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论坛
大家有没有感觉,在国外呆的时间长了,观念思想就慢慢变化了,和国内以前的朋友讨论事情,观点常常格格不入。我来举个例子,比如今天和一个国内的朋友聊起,我说我觉得国内的年轻人很多人都还没有断奶,什么都要靠父母,很啃爹,很拼娘,比如结婚买房。 我说我也知道国内大城市房价高的吓人,年轻人买不起房子很正常的,我觉得不正常的是为什么人人都觉得不买房就不能结婚,我说英国年轻人也很多人买不起房子,但是靠租房子不一样结婚了,以后等有钱了再买。然后国内朋友说我偏激。其实我不是judge这些靠父母买房的,我自己的房子也有公婆一部分钞票在里面 (我没有讨钱,是他们主动给的,这点我很感激),我是质疑买房是结婚的条件之一。 其实我是觉得出国久了,看到了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其实可以不用如此的,比如没有出国前,我以为看病一定要付钱, 感冒也是毛病也要去看;发烧了要挂水; 没有结婚前有性行为是可耻的;同性恋很变态;结婚要有房子;有了孩子父母要帮忙照顾等等。 来了英国后,很多以上观点都被推翻了,让我想到其实生活没有那么多rules的,不过是我们把生活给复杂化了,很多我们以为的问题都不是什么问题。大家有没有同感?有同感的话,可以举例说明,谢谢。在此声明,大家选择什么样的的生活,大家有什么样的观点都不是black and white的,所以我没有judge和我观点不同的人,如果你的观点和我不一样,不要以为我在骂你, 我只是表达我的观点,希望大家和平讨论。
回帖
人们的追求不同而已 …
你喜欢吃苹果 对方喜欢吃梨 ~
回帖
我们家那边卫生间不能没有窗子,不然一天就会内部发霉。房子也必须坐南朝北+ 南北通透。不然真心没法住。
东西也不能敞开放,得密封,不然很快就会坏掉。
夏天的衣服要立刻洗,每天都在洗澡+洗衣服,泡一个晚上会臭,不泡的话就会变黄。
冬天的时候又要穿大羽绒服,各种保暖内衣,可是穿了还是各种冷,各种与手上脚上的冻疮斗争。
开车都要小心翼翼,一般开个30差不多了。看到任何东西都要停下来,不仅仅是行人。包活三轮车,摩托车,滑板的,独轮车,手推车。大路上面的车需要让小路出来的车(不然就会被撞上啊。。。)排队不挤的话就永远也等不到。
这些东西,在英国都可以被推翻重新来过吧。。。
所以啊: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方,各有各不同。我不能把我以前的生活经验拿来在英国用,也不能把英国的习惯带回国去用。
回帖
最大的改变,就是不会generalize的进行地域批评了。。。
比如说如果昨天和一个其他国籍的同事拌嘴,会就事论事,而不会上网批评某地来的人。。。
其实楼主的朋友在国内挺有代表性的,我觉得国内同年纪的人生活比我们在国外的艰难-物质上很难早早独立,精神上也相对比较缺乏独立思考的环境和方式,却大都在父母的压力下生孩子做父母。。。因为拿了父母的钱,还想讲独立那是痴人说梦,所以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恶性循环
回帖
在英国,我看到你努力了是有回报的,不用靠爹靠关系 。
回帖
回帖
回帖
我现在比较认同台湾是一个国家了,一旦台湾犯了啥事情,我就出来澄清他们跟我们不是一起的。说实在硬撑着没有用,不管外交,还是称呼上咋叫唤,就是实体的两个国家。
反倒是碰到的台湾人对大陆认同感提升,虽然他们不说一个国家但是反复强调都是一家人。
这可能就是出国之后的两岸人民都认清楚到都妈的以前被洗脑了。
回帖
回帖
所以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换换环境,可以学会不同的思考方式,
才明白:很多的烦恼,各种的“累”。。。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回帖
回帖
出国后才知道自己还是挺爱国的。
回帖
出国后觉得人与人之间差异非常大,但是不再想去改变什么,学会了保持距离。
回帖
回國和家人,朋友,老同事,同學在一起時,他們都說我變了:家人說我越變越傻,其他人只是說我變了一個人。不知誰是誰非,誰對誰錯。管他呢!反正保留正確的,剔出錯誤的。堅守真理就對了——那就是聖經裏神的話,做基督徒真好,感謝神!!
回帖
出国前雄心壮志,但是现在好像没有那么多的斗志了
回帖
回帖
回帖
回帖
很多所谓英国人的规矩少是因为交流的英国人层次问题,因为世界范围内看,移民在新国度的收入和社会地位没有高过同样水平本土人士的。而很多社会习俗是要有经济基础来实现的。英国的阶级分明,世界著名。不同的阶层举动完全不同,说话口音都不一样。遗憾的是,作为外来移民,我们大多数人的社会地位是不会高的。其实这样地位低也是好事。不然,不用我们自己做什么;英国本地人就坐卧不安了。当年犹太人就是个例子。
而且,很多英国人的所谓惬意,是建立在高度金融化和福利化的社会之上的。这个是不是好事,不好说,只能说,习惯了话,再去其他地方就不一定适应了。这到底是不是进化,不好说。
另外,国内要婚姻买房,一个确实是传统,另一个是投资。以过去几年国内房地产的状况,如果有能力却不投资确实很可惜。而且房产可以保值,也是一个通过投资创造家庭共同资产以促进家庭稳定性。比送别的都划算。
而英国的遗产税征收的历史很长,而且中层和下层置业对银行房贷依赖很深。而且很多中下层也真的没能力帮助孩子。才有了各自为政的置业习惯。如果把目光往上层观察,对孩子铺路和关照也是不输中国人的。我们中国人能把这种上层家庭的习惯普及到下层,正是因为我们历史上阶层鸿沟不如英国这样等级森严的结果,是值得自豪的。而且,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英国的习惯确实会在中国蔓延。不是因为这样的习惯好,是因为这样的习惯符合银行等金融资本的利益,符合资本最大化的要求(如果父母帮助置业,自然不会跟你要房贷利息,在你看,是利好;在银行看,是他们的损失)。如此而已。
回帖
怀孕和坐月子,带孩子差别最大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