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论坛
中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调查报告通过优选高信效度的“社会文化适应”、“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以及“主观幸福感”四大核心问卷,邀请美、加、英、澳、欧、亚六个地区在读的1221位中国留学生参与问卷调查。日前,一份由北京师范大学团队把关完成的《中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调查报告》发布。
中国留学生普遍反映能够适应当地的社会文化,从评分中可以看出,中国留学生在日常生活方面最适应,在人际交往方面得分最低。
调查:中国学生人际交往评分最低
近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学术团队全程把关的《中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调查报告》正式发布。
报告通过优选高信效度的“社会文化适应”、“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以及“主观幸福感”四大核心问卷,邀请美、加、英、澳、欧、亚六个地区在读的1221位中国留学生参与问卷调查。
“社会文化适应”问卷包括语言、日常生活、人际交往、学业、价值观五大维度,调研对象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有63%的中国留学生社会文化适应处于“有一点困难”或“没有困难”水平,有4%的中国留学生社会文化适应处于“比较困难”或“非常困难”水平,即极端不适应和非常适应的人数较少,比较适应的人群比例较多。
在社会文化适应各维度上,中国留学生得分最高的是日常生活方面,最低的是人际交往方面。
在社会文化适应各题项上,包括了购物、远离父母独立生活、使用交通工具、适应当地住宿、能理解当地人的价值体系、应对令人讨厌的人、与当地人交朋友等多达29项内容。
令人意外的是,中国留学生得分最高的前三项分别是购物、远离父母独立生活、使用交通工具。
得分最低的则是“理解当地人的笑话和幽默”。
其中,得分最低的三项分别是:理解当地人的笑话和幽默、理解当地的政治体制及与行政人员打交道。
此外,排名中可以看出,与当地人交朋友,理解当地人的价值体系,甚至是听懂当地的语言,都排在了较后的位置。
女生比男生更容易感到幸福
“主观幸福感”方面的分析显示,中国留学生整体主观幸福感得分较高,情感更为积极。
参与调研的留学生在积极情感方面体验到的“爱”、“愉快”和“幸福”最多,但仍有12.1%接受调研的中国留学生主观幸福感得分较低,这说明中国留学生中有一部分人心理适应能力较差。
调查显示,女性留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得分显著高于男性,留学让他们有更加积极的体验。
尽管参与研究的学生们对留学生活整体感到满意,但他们的压力得分并不低。
数据显示,留学生体验最多的消极情感是“压力”,以5分为满分,调查样本的“压力值”达到了3.9分。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绝大部分中国学生都能够很快成为过日子的一把好手,之后经过自己的努力,也能够从容跨过语言关、应对学业要求;但价值观和人际交往,仍然是中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最大难关。
此外,通过比较留学地区间的数据差异发现:在美国,这个中国最热门留学国的中国学生们,整体社会文化适应情况好于其他地区。
数据分析的结果也证明了随着留学时间的延长,学生的社会文化适应状况会越来越好;其中,3个月和12个月是两个重要的时间转折点。
趋势:95后留学群体文化适应性提高
根据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出国留学生总数已达到45.98万人。
1978年到2014年,中国出国留学的人数累计已达351.84万人次。
留学回国累计总人数已达180.96万人次,占出国留学累计总人数的51.4%。归国人数已经超过了出国人数。
中国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韩国、新加坡、德国、瑞典和新西兰等国家的最大留学生来源国。
根据学生与交流访问学者项目发布的最新报告,截至2014年4月,来自中国的国际学生在全美留学生中占29%。
与过去不同的是,无论是学生群体还是家长群体,如今的留学生都成为更新换代的一代人。
现在的留学生主流为95后的学生,并且逐渐进入零零后的时代。
家长群体的年龄也在65后到75后之间,这部分家长群体学历和财富都双高,很多都有出国经验,甚至接受过国外教育,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和再上一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对孩子最核心的要求往往是:身体健康,性格完善,保证了这两点,再有一技之长,能过好自己的生活。
至于要往哪方向发展,只要是在正道上,家长不会有太多干预。
从数据上看,中国新一代的留学生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有了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