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论坛
据外媒报道,当地一家警局最近接到中国总领事馆的电话,请求协助寻找一名失联两周的中国学生。中方领事馆人员称,“失踪”中国学生的母亲从中国国内向他们求助,称她与今年4月赴海外留学的女儿田某失去联络整整两周。警方按中方提供的地址找到田某住处,结果发现田某并未失踪,住处也未发现犯罪或暴力迹象,田某身体状况良好,与国内失联两周只是因为“不想和家里联系”!该事件被证实为虚惊一场。据中国领事馆人员介绍,类似案例近年来他们已接触到多起。
学生太自我 家长太紧张
儿行千里母担忧,彼岸的一点风吹草动就可能牵动家人的紧张神经。为何留学生不顾亲情玩“失踪”?有人把“80后”出生的一代称为“我世代”,他们多为独生子女,家庭环境优越,崇尚享受,注重自我。留学专家指出,不能简单地把这些玩失踪、玩隐身的“我世代”归结为太自我、责任感不强,家长也应检视是否留学之前的沟通出现了问题?是否简单地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有没有忽视孩子真正的心理需求?
留学顾问告诉记者,曾经有一位留学生家长表示,他们有一个多月都联系不上孩子。原来他的孩子在英国读预科,没能拿到大学录取,不敢告诉家人。签证即将到期,孩子就悄悄回国自己办理续签手续,结果被拒签。后来,因为孩子上他们中心请教签证的问题,留学顾问才联系到他。谈及家人的焦虑,他大大咧咧地说:“都这么大的人了,能有什么事啊!”
另外有一些家长反映留学生会在一段时间与家庭联系减少、不愿与家人沟通,进入沟通“休眠期”,过一段时间情况可能有所改善。
留学专家指出,遇到这种事情,我们要从学生和家长两方面寻找原因,不能简单地指责其中一方。家长应避免像本文开头所提及的家长那样,两周失去联系后,就找使馆甚至惊动当地警局,这种态度是不可取的。孩子心理会产生逆反和压力,觉得家长处理不当。根据经验,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其实不要过于担心,总体来说,留学生玩失踪、玩隐身不外乎几类情况:犯了过错,觉得无颜面对;通讯设施出了问题;想脱离父母监控,尝试下独立生活;认为与家人难以沟通。
理解万岁!
给家长的话:
资深留学专家建议,家长首先要学会适度沟通,有收有放,频繁地联系可能适得其反,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其次,寻找共同语境,平等沟通。再次,沟通方法多样化,电话、网络固然方便,有时,承载更多内容的书信能带给孩子惊喜和长久的保存。最后,留学生的家长可“抱团”沟通,遇到意外情况时得到支持和建议,还能缓解失落情绪。
1.第一时间获得孩子出国后的住址、住址电话;寄宿家庭固定电话、房东手机;监护人手机和固定电话;孩子所在学校的办公室电话,孩子学校的advisor(相当于国内班主任这类的老师)的名字、电话等,以备紧急时使用。
2.当听说孩子国外比较亲近的朋友或同学的名字后,要跟孩子要来主要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以备紧急时使用。
3.主动联系孩子,或者利用MSN、Skype、QQ、微博、博客等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电脑在线方式和他们沟通,而不是一个月只通一次电话。
给孩子的话:
提醒留学生,出国留学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学会坚强、独立的同时,不要忽视了远方的亲人。
1.无论多忙,常和家人联系。一句话、一个简短的留言,报个平安。
2.学会及时排解压力。很多留学生一方面习惯报喜不报忧,一方面又抱怨家人不理解他们的困境。尝试敞开心扉向家人、朋友讲述自己的境况或心情,即使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倾诉本身也是排解压力的办法。
“玩失踪”的常见原因和应对
原因一:航班或接机延误。
据留学顾问分析,有部分学生在刚刚抵达留学目的地时也会短时间内与父母失去联系,主要原因在于航班或接机延误,这时是家长最为担心的。
建议:把接机人的联系方法提前交给家长和学生,万一遇到状况第一时间联系接机人或接机公司。
原因二:找不到电话打回家。
由于时差原因或者住所一时没找到联系电话或者不知道如何拨打国际长途而没有和家长联系。
建议:最简单的方法是在国内开通手机的国际漫游业务,待安顿好后再办理当地手机。
原因三:学生忙于考试。
学期中或期末,学生有很多论文、考试、作业要交,没有时间和精力联系家长。
建议:家长可在这期间主动联系学生,并适当安慰鼓励学生。
原因四:学生假期结伴出游。
在一些长假期结伴出游等,遇到这种情况,会减少和家长联系。
建议:学生最好提前和家长打个招呼,让家长知道行程。
原因五:学生情绪低落或遇到困难,不愿告知家长令其担心。
建议:建议家长要从日常的谈话中有所了解并提前干预,避免发生其他恶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