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论坛
[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江莎是个活力四射的女孩,和她在一起,你会情不自禁地被她的开朗和自信所感染。面对她年轻的笑容,你一定想象不到作为重庆大学贸法学院国际经济系讲师兼外事秘书,她已经有四、五年的教学经验了。
江莎从四川大学外贸系毕业后,就在重庆大学从事国际经济和商务英语方面的教学工作。2000年,她荣获英国大使馆“志奋宁”奖学金,赴英国阿斯顿大学商学院(Aston Bus
iness School)学习。 获得国际商务专业的硕 士学位(Master of Science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后,她于2001年9月 返回重庆,继续在重庆大学贸法学院任教。
江莎对她在英国就读的学校和所学的课程都非常满意。阿斯顿大学的商学院在英国以至整个欧洲都很有名,它的课程设置和导师安排都堪称一流,为海外学生更是考虑周到。留学生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会得到细致的关心。江莎住在学校的宿舍,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她和同学们经常会在图书馆查阅资料到凌晨一、两点钟,上网的资源也是24小时开放的,非常方便。校园里有先进的有闭路电视监控设备,走夜路也不必担心安全问题。
江莎觉得在英国上学有很多很好的地方。首先,那里的硕士课程一般为期一年,对于自费留学生来说,是比较节约经费的。另外,身为教师的她对那里的教学方式以至于老师做事的方式很欣赏,觉得他们的授课方式非常灵活。教学中的案例分析常要求学生把自己学习的成果用表演、示范等形式与大家一起分享,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学习过程中随时强调的团队精神也让江莎受益菲浅。她说:“我们常常以小组的形式参加各种讨论,大家互相学习彼此的长处,最后的成果都是集体的智慧。这一点在中国高校的教育中是比较缺乏的。如何发挥人的力量对加入WTO以后国内的各行业都是个重要的课题。实际上个人的能力永远是有限的,而在一个团队里面大家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英国在学校教育里很注重团队精神,这是我的切身体会。”
回到国内后,江莎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也在有意识地应用一些自己觉得很可取的教学方式,比如有时把学生分成小组做讨论,逐渐引入案例分析等。虽然目前由于资源所限,操作起来还有些困难,但她相信这是非常有益的尝试,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英国的学习中,她还在一些日常细节上有了潜移默化的收获。有一件小事令她对英国教师严谨的工作风格有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为方便学生约见,她的导师们都会在自己办公室门上贴一张纸,上面有他这一周的日程安排,学生可以按他的时间表去约见他。老师一般都是把一个小时分成三个等份,你会知道他什么时间有空,就可以在你想预约的时间段写上自己的名字,老师就会在那时等你。江莎特别提到,“回来后,我把这件事跟我的同事们一说,大家都认为这个方法很好。有时候学生、特别是研究生想找老师找不到,这种方式简单、透明,而且非常有效率,对老师、学生都很方便。”
虽然江莎在英国只呆了一年的时间,但她对英国的人文历史和风土人情方面的感受却有很多。
英国是她的一个甜美的回忆,那里有莎士比亚的故乡、中世纪的古堡和无数的博物馆。她感受到了那里几百年的历史和文化。第一次去牛津的时候,那里美丽的景色、浓重的学术氛围和历史感让江莎感觉到了一种心灵的震撼。她说:“我当时走在那儿都不想说话,只觉得自己沉浸在一种喜悦的心情里。这种感受用语言难以形容。”在短短的一年中,她去了两次牛津和剑桥,每次都让她流连忘返。
江莎也非常喜欢英国的现代生活。学校里有很多年轻人的晚会,大家经常在一起娱乐。英国的年轻人很随意,也比较独立,他们喜欢去酒吧、俱乐部,这是他们文化的一部分。因为学习紧张,江莎去这些地方的次数并不多,但她很喜欢那里轻松、自由的气氛。伦敦是个可以包容一切的城市,在这里你可以找到很多前卫的建筑、摩登的艺术作品和几乎所有你想要的东西。
在江莎的印象里,英国人非常友善且富于人情味。她讲述了她拜访英国一些家庭的亲身经历。她介绍说,在参加这些活动前,组织者会请你填写一个非常细致的表格,包括你愿意去的地方、喜欢和不喜欢吃什么、是否抽烟,甚至是不是喜欢狗等等。填完表后,只需要付自己的交通费,你就可以在周末去拜访一户适合的人家,其他的全部免费。他们会带你出去玩,会很耐心地为你讲解。几乎所有参加这种项目的同学都很喜欢。回来以后,活动组织者还会让你评估,问你在那儿过得开心吗、是否学到一些东西、他们对你是不是很好、带你去了什么地方等等。所以即使你住在学校,仍然有机会接触到当地普通人的生活。
在复活节参加的一次家庭访问至今让江莎感动不已。那次,她去的是英国南部的一个沿海城市,接待她的是一对七十多岁的英国老夫妇。他们带她去了一个很有名的皇家植物园,给她讲复活节的来历,纠正她的英文发音,还给她讲很多宗教、文化方面的知识。她说:“我曾经问过他们为什么要接待这些海外学生,因为有人去你显然就会付出很多,还有收拾房间、带我们出去、准备食物等种种麻烦。他们回答说自己很愿意与来自各地的人们交往并互相了解。他们说认识了很多不同国家的人,希望这些国家间以后不会再有暴力和战争。”现在江莎还和这对老夫妇保持着联系。她觉得他们的真诚是发自内心的。这给她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回忆。
在英国攻读硕士学位给江莎带来的不仅仅是学业上的成绩,还有对她自我价值的肯定。她说:“这段经历培养了我的独立研究能力和适应能力,也会让我在今后的人生中充满自信。我觉得人就是要有自信,其实不在于你得到了什么或者是否有辉煌的成绩,人的自信主要来自于你的经历。”江莎并不觉得在英国的学习压力很大,她认为年轻人就应该去奋斗。可能在某些方面你会觉得做出了牺牲,但是得到的回报会更多,生活会更充实。
江莎还希望告诉有志去英国学习的年轻人,其实适应英国的环境并不难。尽管中西方还是有很多文化上的差异,体现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等等方面,但中国和英国都是有着古老文化和历史的国家,那里的人们同样善良而热情。同时,随着现在经济的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中西方的文化也会逐渐地趋向融合。无论走到哪里你都不会觉得特别的陌生或是难以适应。只要你有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就应当在比较有时间和精力的时候出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丰富的生活体验是最好的人生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