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论坛
英国名校里的中国留学生 英国私立学校的教育水平在世界上首屈一指,每年吸引着大批学子不远万里赶赴英伦。据英国独立学校理事会统计,从2001年1月到2002年4月,此类学校的外国新生增长了2.8%,其中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更是猛增41%,达到772人。哈罗公学主管海外学生教育的苏珊·莫里斯女士对记者说,中国学生的增长速度在世界各国中是最快的,几乎所有大的英国寄宿中学都有中国孩子。■贵族学校中国人激增
英国教育体系是双轨制,既有公立学校,又有私立学校。公立学校提供免费教育,经费来自政府税收,基本上不接受外国学生。私立学校由私营机构或个人所有并管理,学费普遍偏高并由家长自己支付,收费标准国内外一视同仁。英国约有2400所私立学校,从体制上分为寄宿学校和教育学院两类。顾名思义,寄宿学校的学生要一律住校。这类学校不仅注重学生学业成就,而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性,其学生大都住在校外,校方对学生课余生活的管理相对松散。根据历史沿革,私立寄宿学校又以1612年为界分为新、老两类。1612年前创建的被称为“贵族摇篮”的九大公学中,又以伊顿公学、哈罗公学、温彻斯特公学声名最为显赫。
作为家长,既然把孩子不远万里送到异国他乡,当然希望他们到一流学校接受一流教育。因此,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小留学生出国热的急速升温,这些名校中也开始出现中国人的身影。在男校哈罗公学,第一位也是迄今惟一一位中国学生出现于去年,另一名中国男孩已注册明年入学。私立女子寄宿学校中,罗丹中学是比较著名的,它是英国历史上第一所开设自然科学的女子中学。中国女孩文思1997年入读该校时,来自中国大陆的女孩不过一两位,但现在全校600名学生中大陆女孩已增加到20位左右。
最让记者惊奇的是,哈罗公学的网页上除了英语外的两种外语,一个是德语,另一个竟是中文。莫里斯解释说,近年来,对哈罗感兴趣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咨询信件和电子邮件令他们应接不暇。为此,校方专门设立了中文网页,帮助中国学生了解哈罗。莫里斯说,中国学生学习刻苦,特别是文化课表现突出,所以他们很愿意招收中国学生,但与大多数英国学校相比,这些顶尖学校里的中国人总数仍然很少。
■上贵族学校不能只靠钱
在英国,这些奉行“精英主义”的学校收费极高,非中国普通“富裕阶层”所能承受。文思每年的学费近2万英镑(约合人民币25万),相当于英国普通百姓一年的收入。这笔钱虽然包罗万象,从食宿费、教材费、学校设施使用费,到洗衣费、保险费等,但需要另外掏钱的地方仍不胜枚举,如校服、学习音乐或绘画、3个假期(圣诞节、复活节和暑假)期间的费用,以及监护费、机票、零用钱等等。私立中学教育一般为6年,但要想进入名校,中国学生还得先“热身”。
在哈罗的中国学生吴铭到英国时只有10多岁,他先上了一段时间的私立预备小学,一方面学习英语和各种文化课为入学考试做准备,另一方面开始逐渐适应寄宿学校的独立生活。因此,计算学费时至少还得将一年的预备学校费用考虑在内。
另外,一流的私立寄宿学校对外国学生的招收并非无限制。据莫里斯介绍,对于外国学生(母语非英语者),好学校一般把比例限制在10%至15%以内。目前在哈罗800名在校生中,外国学生只有80多名。作为外国学生的家长,他们想让孩子接受到纯正的英国式教育,所以并不希望班上有太多的外国人。
这些还不算什么,要想进入贵族学校,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些学校的入学门槛非常高,英国学生想进去已不易,中国学生就更难。拿伊顿来说,有意入读该校者,至少在11岁半前就要到学校登记。每年6月,伊顿将举行入学全科考试,包括英语、法语、拉丁文、数学、宗教学等等,通过者才能获得录取。吴铭进入哈罗公学,首先是由其所在学校推荐,然后参加了英语、数学等文化课考试以及学校负责人的面试后,一路过关斩将才杀进来的。
■与丘吉尔是校友
那么,这些学生的“投入”与“产出”是否成正比呢?据独立学校理事会统计,在英国,私立学校学生仅占全国学生总数的7%,但其毕业生却占大学预科学生的20%,正式大学学生的25%,牛津和剑桥大学学生的近50%。特别是一些老牌公学,其毕业生几百年来一直把持着英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的主导权。在哈罗毕业生中,既有英国首相丘吉尔、张伯伦,又有印度总理尼赫鲁和约旦国王侯赛因等世界名人。虽然今天英国舆论对公学制“作为社会不平等、不公正的温床”啧言不断,但不论英国王储查尔斯或保守党领袖史密斯,还是把他们的儿子送进了伊顿。
■中国学生很沉默
可以想象,在这样的名校里,中国学生要面对更多挑战。莫里斯说,中国学生的成绩无可挑剔,但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却过于沉默。学生应该善于提问、举一反三,而不是不加思考地往脑子里硬塞。
另外就是缺少亲情的孤独感。其实,这些寄宿学校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就是把学校营建得像个大家庭,师生之间关系密切,学生之间也亲如兄弟姐妹。可有些东西是永远无法替代的。丘吉尔就读哈罗期间曾在一封给母亲的家信中这样写道:“请千万、千万、千万……来看看我……那么多次我盼望您到来,但又都使我那样地失望。”当问起文思来英5年多的感受,她的回答仍然只有三个字:“想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