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论坛
刚到剑桥不久,就被市中心的MARKET SQUARE迷住了,这样的小摊小贩小市场其实在英国的其他城市也不少,它们带着花色繁多的蔬菜、水果、鲜花、衣服、帽子、围巾以及纪念品,热热闹闹地向你敞开胸怀。刚到剑桥不久,就被市中心的MARKET SQUARE迷住了,这样的小摊小贩小市场其实在英国的其他城市也不少,它们带着花色繁多的蔬菜、水果、鲜花、衣服、帽子、围巾以及纪念品,热热闹闹地向你敞开胸怀。自在的店主们,有的听着音乐,有的望着街景,随意中仿佛看不到生计的压力——这时,我总是想起国内那些东奔西跑的小贩,时时刻刻还得提防着城管。
剑桥市中心的这个MARKET SQUARE据说从罗马时代就开始兴建了,一直保存到现在。在此摆摊的有的是常客,有的则是按合同租定特定时间的散客。对于当地的市民来说,这样的中心市场代表了一种历史的记忆、传承和一种活生生的文化存在,和谐地镶嵌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没有“脏”、“乱”、“差”的标签。从价格上看,这个小摊上的物品价格其实并不比有些店内的东西便宜,但很方便。正如我在北京经常光顾一些不令人注意的小摊一样,在剑桥,这些小摊也是我经常驻足的地方。恰巧有朋友参加毕业典礼,我便在这里为她扎上一束花;看书累了,出门晒太阳的时候,买上一杯新鲜的果汁;看见漂亮的首饰和围巾,感觉有缘分,也会与店主聊上几句,捎了那件东西,还分享了他/她的一段人生经历。这样的市场交换,或许已经超出了古典经济学里市场交易的概念。
看得多了,走得多了,便渐渐感慨这个市场的丰富性,似乎每个店铺的后面都有一个故事待于挖掘与书写。这一天,我看见近旁一个卖首饰的店铺里默默地站着一位小伙子,看样子是亚洲人,高高瘦瘦精干的样子,面对着玲琅满目的项链耳环,却显出并不精干的表情,当我走过去的时候,甚至看到他脸上漾起一丝羞涩。我笑着用英语问他:“你是中国人?”“是啊”,于是开关被打开,我们的语言转为中文。我说,这样的店对你来说,会不会有些不习惯,一个看上去很羞涩的男孩子却要在这里看着一堆堆闪耀的首饰。他笑笑说,还好,这个店主是我的朋友,我是来帮忙的,顺便赚点零花钱,店主说,让我不用过于热情地招揽顾客,以免给顾客带来压力,她们若是喜欢,就会买的,不买,看看也挺好。听到这样的细节,便体会这位店主一份清淡里的一点小小体贴。小伙子来自北京,已经在英国待了快10年,如今中文已不是那么太利索,正在等待申请在英永久居留证,以前学过导演专业,现在却想干点别的……说着这些,小伙子仍然羞涩的笑,很高兴看到来自故乡的人。
以前我曾经在匆忙地行走中注意到在市场中心有一个小摊,小摊周围布制的墙面上挂着一首小诗——没太看清,仿佛是说,“我来了,带着一丝清风,……”,几次想过去拍照,每次却都放弃了——反正时间还长着呢。一直等到昨日,我专门带着相机找过去,终于还是发现了那个小摊,可是——缝纫机依旧,墙面上的故事却没有了。于是,我就问店主,是不是以前在墙面上写着一首诗,这位英国人笑笑,说,是啊,以前是有的,最近我刚取下来。我挂了7年了,最近有些厌烦——你知道的,我已经“功成名就”了,不需要那些宣传了。我以前负责给军人缝制衣服,后来转为民用,是剑桥独特的一家缝纫店……看起来,这位店主对于自己的手艺非常自豪,峥嵘岁月中锤炼出来的沧桑滔滔而来。这家店并不是每家都开,只在每周二、周四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