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论坛
一盏台灯
“十一”期间的北京西站,人潮涌动。
河南女孩王蔚在喧闹的候车厅静静坐着,等待开往家乡的列车。从英国飞回首都机场,随即赶往北京西站。一路奔波,她的脸上流露出几分倦意。
2009年9月,王蔚前往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所学专业是经济、会计与金融。如今,一年过去了,谈及这段时间并不算长的留学经历,她仍感慨万千。
“留学英国期间,一些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让我触动很深,这应该就是异国文化产生的效应。”聊起如何适应异国文化这一话题,王蔚打开话匣,讲述起自己的心路历程。
刚到英国的时候,王蔚到商场买了一盏台灯,很便宜,才3英镑。之后有一天,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台灯突然不亮了。但这时距购买日期已经有5个多月了。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她拿着小票,来到商场希望能维修一下。一位面容和蔼的女服务员接待了她。这位服务员问她,今天是否想拿回台灯,王蔚回答说当然希望尽快拿到。于是,服务员很爽快地拿出一盏崭新的台灯给她,并表示了诚挚的歉意。
“当时真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也真正体会到‘顾客就是上帝’的涵义。因为在英国,商品在售出后1个月内是可以退货和调换的。但我去检修台灯时,已经时隔近半年,心里压根没底,没想到结果这样出人意料。这应该能体现出英国文化中的宽容、理解等元素吧。” 说到这里,王蔚仍显得有些激动。
一次谈话
10月初的一个清晨,在北京朝阳区的大街上,彭晓波步伐匆匆,她正要前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实习。今年7月,四川女孩彭晓波结束了为期3年的留英生活,选择回北京历练。
2007年,彭晓波前往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留学。上大一时,她参加了学校的一个社团,这个社团的主要活动是到社区学校参与各种运动项目的协助工作。彭晓波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羽毛球项目。为保证一定的专业性,还需要先到当地一个羽毛球组织参加课程学习,课程考核合格后,可以拿到羽毛球专业证书。彭晓波虽然平时挺热爱这项运动,但真正去考这个证书却相当困难。因为课程学习很吃力,她常感到力不从心,但又不想半途而废,所以当时很纠结。
“有一天,下课后教练找到我。他看出来这个课程对我来说很有挑战性,问我是否要继续学习下去。我表达了自己的担忧,说自己难以决定,要和社团的负责老师商量。听完我的话,这位教练毫不迟疑地说,我想知道你的想法,不是她的。我只需要你一句话,想继续还是放弃,其他的不用管。”彭晓波说,“听到这儿,我一下子愣住了。这种对个人意见的尊重,让刚到英国的我深受震撼。”
适应之道
对如何适应异国文化,王蔚提炼出了自己的适应之道,即以诚待人、彼此信任,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
回想起自己对英国文化的适应过程,彭晓波记忆犹新。“刚开始,英国学校的文化氛围确实给我带来不小冲击。在这里,没人告诉你今天该干什么,明天该干什么,没人催着你交作业,没人说你该去听哪个讲座,参加哪个活动。‘计划式学习’的模式不复存在,我们需要自己去面对和计划很多事情。这种情形刚开始真有点不适应,后来慢慢增强了自身的独立意识。”
在英国,大学没有严格的“班级”概念,课程全由自己选择,所以班级带来的归属感并不明显。彭晓波介绍说,每天上课遇见的同学都不一样。除了交学费时见过一些同学外,基本不知道自己的同学都有哪些人。
“以前在国内读书时,不会去主动获取信息,因为有啥情况班长会负责通知。但是到了英国,我改变了自己的观念。大一刚开学,我错过了很多活动,自己还纳闷:怎么没人通知我?其他人都是怎么知道的?事后才知道,这里对邮件的使用度非常高,很多活动通知都直接发送到大家的邮箱里。也正是这种经历,培养了我的主动意识。”说完这些,彭晓波露出了欣慰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