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论坛
在英国呆了4年多, 来写篇选择英国学校的文章。纯属是个人观点。如果大家喜欢就来顶顶,让更多人能看见.写这篇文章只是希望后面的学弟学妹们能少走弯路.如果有其他意见欢迎讨论.首先关于排名,我前面的贴子已经发表过我的观点了。那么说点实际的,怎么选大学。
个人认为看完RAE以后还有必要去看看系里的网站。一般来讲Professor越多的系应该研究能力越强。英国的Prof.和中国的”教授”概念是完全不同的.人家那个都是熬了很久也确实发表了很多东西才有资格申请的,所以一个系里也未必有几个。但是我必须强调“研究能力”这个词,因为很多教授可能Paper或者成果很多,但未必擅长讲课。但是如果没有好的研究能力又如何去支撑一个系的发展,如何有更多基金来做项目,来招好学生和好老师呢?
其次你应该去关心一下系里的课程设置。有些人很盲目的择完校就觉得一切就OK了。其实这是个误区。你应该看看你将会有什么必修课和选修课。有些人可能上的并不是自己最想上的系,但是如果你的专业允许你选一些选修课,那么你就可以挑自己喜欢的课来弥补一下。如果你没有跨专业,那么研究生读的课就更有必要关心一下它的设置。比如有些人渴望学些Practical的东西,可实际课程的设置比较theoretical一些,这就很容易给自己的学习带来失望。英国本来大部分研究生课程就短(一年),如果再不计划好就很容易就浪费了。
此外,你还应该关心你的课程里有没有设置小组讨论。如果一个course纯粹就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我觉得这是种很大的遗憾。讨论是件很重要的事,除去你可以多多提高英语,更重要的是思维的交换和吸收。我们系还有presentation和facilitation,前者是一个学生或者一组人做演示,后者则是几个学生充当老师的角色,带领课堂讨论。
在英国你还要学会的一样东西就是team work。有时候可能我们有好的想法不会说出来,觉得说出来如果别人在我们上面一加工就会超过我们。可是在这里如果你不是一个好的team player,那么你会逊色很多。学会分享是件很重要的事。此外,不要纯粹死学知识,那是最傻的。你最后就业,公司要看你的是你能否给公司带来直接利润,是一个综合素质,而不是你每门考试是不是都是A。那天我们去参加埃森哲的案例分析,一组5,6个人,我们那个组不是哈佛就是耶鲁的学生(当然我不是,还一个女孩是布朗大学的),当时我觉得他们很牛。可后来真正受刺激的是做案例分析的时候。我们讨论是否能让一个公司利用一个职能部门重新整合后赚钱(整个公司的背景和数据都已提供)。我们小组很激烈的讨论着,可直到真正资深的咨询师过来给我们评价,我们才知道5个人的大脑想得还是太肤浅(即便那几个人有着名牌大学的光环,所以说学校名气不是最重要的。当然我还是很佩服他们的)。论我们最后的结论,广度有些,但是论创新,论深度还远不及他一个人的脑子。我说这个例子就是要告诉大家,来读研不要死看书,一定要广博的涉猎知识,尤其是creativity和innovation.一个公司要你不要别人是因为他们觉得你比别人在赚钱上更有效率,在发展上更长远。而体现这些的除了有个好的学术背景,还要求你有较好的个人经历和素质。
扯的有点远了,回来再来讲讲好大学和普通大学的区别。
是,英国有排名,这样东西我还是比较嗤之以鼻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英国确实好大学与普通大学有很大差距。
我以前在英国东北部一个大学读书,那里总体来讲也还凑和,图书馆在英国还是相当有名的。每年招聘也有很多大企业过来,包括四大(当然除了MCKENSEY,它就不进行招聘)和IBM等等。但我到了新学校以后就知道了他们之间的差别。
现在的大学每天都会有很多公共讲座,都是免费的,来的都是各地著名的学者,内容涵盖经济,人权,社会,法律等等。比如最近我听的一个是邀请希腊奥委会主席过来讲奥林匹克经济的。我还是几个社团的成员,而最近参加的中国发展社团就邀请了前西班牙驻中国的大使来讲中国1978年以后的中国经济,这些免费的讲座都给了我不少启发。而商业社团则每周都有财富500强过来要么招聘,要么提供免费的个人简历修改等等。可以前的大学就没有这种能力来邀请名人举行讲座。说到西班牙大使还有个插曲,就是他在讲到中国WTO的时候说当年在博螯举行论坛,一个记者问中国领导人“中国都加入WTO了,可是中国的性产业为什么不能随之也加入世贸呢。”
我觉得衡量一座好大学的标准除了上面讲到的,还有一个就是图书馆。其实一个图书馆及其设施很重要。英国是个对版权概念很严格的地方,甚至席学校里提供的online的journal,教材里引用的大篇文章都得付版权税。原则上一个学校如果有相当大的藏书量且设施很不错,那么一般都不会次。至少说明他们很重视科研和教育。
然后就是关于学生的组成,这对那些学习人文学,经济/商业等学科的同学尤其重要。可能很多时候我们特喜欢问一句话:你们那里中国人多吗?我觉得这句话没有任何意义。我在London感受到了从来没有过的人员组成多元化,这比我以前生活的城市的外来人口要多很多。这点为什么重要呢。比如当我们小组讨论的时候,因为大家的文化背景不同,所以每个人都各有见解,畅所欲言。这让我们可以充分进行资源共享而且学得很快乐。而不同意见进行碰撞的时候是件很好的事。最近我们班还有同学计划整个系组织去趟波兰(我们的一些课程总是和这个国家有关),这样能具体体验并运用一下我们所学的知识,现在正在请我们的老师和学校为我们提供些学术上的帮助。
此外,衡量一个学校的标准还有其科研教育经费,UCAS的clearing rate等等,当然后者还是比较偏向本科一些,对于申请研究生的同学就不是特实用了。
留学是件关系人生的大事,尤其是需要花大量精力和金钱去准备。所以好好考虑一下你忽略掉的因素,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充分和学校老师进行沟通,别一味的看排名或者听信中介的介绍。
祝各位留学路上一路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