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论坛
18世纪的英国,正如20世纪美国一样,正处于国力强盛、经济发展的上升时期,被保守而骄傲的知识分子当作文明与理性的标志。而法国正处于大革命的前夜,连伏尔泰这样的名人都被贵族当众鞭打,并被投入了巴士底狱,也难怪他在到达英国后会对其不吝赞美之词。
虽然,伏尔泰在英国并没有被当作什么了不起的大人物,甚至还被街头的小混混欺负,但毕竟英国贵族还是将他当作客人来看,知识分子的脸面总算是保住了。
仔细考究一下英国风尚的形成,便不难发现其也是建立在300年与封建特权的斗争基础上。通过与查理、詹姆斯、爱德华、威廉几代君主的较量,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以一种时间换空间的方式完成———大家都磨得没了脾气,只好各让一步。由此,英国风尚也就显得理性、消极、多疑而冷漠,与激情、暴力、浪漫和无私无缘。而正是这种消极自由主义,深得伏尔泰、赫尔岑、哈耶克、伯林等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喜爱———他们出身一般,所以希望限制贵族,使自己获得金钱、权势与尊严;他们是知识分子,所以他们也希望限制无产者,使自己能够获得上流社会的优越感———自然,他们希望这种属于自己的风尚———“椰子”能够在欧洲大陆结出和英国一样的果实。
到了19世纪,赫尔岑、马志尼、加里波里等流亡的革命者纷纷来到伦敦。与伏尔泰不同的是,他们相信,作为资本主义和工人阶级的诞生地英国,作为诞生过莎士比亚和拜伦、雪莱等浪漫主义诗人的充满激情的国度,英国的工人阶级革命会率先取得成功。然而,令他们失望的是,英国的市民不再是他们心目中的拜伦式的普世主义者和职业革命家,而伏尔泰笔下的理性、保守、多疑正是英国人的本色。此外,重商主义和利益至上显然才是真正的社会主导思潮———没有永恒的朋友和敌人,也没有什么真理,只有利益才是最真实的。尽管狄更斯笔下的伦敦贫民窟惨不忍睹,但英国人认为还是没有左拉笔下的妓女那样令人心惊,更不会像巴尔扎克笔下的巴黎那样火药味十足———英国人不会像法国人那样在革命成功后杀光贵族,《双城记》中的悲剧不会在英国上演。由此,马克思所断言的英国革命一直没有到来,所谓的“宪章运动”,只是工人为了反对在星期天禁酒的法案而举行的示威活动,和政治民主关系不是很大,英国社会的稳定和单调似乎是对欧洲大陆革命的嘲讽。
在英国人心目中,争取自由和掠夺自由都是一件代价惨重的事情,专制和革命都是乌托邦,这种被指责为没有灵魂、没有伟大的日常状态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对于那些流亡的革命家来说,英国人会奉他们为英雄,但却不希望他们在英国生根发芽。同样,对于他们认定和选择什么样的英国精神,英国人也毫不在意。
300年间英国迷心目中的“英国”,往往都是根据自己需要所想象出的英国,如同今日大家对美国的想象一样,在这个过程中,闪亮而为后人所记诵的是他们理想中的英国风尚,而非英国本身。而这种“借他人之酒杯,浇心中之块垒”的普世主义理想,正如同今日商人之贸易全球化的口号一样———可以听,可以学,只是不可以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