自何方?这里数量庞大的青铜人像、动物不归属于中原青铜器的任何一类。青铜器上没有留下一个文字,简直让人不可思议。”出土的“三星堆人”高鼻深目、颧面突出、阔嘴大耳,耳朵上还有穿孔,不像中国人倒像是“老外”。如下图:
这个样子完全不像东亚人。(我能说其实他长得有点狰狞吗)
古蜀国繁荣了2000年左右,但是她又神秘的消失了,正如她的出现一样;等到历史再次接上的时候,中间已经出现了2000余年的空白。(搞得跟玛雅人一样)
湖北省博物馆 金弹簧 战国 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墓中出土了20个木陀金弹簧器.弹簧由黄金与铅锡合金制成,质地较软,虽有弹簧外形,但实际并无弹性,用途至今不明
回帖
青铜剑
秦俑坑内出土的青铜剑,剑身的8个棱面游标卡尺测量误差不足一根头发丝,秦始皇兵马俑出土的19把完整的青铜剑,剑剑如此。
刃部打磨痕纹理细腻、来去无交错,且全部垂直于剑身中脊线。
它们在黄土下沉睡了2200多年,出土时依然光亮如新,锋利无比。用现代科学方法检测分析,这些青铜剑表面竟涂有一层厚约10微米的氧化膜,其中含铬2%。这一发现立即震动了世界,因为这种铭盐氧化处理是近代才掌握的先进工艺。
尤为值得称道的是,这些青铜剑的韧性异常惊人。有一口剑,被一具150公斤重的陶俑压弯了,弯曲度超过45度。当陶俑被移开的一瞬间,奇迹发生了,青铜剑反弹平直,自然还原。这精湛的铸剑技艺,令人膛目结舌,却不知为何。
青铜炊器,把手上是两只兽,前面是惊慌失措马上要掉锅里开煮的小羊,后面是一步步紧逼上来的虎,豹,……
永宁寺残存泥塑的图片,被电击一般倾倒,觉得这一抹微笑才真正称得上让人目眩神迷、黯然销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