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论坛
不得不说,年轻的时候,我们对食物的见解和认识真是非常有限,我应该是来了英国以后,才开始认识并真正了解越南食物。在还没来英国之前,我对越南食物的了解仅限于春卷和炒米粉两样。
我是重庆人,口味自然是偏辣的,还尤其喜欢麻辣的食物。在之前的我看来,越南菜既不是我喜欢的辣的类型,也不是能正式宴客的菜系。
不得不说,年轻的时候,我们对食物的见解和认识真是非常有限,我应该是来了英国以后,才开始认识并真正了解越南食物。
一开始被越南菜吸引,是因为它在英国的普及程度很高,是一种遍布伦敦的大街小巷,广受普罗大众喜欢的菜系。
开始我还不明白它究竟是为什么受欢迎,直到在英国生活的日子一长,自己也变成了越南米粉Pho的忠实拥护者后,我才突然发现,曾经的关于食物口味的选择真是过于单一。
越南米粉Pho,是一种以大米制成的粉条类的食物,在传统的Pho中,越南人会配以不同的香叶和豆芽搭配,加上切牛肉片,或者鸡肉等一起食用。而评鉴一道Pho是否是正宗地道的河粉,却是看它的汤头。一般来说,熬制Pho的汤头是猪骨头炖的,需要烹制约10来个小时,等骨头汤熬制浓稠。
一般传统的越南家庭的话,会将汤放置一晚上后,等第二天早上或者中午,和米粉一起煮。这样,传统美味的Pho就完成了。这是地道越南人制作Pho的过程,他们吃Pho的时间也多在早上以及中午。
这制作Pho的程序还是一位越南朋友告诉我的,她说在她看来,伦敦的越南餐厅都不够正宗, 主要是猪骨头汤不够浓郁,不似自己在家做的那般精心。可在我看来,它们都很美味。
越南人看我的口味,也和我“看不起”那些一进中菜馆就冲着宫爆鸡丁去的英国人一样。
但有意思的不就是这些互相不理解,和隔着“神秘面纱”的不正宗吗?它变相的刺激着人们的好奇心,也因此,人们想要带着一份对这亦真亦幻的异国他乡的情节,待时机成熟后,再只身前往当地去一探究竟。
和中国食物在英国的发展过程类似,越南菜进入英国的过程也是随着一批批越南移民定居于此地以后而发展起来的。老实说,自从爱上吃Pho后,有时候离开伦敦去外出旅游时,也会特意去寻找当地有名的Pho餐厅,尤其是去美国和法国。
咋听起来这行为很奇怪,但背后其实是有历史背景的,由于法国曾经对越南殖民,战后的越南移民在法国聚集,越南米粉Pho也由此传入法国,并且数量和规模都不小。食物在异国的发展,随着人们的迁徙和居住历史也会随之改变。
总之,话说回来,我觉得在巴黎和旧金山的越南米粉Pho比伦敦的更胜一筹,更正宗地道。说起来原因,我猜大概是跟早期移民的人口数量有一定关系,当然,随着后来的演变,市场竞争的加大也促使了餐厅食物的质量的提高。
记得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在巴黎,我们几个亚洲人,放着一堆法国美食不吃,竟然找了一个晚上,慕名前去一家很有名的Pho餐厅。一碗Pho下肚后,味蕾的满足感骤然上升,那种一碗米粉让人开心了一晚上的感觉至今仍然很难忘。在巴黎的那一周,吃下无数法国美食,但令我最难忘的竟然是躲在巷弄中的一碗Pho。
这种感觉怎么形容呢?它在西方食物的干涩和中国食物的大鱼大肉间,对我来说,有一种奇妙的平衡感。在伦敦,我和朋友间的聚会就常去吃Pho,一是因为Pho的价格不太贵,而最关键的原因是,在众口难调的东西方人之间,就像我说的,Pho起到了一种奇妙的平衡作用。
谁不喜欢Pho呢?因为它简单,好懂,不油腻,不辣,适合西方人对东方食物的选择。可它又有“料”,有肉,青菜,香料,辣椒,混合在一起,加上猪骨头的汤头,从饮食习惯上来说,又是传统的亚洲菜系,很是适合我们的亚洲胃。
严格来讲,伦敦并不能算是美食爱好者的天堂,但它胜在其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创新感。在英国生活里,在日常朋友间,同事间的聚会中,面对众多的选择,这道米粉却成了重口难调的东西方口味间的一个最佳平衡选择,谁说食物没有外交功能呢?
相关阅读:
英国 留学吃些啥? 华人必逛的英国在线超市解乡愁
英国人引以为豪的炸鱼薯条 原来和英国没半毛关系
英国大学宿舍住还是不住? 这是个问题